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宁县红牛养殖基地。
新甘肃客户端兰州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杨唯伟 通讯员 马永萍)静宁县发挥全国优质肉牛优势生产区的区位优势,做好牛产业的规模扩张和效益提升,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2020年底,全县牛饲养量14.8万头、出栏量4.8万头,牛产业增加值达2.8亿元。日益壮大的红牛产业,成为继“静宁苹果”之后,又一拉动县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静宁县饲草资源丰富,牛产业基础坚实,发展牛产业有得天独厚的区位和自然条件。立足县情,静宁县委、县政府明确提出“南部苹果、北部草畜、高效循环、互补互促”的产业发展战略,多次组织人员赴产业优势省份考察学习,召开牛产业发展专题会议,举办牛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并择时举办红牛节、赛牛会,推进“一园六区”规划,为高位推动牛产业明确了发展方向。
2020年底,静宁县牛产业增加值达2.8亿元。
从畜力的“黄牛”转变到肉品的“红牛”,近几年,静宁县牛产业实现快速转型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2017年以来,静宁县先后出台多个促进牛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在标准化建设、规模化养殖,资金扶持、服务体系等方面持续发力。县委、县政府积极推行“补助建棚、贷款养牛、母牛补贴、新增奖补”扶持政策,累计用于扶持发展畜牧业资金达7.83亿元。全县建成规模化养牛企业(小区、合作社)136个,新(改)建标准化养牛暖棚1.2万座,保护补贴基础母牛6.2万头(次),形成了以甘肃雄康牧业、界石铺供港活牛基地、甘沟昊康牧业为核心,以原安、灵芝等12个乡镇为重点发展区,其他乡镇为辐射带动区的牛产业布局。
静宁县以链条延伸壮大产业,形成“以草促畜、以肥促草、草畜肥同推进”的循环利用产业链。先后招商引进并建成甘肃陇上草牧业科技有限公司等饲草青贮加工企业3家,利用省级“粮改饲”项目,年均种植饲用玉米等优质饲草14万亩,种植全膜玉米36万亩,完成秸秆青贮34.2万吨,在原安、界石铺等乡镇建成2000吨以上有机肥生产线4条,构建起了“饲草种植—肉牛养殖—粪污还田和有机肥生产”的循环农业模式。
(图片均由静宁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1年05月27日静宁县平凉红牛产业科技支撑专家工作站成立
- 2021年05月27日120头“平凉红牛”静宁争霸
- 2021年05月07日甘味平凉红牛产业集群入选全国优势特色产业名单
- 2021年04月28日“平凉红牛”奏响富民强市新乐章——奋力谱写建设绿色开放幸福美好新平凉的时代篇章报道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