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民生

让民生福祉更有“质感”——白银市民政工作扫描

 2021/09/02/ 09:12 来源:白银日报 记者 王鹏程

让民生福祉更有“质感”

——白银市民政工作扫描

  白银日报记者 王鹏程

  民生福祉事关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近年来,白银市民政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认真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让群众在一件件民生实事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红利。

  巩固兜底保障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城市、农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7476元、4788元;城市低保月人均补助水平达到541元,农村低保一、二类对象月人均补助水平分别达到399元、378元;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年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9372元、6816元,生活能自理、半自理、不能自理照料护理补贴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1680元、3360元、4800元。将脱贫人口中13183户40283人纳入农村低保,将1335户1560人纳入农村特困供养对象。

  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对申请家庭成员外出务工必要成本、因病、因学等费用进行适当扣减,并对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净收入等方面进行细化实化,扩大保障对象范围。大力推行“资金+物资+服务”救助模式,提升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质量,全面落实定期走访探视制度,确保分散特困供养人员生活质量。今年上半年,实施临时救助10358户28312人,发放资金5268.33万元。

  完善社会救助工作机制,更新完善全市社会救助相关数据,加大信息比对力度。截至今年6月底,反馈预警信息共计385条,对暂不符合救助条件的195条预警信息建立台账,持续跟踪关注,切实防止返贫致贫。扎实开展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巩固提升行动,清退调整低保对象1172户3868人,新纳入低保对象823户2297人。同时,扎实开展救助管理服务质量大提升专项行动,救助各类流浪乞讨人员。

  积极应对老龄化全面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深化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试点,以“管理规范化、运营信息化、供给多元化、服务社会化、设施品牌化”为目标,持续打造“幸福白银·银龄驿站”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品牌,有效扩大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覆盖面。

  高质量推进省政府惠民实事,将全市9个城市街道全部纳入建设补助计划,实现了100%全覆盖。目前,省、市、区三级补助的2700万元建设资金均已到位,9个项目选址全部完成并开工建设,4个正在进行装修,预计10月份全部完成建设。

  加强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培训,明确了培训对象、培训模式和目标任务。积极对接人社、财政部门,将养老护理员培训补贴标准由每人1000元提高至2500元。举办白银市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班等,目前已培训养老护理员520人。

  以基层治理现代化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扎实推进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换届选举工作全面完成后,全市所有村(社区)均完成了村(居)民公约和自治章程的修订完善,认真实施村务公开“阳光工程”,落实村务公开规范,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发挥村规民约在农村社会治理中的独特作用,引导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推进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社区治理,对搬迁群众较少的99个安置点,单独组建村(居)民小组,纳入当地村(社区)管理;符合成立村(居)民委员会条件的7个安置点,及时调整成立村(社区);暂时不具备成立村(居)民委员会条件的2个安置点,成立社区工作站,由所在地乡镇统一管理和服务。引进社会组织,为村(居)民提供了更加专业和精细的服务,进一步提升了搬迁群众融入感、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归属感。

  着力在规范社会组织发展上下功夫,组织开展打击非法社会组织活动专项行动,依法取缔8家,引导登记3家;开展行业协会商会涉企收费专项清理整治,184家市管社会组织全部开展自查自纠,59家行业协会商会会费档次都在4级以内,没有强制收费、重复收费、违规收费和不规范收费行为。大力加强社会组织党建,督促社会组织建立党组织1071家,覆盖率达到70.8%。

  慈善事业和社会工作呈现双进态势

  按照“党建引领、两站融合、室园共建、八个助推”的“1228”社会工作服务站(室)建设模式,采取委托社工机构运营的方式,选择社会工作基础较好的平川区、白银区开展3个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试点工作。

  依托白银市社会组织双孵化中心,努力培育发展社工机构,全市社工机构达到20家。将社工人才作为“六大人才”之一纳入全市人才整体发展规划,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对全市各县区民政局业务负责人、社区书记主任、社工机构负责人和社工人才进行专题培训。全面实行专业社会工作者备案管理制度,对从事社会工作的持证社会工作者实行备案管理。截至目前,全市持证社工达到292人。

  大力推进慈善事业发展,健全完善“政府推动、民间运作、社会参与、各方协作”的慈善事业发展机制,大学生资助、单亲救助、血透救助三个品牌项目和助老助残、春节慰问等五大类慈善项目取得良好效果。截至目前,全市共有慈善组织25家,获得公开募捐资质4家。同时扎实开展白银市“幸福家园”村社互助项目试点工作,深入推进“五个一工程”。

  救助关爱和特群福祉实现“双提升”

  健全未成年人救助保护网络,加强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统筹、协调、督促和指导。扎实开展“儿童福利信息动态管理精准化提升年”专项行动,全市共排摸农村留守儿童1118人,困境儿童14555人。

  改进儿童福利服务,持续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政策宣讲进村居专项行动,全面落实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政策,认真实施孤儿助医助学工程,探索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身份认定“跨省通办”,完善和落实儿童收养相关制度规定。今年上半年,为全市273名孤儿发放孤儿基本生活费177.92万元,为871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生活补贴369.73万元。

  强化残疾人救助服务,完善筛查比对措施,精准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城市低保家庭和农村一、二类低保家庭中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达到每人每月110元;肢体、视力、智力、精神一级和智力、精神二级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达到每人每月110元。今年4月份,残疾人两项补贴实现了“跨省通办”。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