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 院士把脉
甘肃旱作农业注重关键技术创新
每日甘肃网定西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李满福)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与粮食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张福锁教授,带领研究团队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态与水土保持专家,来到位于定西市安定区团结镇的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定西试验站,与我省农业科技人员共同探讨西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半干旱区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与科技创新方向。
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定西试验站作为甘肃中部旱作区重要的科技创新平台,自1983年建站以来,在区域脆弱生态环境治理和旱作农业技术创新应用等方面做出巨大贡献。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的西北黄土高原脆弱生态环境分区治理“高泉模式”,成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环境治理的样板,被我国著名水土保持学家朱显谟院士誉为“黄土高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上世纪九十年代,该试验站提出的“主动抗旱、雨水治旱”集水高效农业发展思路,推动了旱作农业实践的飞跃,为解决农民温饱问题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本世纪初提出的旱作农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与综合模式进一步提升了旱作区农业生产水平和生产力,为决胜脱贫攻坚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及推进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如何依靠科技创新驱动推动区域旱作农业高质量发展,成为甘肃旱农人新的历史使命与责任。
张福锁院士表示,定西试验站在区域生态治理和旱作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研究经验,目前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符合国家需求和政策导向,对推动旱作农业高质量发展与助推乡村振兴具有支撑作用。希望在现有工作基础上加强种养一体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创新,秉承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思路,打造西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旱作农业高质量发展样板。
试验站首席专家张绪成研究员介绍,近年来我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节本增效、优质安全、绿色发展为重点,在旱作区耕层调控、高效轮作、绿色覆盖、耕地保育、结构优化、种养循环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创新研究工作,初步提出了旱地立式深旋耕作技术、中低产田改良与综合培肥技术、粮—薯、粮—草、粮—豆等高效轮作技术以及全生物降解地膜绿色覆盖等一批旱作农业绿色发展关键技术,并建立了环境友好型、耕地保育型和资源节约型农业绿色发展模式雏形。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1年06月29日创新驱动,院士把脉!甘肃打造旱作农业高质量发展样板
- 2020年12月11日平凉市超额完成旱作农业秋覆膜任务
- 2019年04月30日【图片新闻】广河县在干旱山区大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
- 2017年11月22日一场旱作农业的新革命
——临夏州“粮改饲”工作带来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