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0.01立方米” 智能守护独居老人安全 兰州市西固区临洮街街道试点技防+人防预警机制

 2021/08/22/ 06:33 来源: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 首席记者 熊园

“0.01立方米” 智能守护独居老人安全

西固区临洮街街道试点技防+人防预警机制

  今年84岁的秦友善是西固区临洮街街道北街社区的居民,身患高血压、心脏病。前段时间,她家的智能水表后台监测预警,从早上6时到中午12时,智能水表读数低于0.01立方米,社区人员发现异常后,赶紧去老人家查看,原来,老两口早早出门去医院检查身体,所以一上午没有使用水。“装了智能水表后,心里特别踏实,因为一直有人在默默惦记着你。”秦友善老人激动地说道。

  水表和老人安全,看似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然而,在科技的加持下,智能水表发挥了“及早发现老人危险”的预警机制,为独居老人设了一道安全屏障。而这背后则是街道、社区实现基层服务治理从“广撒网”到“点对点”的转变。

  智能化,让社区服务更精准

  “我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现在的日子我也觉得很知足。”家住西固区临洮街街道北街社区雅新小区的牛富忠是位独居老人,身患高血压、心脏病。牛富忠说街道、社区的工作人员平时对他就很关心,现在又安装了智能水表,从过去的定期上门到现在的随时关注,他觉得日子很幸福。

  和牛富忠一样,不少空巢老人通过智能化服务感受到了社区的关心。西固区临洮街街道党工委书记陈宁介绍称,临洮街街道高龄、空巢、独居、失能老年人居多,大部分子女不在身边、无人照看,这些人员的日常生活起居和服务成为摆在街道、社区面前的一道难题。与之相对的是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数量有限,有的社区居民已达到上万人,按现有工作人员数量测算,每1名社区工作人员需要服务400名居民,同时还承担其他日常工作,让社区工作人员对这些老年人实现精准服务显然力不从心。

  基于以上原因,临洮街街道一直在探索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来深化社会治理和服务群众,实现人员工作效率的提升和服务群众的精准化。

  “我本人之前在自来水公司工作,深刻了解到家里做两顿饭、冲一两次马桶、简单洗几件衣服,每天的生活用水量远远大于0.01立方米,通过用水量能够精准反映一个人的生活状态。”陈宁说,今年以来,街道将“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切入点和落脚点,经前期反复考察论证,决定为辖区内的鳏寡、独居、空巢和残疾老人安装智能水表,实施“智慧支撑+社会治理”,开展试点工作,通过这些人群用水量的变化,分析判断其具体生活状态,以便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实现精准服务和提高工作效率。

  服务从“广撒网”到“点对点”转变

  实施这个项目的难度在于兰州市自来水水表没有做到分户计量,用水采取自来水公司和物业趸售的方式。陈宁还介绍称,一方面,街道资金异常紧张,另一方面,辖区老年人群对智能化设备普遍带有抵触情绪,有的会认为影响个人隐私,有的认为会影响原本的自来水计费标准。所以这个项目并没有像想象中那样进行得顺利。

  随后街道、社区反复沟通做工作,老人家工作做不通就联系其子女做工作,不断尝试、不断努力,大部分老年人打消了疑虑,慢慢地从最初的拒绝沟通到同意街道社区人员入户进门,接受安装智能水表。

  从今年5月份开始,街道已为辖区20户鳏寡、独居、空巢及残障人士安装了智能水表。按照1至2次冲马桶的用水量10升水即0.01立方米,设定每6小时智能水表读数低于0.01立方米启动系统预警,社区网格员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置。针对这20户独居老人,街道社区制定了值班安排表,安排专人24小时进行值班监测。工作时间收到预警信息,网格员通常10分钟之内就可以入户,即便在非工作时间,也基本能在20分钟之内赶到。通过0.01立方米的“智慧”为老年人群设置一道安全屏障,真正将技防与人防相结合,让为老服务更加聪明智慧、更有温度。

  延伸服务触角,创新服务模式是基层党组织的永恒主题,通过数据联动、一网办理、网格吹哨等方式,切实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智能化、便捷化、高效化的服务。今年临洮街街道在已安装20户的基础上,计划年底前再为辖区30户鳏寡、独居、空巢老人安装智能水表。

  同时,结合需要服务对象的意愿,利用1至2年的时间为辖区符合安装条件的空巢老人都安装上智能水表,借助智慧化手段、科技化平台,接好“千条线”,当好“一根针”,实现基层服务治理从“广撒网”到“点对点”转变,切实将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群众身边,让居民感受到温暖。 掌上兰州·兰州晨报首席记者 熊园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