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科教

兰州市“五项措施” 助力中小学恢复线下教学

 2021/11/24/ 08:43 来源: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 首席记者 武永明

兰州市“五项措施” 助力中小学恢复线下教学

  每日甘肃网11月24日讯(掌上兰州·兰州晨报首席记者武永明)11月23日,记者从兰州市教育局了解到,兰州市在确保疫情防控安全的前提下,制定中小学恢复线下教学工作“五项措施”(落实一个方案、关注两个场所、严格三个流程、关注四类人群、做好五项工作),对全市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和复学复课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

  继七里河区、西固区、安宁区、高新区、榆中县和平镇区域内普通高中、初中毕业年级已于11月22日恢复线下教学后,普通高中、初中非毕业年级也于11月23日返校复课,小学、幼儿园和特教学校将分别于11月24日、11月29日恢复线下教学。

  城关区区域内普通高中、初中毕业年级将于11月29日恢复线下教学,普通高中、初中非毕业年级将于11月30日恢复,小学将于12月1日恢复,幼儿园和特教学校将于12月6日恢复。

  一个方案

  落实“一校一方案”,每个学校要制定疫情防控方案预案,方案要科学精准、突出重点,明确疫情应急处置措施与流程,严格执行疫情防控规定。方案上报区县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并上报学校所属教育行政部门。

  两个场所

  校园消杀。对出现过阳性病例的学校、被设为核算采集点的学校进行地毯式消毒杀菌,确保“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同时,做好校园口罩、洗手液、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储备,落实晨、午检制度,实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建立师生员工请假缺课登记和溯源追查制度,师生就餐实行错峰分流。

  严把校门关。校门口出入口做好体温检测、核验健康码、出入登记。外来人员非必要不得进入校园,师生员工入校时严格进行身份核验和体温检测。实施错时到校和弹性离校,分年级、分班级分批放学离校。

  三个流程

  入校测温异常师生的处置流程。设置“临时隔离室”。“临时隔离室”远离教学集中区,购置和配备防控所需的测温仪、可用于环境的消毒剂和消毒器械、工作人员的一次性医用口罩。

  教学过程中突发疫情事件的处置流程。校内出现新冠肺炎症状或疑似症状者时要第一时间隔离,并且进行终末消毒,迅速排查密切接触者,必要时经属地疫情防控指挥部门组织专家进行疫情风险评估后,报请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并经当地政府批准,采取临时停课、放假、校园局部或整体封闭管理等有针对性的工作调整安排。

  常态化防控下教育教学的组织流程。做到一旦发现疫情立即处置,科学划定防控区域范围至最小单元(如某一班级),果断采取限制人员聚集性活动、封锁等措施。

  四类人群

  返校师生。提前掌握师生信息,逐人筛查全覆盖无遗漏,精准掌握师生返校前十四天的体温等健康状况和人员交往情况等,返校时提供前十四天健康码、行程卡,并建档登记。

  居家健康监测的学生。对前期排摸中掌握的无法开展线上学习的学生以及不能按时返校的学生,尤其是在重点区域尚无法确定返校时间的学生,以年级或班级为单位,制定个别化的教学辅导方案。

  线上教学期间存在学习困难的学生。对学生居家学习情况进行摸底,对学习质量进行诊断评估,适时调整教学计划和进度,做到“听课有指导、误课有辅导”。

  家长群体。畅通家校沟通渠道,引导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学生身体健康状况排查。提醒家长非必要不出远门,不参加聚集性活动。建立学生和家长外出登记制度,班主任确保与每一位家长联络畅通。

  五项工作

  加强防疫教育。利用广播、校园网等普及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公共区域佩戴口罩,保持距离。教育引导广大师生提高自我防护意识,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规定,不信谣、不传谣。

  强化宣传引导。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情怀,用实际行动支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抓好线上线下教学衔接。结合居家线上学习的特点,做好作业的优化设计,避免无效作业,做到不能落实批改和反馈的作业不留。对学生居家学习情况进行摸底,对学习质量进行诊断评估。

  推进“双心”工程实施。心灵培育方面,充分发掘红色资源尤其是本地红色题材儿童剧《大豆谣》的时代价值、教育价值,扎实推进“观、写、唱、演、讲、评、访”7项主题活动,传承红色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心理健康方面,持续关注学生、教师和家长三个群体,营造适合学生成长发展的和谐有益环境。

  落实“双减”政策。校内减负方面,近期开展线上“飞行课检”,深入70余所学校云端课堂,督促指导学校提高线上教学质量。校外培训机构减负方面,近期同人社部门出台《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管理办法》,规范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的管理;同市场监管部门出台《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的通知》,有效化解矛盾纠纷。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