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陇上中秋 张掖篇 】烙锅盔——中秋的味道

 2021/09/20/ 07:52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王升君

【陇上中秋 张掖篇】烙锅盔——

中秋的味道

锅盔

鏊子

  文\王升君

  张掖的中秋节,烙锅盔是一件很具仪式感的事。节前好几天,庄子上的三五家女人就会相约好一起烙锅盔。

  烙锅盔要撑鏊子、劈柴、架火、揉面,要是一家做,一个人不但顾不过来,如果没有第二家接上,刚刚烧热的鏊子,烧旺的柴火就浪费了。庄子上只有一架鏊子,几家女人们约定好时间,将饧好的面端到有鏊子的人家。按先来后到的秩序,不分你我,女人们齐上阵,围着灶台揉面、架火……做完张家做李家的。这几天整个村庄都会弥漫着木柴、麦草的烟熏味和锅盔的香味。

  烙锅盔工序和烙馍馍差不多,叫锅盔是因形状如锅如盔。在遥远的汉朝,河西荒凉,戈壁辽阔,将士背着大锅盔远征心里也是踏实的。发明烙锅盔的日子似乎就在中秋节,锅盔也就成了中秋节的信物。锅盔在人心里的念想、顾盼也是满盈盈的。

  鏊子是生铁做的,鏊底、鏊盖都足有半寸厚。鏊子架在土坯锅台上,铁链子拴一根木棍利用杠杆原理挑着厚厚的鏊盖,拴在屋梁上。鏊子底下烧麦草,盖上烧劈柴,火候掌握得恰到好处,锅盔才暄腾、葱黄,吃起来酥。锅盔因为浸入的油多,放很长时间不会变味也不会生虫子。放干的锅盔吃起来嘎嘣、嘎嘣脆响。过了很久,都到寒冬腊月了,谁家孩子吃八月十五的锅盔,那个香仿佛是能传染的,直让人流涎水。

  在庄子里,每个女人都得练好烙锅盔的手艺。烙不好锅盔的女人似乎很没面子。火候是可操作的,难的是饧面和兑碱。饧面时间过长过短,馍馍都不暄腾;碱兑得多了,发黄,僵硬,咬起来像抹布;碱兑得少了,发酸,更是端不到人面前。小媳妇做馍馍,提心吊胆,等熬到快成婆婆级别,就是老手了。饧面、火候和兑碱全靠女人的感觉和经验,没有具体可操作的规程。

  庄里女人会把很多聪明的小心思都用在锅盔上,偏偏自家的娃娃总会羡慕别人家的锅盔上的孙悟空、月亮……有几年,曾进修过美术的我被婶婶、嫂嫂们叫去,在锅盔上画孙悟空、画月亮,备受夸奖。可不几年,她们就把我淘汰了。心灵手巧的婶婶、嫂子们早把孙悟空、月亮画得神灵活现。更有女人自豪的事,将临泽小枣镶嵌在锅盔上,拼出各种图案。不仅是味道的改善,家乡的特产,自己的发明,美美的,嘻嘻哈哈的笑声里都是自豪。

  等月亮上来的时候,在月光能照见的门口或窗口摆放桌子,摆上锅盔、瓜、葡萄、酒等,叫献月亮,也是中秋节的正式仪式,是对丰收的喜庆祝贺,同时是对来年风调雨顺的祈祷。

  一家人,或弟兄、邻居约一起,一边赏月,一边吃锅盔、喝酒。直到月亮下去,人困乏,才缱绻收场。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