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会师大地展芳华——会宁县城市建设发展纪实

 2021/06/04/ 20:30 来源:新甘肃 记者 陈泳 通讯员 窦菊

会宁县城。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陈泳 通讯员 窦菊

  夏日里,行走在会宁县城的会师大道、祖厉河畔、圣地公园,轻快的时光倏忽而过,让人忘却了这里曾是一片深深的“黄”土地。由旧到新、由小到大、由“黄”到绿……这座城市的面貌,正不断发生变化。

  道路笔直宽敞、交通井然有序、建筑错落有致、街巷干净美观……目之所及,风景如画。一幅天蓝、水清、地绿、宜居的旅游文化生态城市美好画卷,在会师大地徐徐展开。

  大气魄拉开城市框架

  翻开会宁的城市建设篇章,奋进的步伐从未停止。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县城面积只有2.5平方公里,街道泥泞,车辆稀少,最高的楼只有四层。谁会想到现在能有这样大的变化?”今年70多岁的杨俊义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县城人”,以前的县城模样依旧历历在目。

  高质量的发展规划,是城市开发建设的灵魂。近年来,会宁县按照“一河引领、两岸繁荣、三山增秀、四区联动”的城市发展战略,以大气魄、大手笔、大智慧投入到“宜居宜业宜游美丽新会宁”建设之中,全力开发南城区,精心打造北城区,提升改造东城区,转型升级西城区,城区规划面积增加到3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到15.1平方公里,城区面貌得到了质的飞跃,群众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一座居者自豪、来者依恋、闻者向往的魅力新城跃然而出。

  “楼房新了,夜景靓了,道路宽了,环境越来越怡人了,县城脱胎换骨了。”说起城区的巨大变化,杨俊义感叹不已。

  新栽了一排排绿化树木,更换了一块块破旧地砖,打通了一条条“梗塞”路段……县城每天发生的变化,“的哥”杨於霖都看在眼里,他自豪地说:“咱这县城,一年变得比一年好了……真有点‘大城市’的模样。”

  祖厉河上十座桥,会师圣地路路通。在城市战略新规划的指引下,城区逐年扩展、城居人口增长、住房条件持续改善、宜居环境可圈可点。会宁,这座传承着历史记忆和红色特质的陇中区域性特色城市正在全面奋起、大步向前。

祖厉河畔。

  大项目丰富城市功能

  城市建设是最大的民生,建设一个有温度的城市是城市建设者永恒的追求。行走在五月的暖阳里,从城北到城南处处可见会宁县重大项目建设激战正酣、日新月异的火热景象。

  在一处处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上,一座座塔吊直指云霄,如同一支支如椽巨笔,浓墨重彩地描绘着会宁最新最美的图画,酣畅淋漓地记录着会宁快速前进的铿锵步伐。

  正在建设的会宁北城中学是会宁县“十四五”规划中谋划实施的重大项目之一,学校建设以新型城镇化为载体,将建成一所全日制寄宿制初级中学,可以有效缓解周边中学生“入学难”“入学远”等问题,为构建完整的教育结构体系提供有力的保障。

  “能够很好地解决易地搬迁户子女的入学困难问题,学校计划于明年8月完工投入使用。”会宁县北城中学校方负责人王奭说。

  “正愁娃上学的事,想不到县里把学校修到家门口。以后,我在附近上班,下班后接娃、做饭两不误。”家住会宁县天润嘉苑安置小区的李清凤对于北城中学的建成很是期待。

  “十三五”以来,当地用会宁速度、会宁效率、会宁节奏,实现项目建设的逆势上扬,积蓄了长远发展的强大后劲,一批崭新的道路、桥梁、重点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以北城新区开发推进城市建设水平、城市建设品质实现质的跨越;以东西滨河路等城区主次干道建设全面构建起四通八达的城市路网;以会北桥、会南桥等桥梁建设搭建起祖厉河两岸便捷的流通脉络;以会宁二中、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新建为契机实现城市公共服务资源布局全面优化;以G247线改造、会师大道等一批重大交通工程的建成极大提升县域通达能力;群众企盼多年“城周绕环路,大车不进城”的愿望变成了现实。

  “每一项工程都是大手笔,有些工程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会宁县重点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孙飞说,“这些工程,为开创现代化会宁建设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大手笔建设,使城市魅力显著增强。时下,沿宽阔笔直的城区主干道而行,商铺鳞次栉比,小区错落有致,祖厉河畔和圣地公园里人头攒动,处处洋溢欢乐的笑声……如今的会宁,处处跃动着“智慧城市”的生花妙笔,日臻完善的城市功能更是让会师儿女们幸福感猛增。

汉唐街夜景。

  大思路布“绿”提颜值

  生态之绿,是城市最亮的底色。

  “早上起来从窗外望去,满眼绿意。走出家门,更是姹紫嫣红、绿意盎然、鸟语花香。”在汉唐二十四节气文化休闲商业街散步的李荣清高兴地说,“现在这里的景色、空气都很好,让人心情特别舒畅。”

  如今市民们赞不绝口的祖厉河城区段生态风情线,得益于会宁县实施的祖厉河综合治理、不稳定斜坡治理及汉唐二十四节气文化休闲商业街等一批城市发展和生态改善项目。将昔日倾倒垃圾的烂河滩打造成了五彩缤纷的景观带,实现了治理“一条河”、打造“一条街”、繁荣“一座城”的华丽蝶变。

  正如李荣清所说,祖厉河城区段生态风情线已成为市民最常“打卡”的休闲之地。每到傍晚时分,各色灯光交相辉映,伴随河水碧波荡漾,市民们在这里散步娱乐、跑步健身,享受幸福惬意的生活。

  “绿色”是城市建设的点睛之笔,是改善人居环境的重中之重。“十三五”期间,会宁县按照“三山绿化生态化、城区绿化园林化、道路绿化林荫化、庭院绿化景观化”的模式,厚植生态文明,打造生态之城,滨河公园、水岸公园为红色城市增水色,圣地公园、锦绣公园为会师圣地添锦绣,宜居宜业宜游的靓丽城市形象不断刷新,上榜“2020中国城市品牌形象百优县市”,入列第十五批省级文明县和第二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截至2020年底,会宁县城城区绿地面积达到6246.44亩,绿地率达29.5%,绿化覆盖面积7031.78亩,覆盖率达33.5%,实现了一街一景、一景多样的县城绿化立体效果,一水襟两岸、一街贯南北的城市格局全面形成。

  “通过项目带绿、造景添绿等方式,精心实施绿化提升改造工程,按照因路造景、因景配绿,一路一景观、一街一树种的方式,公园敞开化、道路景观化、庭院花园化,力争做到建一房绿一点、建一区绿一片、修一路绿一线,让一场场关乎民生福祉、永续发展的绿色革命,给会宁百姓带来满满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会宁县园林局负责人如是说。

  如今,随着一项项重点工程如火如荼,一个个城建项目落地生根,一件件惠民实事温暖人心……会宁县城市综合功能日臻完备,市民居住条件不断提升。一处处热火朝天、生机盎然的景象,记录着会宁城市建设前进的铿锵步伐,谱写着建设会宁县现代化的时代篇章。

红军会师旧址。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