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科教

直把他乡当故乡——记甘肃省农科院定西试验站青年科研团队

 2021/12/24/ 20:57 来源:新甘肃 记者 伏润之 王煜宇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伏润之 王煜宇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貌特征。

  地处西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团结镇唐家堡村,有一个绿荫红墙的小院落,这个不起眼的小院就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定西试验站。这里,聚集着一个以青年人为主体的科研群体,他们怀着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投身旱作农业与生态建设的科研探索,在黄土大山中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黄土地上的拓荒者

  定西试验站于1983年建站,栉风沐雨,已走过了38个春秋,主要从事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生态治理和旱作农业理论与技术创新研究工作,现已发展成为“国家土壤质量安定观测实验站”、“农业农村部西北黄土高原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甘肃省农业环境野外科学研究站”和“定西市旱作集雨农业技术创新中心”。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定西试验站。

  建站以来,先后有100多名科研工作者在这块黄土地上奉献青春。老一辈科学家们作为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治理和农业科技创新的“拓荒者”,创造了小流域脆弱生态环境分区治理“高泉模式”和“雨水治旱、主动抗旱”集水高效农业发展模式,成为当时区域生态环境治理和农业生产发展的样板,为改善脆弱的生态环境和解决农民温饱问题作出贡献。

  岁月变迁,定西试验站“情系黄土、服务三农”的旱农精神已经深深融入科研人员的血液中。而今,接力棒已传递到了一群年轻人手中,他们坚定信念,坚守初心,继续沿着前辈的奋斗之路前行。这个群体以“80后”科研人员为主,他们中有“95后”的在读研究生,有30多岁的年轻研究员,也有年轻的研究生导师,他们如今已成为定西试验站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

试验站团队成员集体合影。

  从城市到农村,带着对农业科研的感情和热情,这些青年科技人员扎根基层科研一线,平均每年在农村驻站100多天,舍小家、顾大家,与农民朋友打成一片。

  定西试验站站长、“甘肃省直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马明生副研究员及团队成员,2018年至2019年通过旱作马铃薯耕作栽培技术创新,在通渭县榜罗镇和第三铺乡累计推广2万亩马铃薯高效种植技术,亩产达2000公斤以上,亩增收2000元,推动了当地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侯慧芝研究员带领团队成员历经12年,进行了甘肃中东部小麦抗旱耐寒栽培机制及技术创新方面的探索,研究成果获2020年度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张国平副研究员根据个人业务专长,针对贫困户进行“一户一策”农业科技培训与帮扶,助力帮扶村顺利脱贫,被甘肃省政府授予2018年度“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帮扶个人”荣誉称号。

  农业科技的奋进者

  马铃薯作为定西人昔日的“救命薯”、如今的“致富薯”,对推动当地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提升旱地马铃薯生产能力和提高产品品质,张绪成研究员的团队创新提出了旱地马铃薯立式深旋耕作与全膜覆盖垄上微沟栽培技术,显著改善了土壤耕层结构和水肥供应能力,使马铃薯增产达到27.5%—47.8%,成为旱地马铃薯绿色提质增效主推技术。

青年科技人员扎根土地。

  针对近年来甘肃省高标准农田建设与旱作农田水肥高效利用科技需求,青年科技人员组成科研攻关小组,研发出新垦及低产农田土壤熟化剂、马铃薯连作退化农田生防菌剂等产品,提出了旱作中低产田培肥与地力提升技术、旱地作物养分管理与高效施肥技术,为推动旱作农田耕地保育和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发挥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

  针对陇中旱作区草食畜牧业发展需求,青年科技人员瞄准饲草玉米品质改良科研方向,研究提出了饲草玉米产量和粗蛋白含量协同提升的作物群体与施肥方式调控途径,为饲草玉米蛋白品质提升途径提供了理论依据。

  这群年轻人已经把定西当做了第二故乡,与黄土地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青年一代对农业科研工作的坚守与追求,定西试验站2007和2015年先后两次被团中央授予“青年文明号”标兵单位,沉甸甸的荣誉,正是对这个青年群体最大的褒奖。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