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风华百年路 奋进新陇原”行进式采访报道】兰州新区绿色化工园区:创新展翼 绿色腾飞

 2021/06/07/ 23:50 来源:新甘肃 记者 薛砚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薛砚

  6月7日,阳光明媚,晴空万里,“风华百年路 奋进新陇原”行进式采访活动采访团一行驱车来到位于兰州新区西北部的新区绿色化工园区。

  一栋栋标准化厂房车间鳞次栉比,一台台高精尖机械设备高效运行,“三纵九横”的36公里道路有序延伸……秦王川曾经的荒地丘陵,如今已崛起一座快速发展的现代化工业园区,处处跳动着工业经济飞速发展的强劲脉动。

兰州新区绿色化工园区一景。(园区管理办公室供图)

园区建设规划图。(园区管理办公室供图)

  2018年10月开工建设的兰州新区绿色化工园区,远离城区,地势平坦、空间开阔,全年处于主导风向的侧风向,扩散条件好,环保容量大,发展化工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兰州新区绿色化工园区是紧扣国家赋予新区‘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战略定位而建,规划建设面积约30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等主导产业,打造千亿级精细化工产业集群。经过近三年的建设发展,兰州新区绿色化工园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化工产业集群显现‘集聚效应’,呈现出了强劲发展势头。”承担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的兰州新区石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姜锦介绍说,目前,园区已引进产业项目150个、落地产品近400种,上市企业8家,康鹏、鑫隆泰、鼎达、莱安等25个企业投产运营,随着建设企业逐步转入生产,投产企业逐渐安全稳定运行,园区产值将迎来巨大增长。

兰州新区石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姜锦向采访团记者介绍情况。

  “我们在天津做化工行业已经十余年了,一直想在西北地区发展。经过我们多次调研,发现兰州新区绿色化工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十分完善,亲商扶持政策倾斜支持力度很强,有着优良的营商环境。我们公司在发展之初,人力资源有限,所有手续都由园区帮办,我们自己‘零跑腿’,还享受到用地、税收等多重优惠政策,大大降低了企业投资成本,让我们很快进入发展‘快车道’。”甘肃莱安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有彪告诉记者。

  “去年,上海康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园区投建的康鹏威耳化工有限公司从洽谈入园到开工建设,整个过程不足两个月。我们从项目招商开始至设计、施工、生产以及各类手续办理等配备专业人员提供全过程、保姆式服务,协助企业解决各类难题,促进项目快速落地。”兰州新区绿色化工园区管理办公室副主任董小刚说道。

  做强化工产业,安全绿色是底线。园区“绿”在哪里?“安”于何处?

  “虽然我们肩负着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重任,但园区不引进发达地区重金属、重污染的企业,坚持严格的入园标准。建园以来,我们已筛选淘汰120余个不符合入园标准的项目。”姜锦坦言。

  与此同时,园区始终把建设绿色园区、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核心理念,统一建设污水处理装置,只要符合纳管标准的企业不需要自行建设污水预处理设施;高标准建设园区安全环保监控平台,同时配套建设有毒有害气体环境风险预警体系,将园区内所有企业的安全及环保重点监控点全部纳入监控平台进行监管;集中建设消防管网及消防站,既节省了企业投资,又能为企业提供安全、环保及消防保障;向企业提供基础配套功能齐全、安全环保设施可靠、应急救援体系完善、智能化监管领先的专用厂房。

  可以看到,一系列配套服务确保园区企业从原料供应、生产过程、物流、终端使用、资源回收各个环节努力实现资源高效、能源低碳、过程清洁、废物循环利用,为把园区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综合性绿色化工产业基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紧盯产业创新制高点,园区积极布局生物医药、化工新材料、高端精细化学品领域,规划建设了集新产品研发、新技术推广、高端产品展示、科技型企业孵化、专业化人才培训、公共服务管理为一体的化工新材料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兰州新区“专精特新”化工新材料产业园。产业园按照功能划分、集约高效、产业集聚,分类分区建设精细化工专用厂房600栋,目前引进医药中间体、新材料、试剂类项目共70个,涉及专利技术40余件。

姜锦介绍园区引入的新材料项目。

  按照我省规划,兰州新区绿色化工园区远期总规划面积将达到150平方公里,形成以石油化工、精细化工为主导产业的工艺先进、环保集约、循环可持续、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绿色化工园区和循环经济示范区。

  伴随着一个个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兰州新区这方发展热土正在创新、绿色双翼下蓄势腾飞。

  (图片除标注外均为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薛砚摄)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