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老兰州人的冬至节是这样过的

 2021/12/21/ 08:28 来源:兰州晚报 记者 彭维国

老兰州人的冬至节是这样过的

  每日甘肃网12月21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 12月21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也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庆——冬至节,由此产生了一些与冬至相关的民俗。“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风。”地处西北内陆、黄河之滨的兰州,既有与其他地方相同的冬至习俗,也有自己独特的内容。

  尊师重教吃头肴

  据甘肃省文史馆馆员、兰州史志专家邓明介绍,冬至在农历十一月,即大雪节气后15日,按我国传统阴阳观念,认为阴极而阳至,故有“冬至一阳生”之说。冬至曾是古人最隆重的节日之一,明清时期,兰州人就有冬至拜小岁的习俗。所谓小岁,汉晋时为腊月的第二天,要“敬酒尊长,修刺贺君师”,至明代,以冬至夜为小岁。冬至这天,兰州人要请私塾先生吃饭饮酒,弘扬尊师重教之道。还有绅民从黄河沿搬来冰块,用绸子包住,放在辕门督署南面大照壁下或其他官衙的照壁下,给官府献冰。

  作为中国的传统节庆,节日食物肯定是有特色和寓意的。邓明先生介绍,早先的兰州百姓,冬至节一大早要吃头肴泡馍。头肴就是用肉臊子、豆腐丁、胡萝卜丁、金针、木耳、粉条子,加淀粉芡煮成浓稠的汤。滴水成冰的寒冬,喝一碗泡着馍馍的头肴,真是热到心里、暖到身上。为何要在冬至吃头肴呢?因为按干支计算,农历十一月属子,子为混沌初分,混沌就是天地未开辟以前糊里糊涂的状况。或许,兰州人冬至吃头肴就是以应开天辟地的日子。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民俗也随之改变,近些年来,随着各地移民的增多,兰州人已经形成了冬至吃饺子的习俗。据说,吃了饺子不怕冻耳朵。

  “画九”“写九”寓意典雅

  邓明先生说,从冬至开始,天地之间的阳气开始生发,逐渐增长,冬至是一年中阴阳转换的关键节气。但因为积蓄的寒气仍在释放,所以冬至后气温依然逐渐下降。从冬至到春分,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也是从寒冷变暖和的转折时期。这段时期总共9个9天共81天,因为大致9天之内,物候具有相似性,而每个9天之间物候有明显变化。因此,从南北朝起,民间就有吟诵数九歌的风俗,梁朝宗懔《荆楚岁时记》载有“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

  兰州民间流传的数九歌更为口语化,又因兰州各地域人文地理的些许差异,数九歌也有略微的差异。颜家沟人颜永桢在《兰州二十四节气与生物发生之关系》中所载,流行于兰州黄河谷地中部、即今城关区的数九歌是这样的:头九二九,关门死守;三九四九,冻破碴口;五九六九,净屁股娃娃拍手;七九八九,沿河看柳;九九尽,收拾打牛棍。《安宁区志》所载的流传于黄河谷地北部、即今安宁区的九九歌为:头九二九,关门死守;三九四九,冻破碴口;瞎五九,冻死狗;六九七九,精沟子娃娃拍手;七九八九,沿河看柳;九九加一九,犁铧遍地走。这些数九歌运用兰州方言,出语幽默,结合兰州的物候特点,是向小孩传授气候知识、物候变化、农事事项的一种歌谣。

  还有一种具有文化意义的风俗,即消寒图。明代兰州民间有“画九”的习俗,所谓“画”就是冬至后计算春暖日期的图。清代有“九九消寒诗图”,图中每天4句诗,9天共36句。清代道光年间,又出现了“写九”的习俗,也叫“九九消寒图”,每个字9笔,每天填写一笔,写完一个字,即度过一个九,共填写9个字81笔。撰写“写九”诗句难度很高,每个字9笔,并且9个字能连缀成文,寓意典雅,同时还要讲究平仄协调,朗朗上口,如“看庭前飞雪煮酒吟诗”“击长剑饮美酒观飞雪”。如今,“写九”习俗已经消失。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彭维国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