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务 新征程 奋斗乡村振兴】
麦积白家河:精雕细琢绘就好风光
笔直整洁的通村水泥路,崭新整齐的二层院落,绿植环绕的景观长廊,风格独特的六角凉亭,充满文化气息的综合文化广场……在麦积区花牛镇白家河村,房前泱泱渭水绕村而过,屋后绿树青山紧依为邻,一幅村庄美、产业强、村民富、乡风好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铺展开来。
李世忠
整洁美观的乡村院落。
白家河村新气象。
地处天水市麦积区渭河河谷地带的白家河村,属渭河流域半干旱盐碱山区,麦甘公路沿村东西两头绵延伸向远方。几年前,白家河村还是个有着253户1214人的贫困村,村民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紧巴日子。
“白家河村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与白家河村有一个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密不可分。多年来,村党支部带领大家用绣花功夫般的细心和耐心,一针一线、精雕细琢,绘就出了眼前这番好图景。”麦积区乡村振兴局副局长李东平说。
信步走在宽敞平坦的硬化村巷道上,垃圾桶摆放整齐有序,太阳能路灯一排排挺立两旁;图书室里有人安静地翻阅着《花椒种植管理技术大全》,并不时认真做着笔记;便民服务站有村民前来了解富民政策;卫生室的医务人员正为老人测量血压;幼儿园的孩子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超市里物品琳琅满目……这一切,无不展示着充满生机的新农村景象。
据白家河村驻村第一书记张进成介绍,目前,白家河村已实现村组硬化道路修到了田间地头,环境卫生由保洁员每天打扫,垃圾“日收集、日运转、日处理”,水冲厕所改造全部完成,污水由地下排污管网集中到污水处理站统一处理,各种基础设施已日趋完善,全村数字电视信号、光纤入户、4G网络实现了全覆盖。村里还开通了电子商务网点,更加方便了群众办事。
村民白天福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会住进敞亮舒适的二层“小洋楼”,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我现在种有11亩苹果,一年收入近5万元,家里彩电、洗衣机、洗澡间、厨房现代化设备等一应俱全。”谈起生活的变化白天福如是说。
白天福只是白家河村村民过上新生活的一个缩影。
村里的巨大变化,离不开产业带来的坚实支撑。白家河村背靠花牛镇北山,是花牛苹果原产地,区位优势明显。
在区、镇政府的支持引导下,白家河村始终把产业振兴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点工程狠抓不懈,紧抓北山万亩林果基地建设的难得机遇,借鉴南山万亩花牛苹果基地建设的成功经验,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户户有主导产业、人人有增收门路”的主导思路,因地制宜,依山就势,注册成立了麦积区青军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采用“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集中流转本村及周边近2100亩山地,大力发展花牛苹果这一支柱产业,为白家河村和周边7个村100余人在合作社提供了就业机会。今年,全村预计收获花牛苹果1500吨,产值可达500万元,将给果农带来户均约3.2万元的收入。
为了有效延长果品的储藏期、解决集中收获上市价贱伤农等瓶颈问题,白家河村积极争取项目,整合各类资金,在原有2座2100吨果蔬恒温保鲜库的基础上,新建2座2600吨果蔬恒温储藏库,为全村苹果产业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村子变美了,经济收入提高了,生活富裕了,白家河村开始在乡风文明建设上狠下力气,大做文章。目前,村里成立了红白理事会,村里红白事情集中办理,在减少铺张浪费的同时,给村民提供了方便;每年举行的“五好家庭”“文明之家”“敬老孝亲好媳妇”等评选活动,不仅使家庭邻里关系和睦亲近,而且让村民们的道德素质持续提高;文化墙上的村规民约、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让村民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1年10月08日厚植文明乡风助力乡村振兴——会宁县乡风文明建设见闻
- 2021年04月01日渭源:乡风文明乡村如画
- 2021年09月28日甘肃省“四好农村路”成为畅通乡村振兴“进出”双通道
- 2021年09月28日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激战正酣 甘肃省选手纷亮“绝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