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海军
秋风起,秋意浓。
秋分至,瓜果熟。
金秋时节,神州大地处处五彩斑斓。连日来,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希望的田野充盈喜悦,人们把笑容绽开在五谷之间,这朴素而殷实的庆贺,源自“丰收”;也因丰收,有了“中国农民丰收节”。
这个节日没有玫瑰花香的暧昧情调,也没有煽情矫饰的刻意造作。这个节日,农民赛牛赛羊、赛果赛瓜,抒发的是对于劳动的礼赞,对于大地的感恩,对于丰收的祈愿。
每个人都要吃饭——由此,庆贺丰收,礼赞劳动,应当是所有人的共情时刻。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统揽全局,高瞻远瞩,部署脱贫攻坚,经过艰苦鏖战,中国实现全面脱贫,困扰人类社会的绝对贫困问题在中国得到根本性解决,中国向世界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
这一切,得益于政策的推动,也有赖于综合国力的增强。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亿万人民的劳动奋斗实现的发展累积,使中国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乡村的历史条件。近年来,国家对于农业、农村、农民的关心逐步加强,从免税发补贴到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大投入,一系列举措让农村现代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站在这个基础上,面向未来,中国有了新的顶层设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也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
推动乡村振兴,绝不是仅仅为了“一亩三分地”,不是单纯的产业发展和经济富裕,而是乡村社会的全面进步、全面发展,其中自然包括文化和文明的价值意义;推动乡村振兴,绝不是仅仅为了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而是为了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华文明的文化积淀,其母体就在乡村。传统的中国乡村因应农耕时令形成的社会秩序和伦理价值,构筑了天地人和谐顺畅、互依共存的哲学逻辑和精神信仰。今天我们提出振兴乡村,就要从传统社会价值中发掘能够助益当下现代化需求的文明因子。
通过设立丰收节等重大活动,让传统的乡土文明有效传承,守住乡土,留住乡愁,是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
丰收节,不仅是感恩大地,祈愿丰收,礼赞劳动,更是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让我们在华夏传统的滋养下奋力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在广阔的田野上书写新希望。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1年09月20日【敦煌风】中秋月圆寄托了中华民族的浪漫
- 2021年09月07日【敦煌风】加快“一带一路”建设 助推甘肃高质量发展
- 2021年08月26日【敦煌风】深化国企改革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 2021年08月24日《敦煌风》1岁啦!社会各界纷纷送来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