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为打造丝路高速通道助力——兰州海关支持甘肃省中欧班列发展综述

 2021/07/26/ 05:51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杜雪琴 通讯员杨晓琴

为打造丝路高速通道助力

——兰州海关支持甘肃省中欧班列发展综述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杜雪琴 通讯员 杨晓琴

  丝绸之路三千里,华夏文明八千年。

  甘肃是古丝绸之路的锁匙之地和黄金路段,丝路古道驼铃悠悠。

  如今,乘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东风,甘肃省承东启西、连南通北的重要战略通道和物资集散地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节点枢纽作用有效发挥。

  为此,兰州海关发挥职能作用,打造中欧班列通关“绿色通道”,支持中欧班列回程班列扩大进口,促进中欧班列多式联运业务发展。

  截至目前,今年甘肃(兰州)国际陆港共计发运国际班列86列,一列列“钢铁驼队”从这里出发,打开我省通江达海、货畅其流的全新发展局面。

  即报即办,跑出通关“加速度”

  5月17日,伴随着汽笛声响,甘肃省今年首列“天马号”(武威南—杜伊斯堡)中欧班列从武威南站缓缓驶出。

  “武威南—杜伊斯堡中欧班列是甘肃省第一列整列发运到欧盟的班列,标志着甘肃省开放通道再添新成员。”武威保税物流中心报关有限公司关务负责人朱亚琴说。

  据介绍,自2014年“天马号”(武威南—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中欧班列成功开行后,甘肃省国际货运班列相继开行,开放通道全面拓展。

  2020年6月5日,“中吉乌”公铁联运国际货运班列首发,甘肃省第二条国际公铁联运国际贸易通道全线贯通。至此,我省构建起中亚、中欧、南亚、“西部陆海新通道”以及中吉乌班列的“四向五条”立体开放通道网络。

  “兰州海关开辟‘绿色通道’,大幅提升通关速度,为打通开放通道起到了积极作用。”甘肃(兰州)国际港务区相关负责人说。

  自甘肃省开行中欧班列以来,兰州海关主动对接中欧班列运营企业,优化海关指定监管场所内货物流转,并通过开展风险研判,精准高效对接货物通关审核、放行等环节,持续提高监管效能。

  同时,兰州海关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加强信息共享和电子数据传输交换,推广实施无纸化通关、提前申报、“7×24”小时预约通关等便利化举措,对中欧班列随到、随审、随验、随放,切实保障中欧班列快速通关。

  双向运输,带动产业新发展

  盛夏时节,走进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进出区货车络绎不绝,一派繁忙景象。

  在兰州新优联实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加工生产百叶窗。今年初,该公司生产的百叶窗首次出口英国,打开全新出口市场。

  “俄罗斯的樟子松木、白松板材等木材搭乘中欧回程班列运抵兰州新区,这是俄罗斯木材进入我国市场最经济、最便捷的国际物流通道。”兰州新优联实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孙健说,近年来随着中欧班列回程木材专列实现常态化运营,公司原料供应链得到有效保障。

  “如今,木材加工已经成为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内的特色产业。今年前5个月,出区加工木材成品达1400立方米。”兰州海关所属金城海关工作人员段德强介绍。

  为保障木材加工产业快速发展,兰州海关积极支持利用中欧班列扩大进口,提供预约通关服务,快速开展转关核销、受理申报及后续监管工作,保障原料供应链稳定,为企业提供便利。

  木材加工产业借力中欧班列迅速发展并不是个例。

  依托去年刚刚投入运营的甘肃省进境粮食指定监管场地,大量哈萨克斯坦亚麻籽、葵花籽等进境粮食通过中欧班列运抵兰州新区,投入加工生产,我省立足甘肃、辐射西部、对接“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的“西部粮都”正蓄势发展。

  东西协作,注入发展新活力

  5月21日,在甘肃(兰州)国际陆港,“义乌-兰州-莫斯科”中欧班列缓缓驶出,发往俄罗斯莫斯科。这是今年兰州、义乌两市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署后,甘肃省发运的首趟中欧班列,标志着我省东西协作共推中欧班列发展模式正式开启。

  兰州海关积极支持企业根据实际需求,自主选择中欧班列货物以一体化通关或转关模式申报通关,支持企业对中欧班列舱单中运单为同一进出境口岸、同一日期、同一车次、同一境内收发货人、同一合同、同一品名的货物申请舱单归并,减少报关次数,降低报关成本。

  目前,兰州、义乌两市正在进一步合作开展中欧班列集拼集运模式,推进补货、补轴作业,争取阶梯直达、接力运输,共同扩大两市中欧班列开行规模。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