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极冷天气的冬天就是‘冷冬’?”
11月“科学”流言榜带你走近真相
每日甘肃网12月6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 “出现极冷天气的冬天就是‘冷冬’”“一万亿棵树就能逆转气候变化”……11月发布的这一期“科学”流言榜聚焦气候变化,与此同时,养生健康类的流言也是这一期的“主打”。究竟真相如何,还需要权威解读。
“每月‘科学’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委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指导,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共同发布,得到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技记者与编辑专业委员会、中国晚报科学编辑记者学会、上海科技传播协会、北京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的支持。
2021年11月“科学”流言榜
出现极冷天气的冬天就是“冷冬”
流言:刚入冬几天就这么冷,今年应该是个“冷冬”了。
真相:感觉到的“冷冬”和气象学上的“冷冬”并不是一个概念。极端冷事件和冷冬,前者是天气概念,后者是气候概念,即使是暖冬也有可能出现极端冷的天气事件,气候预测的复杂性远远高于天气预报。
依据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标准,判定冷冬的基本要素为冬季三个月的平均气温,在空间上分为单站、区域和全国三个等级。单站平均气温距离平均气温小于等于标准差的-0.43倍就定义为单站冷冬;如果冷冬站数超过区域总站数的50%,则定义为区域性冷冬;如果冷冬面积超过全国有效面积的50%,则定义为全国性冷冬。按照这样的标准,我们国家已经连续十几年没有出现全国性的冷冬了。
航天员一到空间站就吃胖了
流言: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一到空间站后就吃胖了。
真相:在失重状态下,航天员的血液将涌向大脑和上身,血液的黏稠度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面部浮肿,甚至是头部发胀的情况。而伙食、运动等因素,不会迅速造成这类变化。
此前也有网友发现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发生了浮肿现象。因此,航天员脸变圆润不是因为发胖了,而是特定环境下体内血液再分布的正常现象,不是病理性的,与地面浮肿有本质区别。
电动车造成的总排放比燃油车还高
流言:电动车的污染和碳排放实际比燃油车碳排放还要高。
真相:由于生产工艺原因,当前电动车生产过程当中总的碳排放量是比燃油车要高一些。但综合考虑,电动车是更低碳的。首先,电动车的动力来源,并不完全来源于燃煤的火电,我国的水力、风力、核能和太阳能等非化石燃料发电,加起来占比接近30%,也就是说,电动车的动力有三成是来自这些清洁能源。其次,计算燃油车的碳排放,也需要考虑石油在开采、提炼和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量,这与强调电动车电池生产过程当中的碳排放是相同的。综合这个数据后,中型燃油车每公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远远超过了电动车的排放量。
网红解酒药能让人“千杯不醉”
流言:吃一粒“解酒神器”,能增加酒量、防醉酒。这种保健食品属于纯植物提取,无副作用,可加速对酒精的分解,达到快速醒酒和提升酒量的效果。
真相:在临床上,目前没有任何一种药品以解酒的适应症获得国家药监部门批准。而用一些所谓的“偏方”“老方”来解酒,不仅起不到解酒的效果,反而可能会增加肝脏的负担,甚至引起肝功能损伤,实在是得不偿失。
现在市面上的所谓“解酒药”,本质上都是保健品或食品。如何正确解酒?解酒最主要的是促进体内蓄积的乙醇和酒精的排出,一方面在饮酒后可适量补充液体,多喝水,稀释体内乙醇和酒精浓度,减轻肝脏负担;另一方面多喝水还起到利尿的效果,促进排出。
吸氢气能抗肿瘤抗衰老,包治百病
流言:吸氢气能预防并治疗各种疾病,连癌症都能治好,还能抗衰老。
真相:在一些“吸氢养生馆”的宣传中,不论是抗肿瘤、抗衰老,还是改善睡眠等各种疑难杂症,只要你吸上一口氢气,好像都能够解决。
事实上,虽然在实验室条件下,氢气具有“抗氧化”性质,表现出减少炎症反应、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但相关的临床研究还在进行中。不论是科学原理,还是实际医疗应用中,氢气的作用机制都有很多问题和疑惑尚未解开。不要轻信“吸氢”包治百病之类的谣言,也不要轻易尝试“吸氢”或饮用“富氢水”。
糖尿病人可以放心吃蜂蜜
流言:蜂蜜是天然食品,其中大部分是果糖,果糖升糖指数低,所以糖尿病人吃蜂蜜不会升高血糖,放心吃。
真相:果糖的升糖指数确实较低,但其在蜂蜜中含量并不占绝对优势,蜂蜜依然含有大量对血糖影响极大的葡萄糖。按照《GB 14963-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蜂蜜》里对蜂蜜的质量要求,每100g蜂蜜中,果糖与葡萄糖的总含量应≥60g,因此蜂蜜本身是一种含糖量相当高的食物,并不适合糖尿病患者大量食用。
泡热水、烤火可以治冻伤
流言:发生冻伤后复温很重要,而最快的办法就是泡热水或者烤火。
真相:冻伤后,不少患者会自己采用一些“土方”治疗,如用雪搓、用火烤、用热水复温等。但许多方法在医学上是不成立的。冻伤患处被刺激后,反而可能会导致刺激过敏和感染风险,出现冻伤部位起大包、出水疱等情况。
生白发能够降低患癌风险
流言:哈佛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生白发并非一无是处——它能降低你患癌症的风险。
真相:网文介绍的研究发表于2009年,已经是12年前的一项研究了,并非新研究,是一项日本研究人员在小鼠中进行的实验。原研究是对头发变白机理的探讨,且研究也没有癌症发生率的相关数据。声称“生白发能降低患癌的风险”的网文引自外媒报道,报道中误读了专家观点,才得出如此荒谬的结论。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何燕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1年09月07日8月“科学”流言榜发布 骆驼奶更接近母乳?假的!
- 2020年09月03日8月“科学”流言榜发布 看看哪些说法不靠谱
- 2019年11月04日10月“科学”流言榜权威发布 液化气钢瓶着火,一定要先灭火?
- 2019年07月04日“老年痴呆症疫苗即将问世”是真的吗?6月“科学”流言榜辟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