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扶贫车间变工厂 乡村振兴路更广——天水市全面推进扶贫车间向乡村振兴就业工厂转型

 2021/12/14/ 17:39 来源:甘肃省乡村振兴局

  甘肃省天水市将提升壮大农村技术人才队伍,开辟就地就业岗位作为持续增加经济收入,巩固脱贫成果的重要举措,从扶贫车间转型升级入手,探索出一条“培训孵化—扶持壮大—车间管理—工厂运营”的可持续发展路子,全力助推乡村振兴。全市扶贫车间转型为就业帮扶车间360家、转型为乡村就业工厂33家、新建就业帮扶车间20家,累计达到413家,直接带动就业1.3万人。

  把运营管理作为“一把手”工程。持续放大“四级书记”齐抓巩固脱贫成果效应,实行市级领导联系县区、包抓乡镇、帮扶行政村制度,由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和业务部门“一把手”组成车间转型工厂的“参谋队伍”,把推进扶贫车间转型升级纳入深化改革内容,出台了《天水市全面推进扶贫车间向乡村振兴就业工厂转型发展指导意见》和《创新运用工业化理念推进扶贫车间转型升级若干措施》制度,对条件成熟的升级为“乡村振兴就业工厂”,对条件不成熟的转型为“就业帮扶车间”,对新创办的定格为企业化公司,从吸纳就业向带动就业转变,从孵化车间向企业管理转变,从社会效益向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并重转变,在全省率先试点探索、率先工业化引领、率先转型升级,形成了扶贫车间“点面开花”、就业创业“升级嬗变”、乡村振兴“有路可走”的发展格局,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夯实了基础。

  把提质增效作为“新发展”举措。立足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机制,按照“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思路,坚持走扶贫车间和创业就业融合发展的良性循环道路,深入挖掘和发挥地域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大力培育和发展相关联产业,推动扶贫车间融入地方特色产业体系。对未注册登记、尚未企业化运作的扶贫车间,逐步通过合作、重组等方式,纳入“小升规”培育计划,支持持续培育壮大,转型为“就业帮扶车间”。对运营规范、前景广阔、条件成熟的扶贫车间,逐步引导“个转企”,使之升级为企业化运行的独立法人,并协同行业主管部门给予全方位支持,助力其升级为“乡村振兴就业工厂”。对初次创业,小作坊、合作社式生产,吸纳就业人数较多、带动功能较大的,认定为“创业孵化车间”。特别是对已升级认定的“乡村振兴就业工厂”,坚持依靠现有地域特色,推动集群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如:大漠行甘味品牌店立足“甘味”产品优势,整合种植、收购、配送、销售等环节,建立起线下实体销售体系,实现了运营全链条、高效率、集约化和低风险;众兴菌业以工厂化模式管理,形成骨干企业引领、品牌辐射带动、产业要素聚集、产业链带动延伸、技术工艺合作的集群效应,已成为全国重要的食用菌生产基地。

  把转型升级作为“强内力”路径。立足市情实际,从发展规划、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等方面加大对扶贫车间转型升级的支持力度,确保转型不转方向,升级不变颜色。市级层面,将乡村振兴就业工厂作为完善产业体系、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县区层面,结合县域经济发展,将乡村振兴就业工厂和就业帮扶车间作为产业转型、结构升级、要素聚集、链条锻造的有效手段,与当地特色产业有机融合、相互促进。乡镇层面,配合县区部门抓好“就业帮扶车间”用工保障和新建“创业孵化车间”场地支持等服务保障工作。在五年过渡期内,对就业帮扶车间和新认定的“创业孵化车间”扶上马、送一程,既享受原有扶贫车间扶持政策,又享受就业创业孵化相关优惠政策。如:对“就业帮扶车间”,从就业奖补、税收优惠、员工培训、金融厂房等方面予以全方位支持,帮助其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继续吸纳脱贫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就地就业增收;对新建“创业孵化车间”,符合创业担保贷款条件的予以支持,创业担保贷款最高额度为20万元;对符合条件的“乡村振兴工厂”,优先列入“规下转规上”培育计划,对当年首次达到“小升规”的工业企业,给予10万元专项奖励,鼓励支持其发展壮大。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