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小康在基层】一个“空壳村”因何变成经济强村——华亭市安口镇朱家坡“蝶变秘笈”探析

 2021/06/04/ 04:34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 田丽媛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小康在基层】

一个“空壳村”因何变成经济强村

——朱家坡“蝶变秘笈”探析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田丽媛

  “朱家坡是个好地方,山清水秀好风光,满山蔬菜粮满仓,层层梯田北塬上,铁路公路通咱庄,红瓦白墙屋里亮,水泥路旁树成行,环境卫生大变样,群众光景年年旺,朱家坡美名到处扬……”

  朱家坡,是华亭市安口镇西部的一个小山村,那里的村民都在传唱着这首快板。然而,就在几年前,这里却流传着另一个版本——“穷山窝,烂土房,漏风又漏雨;羊肠道,缺口粮,无钱又无奈……”

  2013年底,朱家坡全村141户,40%的群众住的是土坯房,全村硬化道路不足2公里,基础条件差,产业结构层次低,“吃饭靠种地,花钱靠打工”,村集体没有任何收入,是典型的“空壳村”“烂杆村”。

  如今,朱家坡“粮食作物上山、经济作物铺川、山上牛羊满圈、山下蔬菜满园”,昔日的“空壳村”,一举变成了经济强村。

  8年,弹指一挥间,是什么让朱家坡华丽“蝶变”? 近日,记者走进朱家坡村,探寻它的“蝶变秘笈”。

  党建引领 凝心聚力

  孟夏时节,驱车行驶在绿野山乡,一排排整齐划一的高标准大棚映入眼帘,一阵阵沁人心脾的槐花香扑面而来,五月的朱家坡,风景如画,生机盎然。

  “以前村里零产业,每两户中就有一户贫困户,不少村民外出谋生计。”回首往昔,村民朱玉琴感慨万分,“村集体欠债6万元,啥事都干不到前头去,各项工作在全镇垫底,出去都感觉低人一头。”

  曾经的朱家坡是远近闻名的后进村,基础设施落后、农业产业薄弱、群众致富困难、村级班子软弱、村民人心涣散……

  村子要发展,“两委”班子先要强起来。现任村党支部书记孔彦荣,是脱贫攻坚战略实施后选出的带头人,2014年初,他一上任就接手这么个“烂摊子”。“作为党员,我有带领群众脱贫摘帽的责任。”孔彦荣说。

  后进如何变先进?求变才有路!

  村“两委”走巷入户访实情、集思广益谋出路,首先从改善群众生活条件入手。

  2015年4月,新农村建设项目落户朱家坡,当年,最偏远的芦子沟社18户群众先后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小康屋。村里建成了村卫生室、文化广场、乡村舞台等基础设施,实现了安全住房、安全饮水和通社硬化道路全覆盖,繁花绿树相映成辉,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人居环境改善了,村里又盘算着如何带领群众富起来。2015年,高原夏菜种植项目落户朱家坡。村“两委”带领干部群众一起担水浇菜,发展蔬菜产业。当年秋季,高原夏菜喜获丰收,平均每户菜农增收2000元以上。

  2018年,农村“三变”改革实施,朱家坡村党支部注册成立肉牛养殖和绿色蔬菜种植两个专业合作社。

  加强党建引领,才能激活基层活力。全村34名党员在技术服务、生产管理、产品销售一线,带着群众干、干给群众看,涌现出了一批党员致富带头人。 

  朱兴明就是其中之一。他原本在华亭当汽车修理工,2018年秋,他敏锐地“嗅”到村里的商机,回村承包了4个大棚,种植草莓、西瓜、甜瓜等,搞起了休闲采摘,带火了乡村旅游。2019年,他积极加入党组织,带动村里260人在棚里常年务工,种植规模扩大到14座大棚,年收入达30万元左右。

  在村党支部和朱兴明等党员致富带头人的引领下,当地群众人心思变、干劲空前高涨,入社社员越来越多。至2020年底,朱家坡村有122户群众加入合作社,占到全村总户数的86.5%。邻近的神峪乡533户群众主动加入朱家坡的两个合作社,加上5户法人社员,农民社员规模达到660户。

  村社合一 龙头带动

  农村要发展,产业是关键。

  朱家坡村在生产经营实践中干群齐心,以“村社合一”为笔墨,以养牛和蔬菜种植为纸张,用心书写好产业发展新篇章。

  “我们积极推行村级组织与合作社互融共建,不断健全完善合作社章程,将党支部(村委会)与合作社‘合二为一’。”孔彦荣介绍说,村社合一把村党支部的政治优势、合作社的经济优势“合二为一”,既维护了投资者的利益,又保证了合作社独立开展经营活动,真正发挥了合作社的龙头带动作用。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目前,朱家坡成立养牛和蔬菜种植两个专业合作社,建成果蔬大棚138座,修建百头养牛小区1处,现代化养牛大棚4座。2020年,朱家坡村蔬菜合作社实现销售收入169万元,纯利润达到18.5万元;养牛合作社实现销售收入35.3万元,纯利润达到10.3万元,村集体收入累计达到24万元,实现了从“空壳村”到经济强村的转变。

  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初衷是为更好地造福百姓。

  村集体有了钱,朱家坡村“两委”又谋划着带领村民发展旅游产业,大力开展垃圾清除、厕所改造、风貌提升工程。同时,积极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完成了道路沿线、巷道花园种花种草4000平方米、补植绿化苗木1000余株、种植万寿菊观光带50亩。

  环境美了,村党支部积极探索“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带领村民建成了休闲观光园、垂钓体验园、特色果蔬采摘园等“五园”,朱家坡摇身一变成了集产业开发、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生态观光旅游村。

  “这几年,村里年年举办农民春晚、汉服走秀、民俗体验、篝火晚会、果蔬采摘等活动,每年都吸引众多游客观光旅游,个个都说朱家坡美得很,年年有变化。”今年67岁的村民朱荣说得眉飞色舞,为自己是朱家坡人而骄傲。

  “现在,村集体经济累计达到50万元,成了全镇的‘明星村’。”孔彦荣自豪地说。

[1]  [2]  下一页  尾页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