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卫

【年在陇上】年味三题

 2022/02/07/ 05:27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薛红珍

【年在陇上】

年味三题

  文/薛红珍

  一进正月,大街小巷都弥漫着过年的喜庆气氛。虽还有点清寒,却被随处招摇的大红福字轻轻煨暖,川流不息的街头涌动着热闹过年的欢乐人群。新春伊始,万象更新。让我们重返厨房,在一轮新的水火间,随锅碗瓢盆轻声低语,将崭新的团圆和欢喜捧到桌上。

  腌肉

腌肉

  一到过年,总会念想起儿时的年味。

  小的时候,在天水乡下,几乎家家养猪,当然我家也不例外。春三月买来可爱的小胖猪,割草喂食,放学了,我和哥哥挑猪菜,母亲精心饲养,到了腊月小胖猪已经变成一头大肥猪了。父亲叫来宰猪匠收拾了。一半拿到集市卖了补贴家用,一半除了送亲友外,落下的猪下水、猪头、猪腿,那就有极其丰盛的年味了。

  接下来是母亲大显身手的时刻了。刚宰好的猪,肉还是温热的。乘着肉的余温没有散去,母亲便开始腌肉了。首先准备好腌制肉的调料,把粗盐和花椒(最好是本地产的六月椒,俗称伏椒,个大味浓)和在一起。母亲再拿起一吊子五花肉,放在案板上,然后抓起大把的调料覆盖肉的全身,就搓揉起来。那时候没有塑料手套这些保护用品,全凭两只手使劲往软肉里搓盐和花椒。我站在案板跟前,看母亲腌肉,母亲一边搓着调料,一边笑盈盈地对我说:“腌好腊肉,你兄妹俩就有肉吃了。”懵懂的我使劲地朝母亲点点头,心里泛起美美的满足感,盼望着腊肉早点腌好。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劳作五花肉已经浑身发黄,盐巴和花椒渗进肉里,再不是红白相间的了。母亲说:“快叫你爸挂肉来。”

  下来的活就轮到父亲了。他早已备好几根粗硬的铁丝,将肉一块一块穿起来,半裹上报纸。我和哥哥合力将那把老旧的木梯抬于檐下,父亲爬上梯子,寻着椽下旧年挂肉的大铁钉挂上去。大红灯笼虽未挂上,但腊肉捷足先登,年的气味在屋檐下弥漫着,招摇次第。这时候再看母亲的一双手经过盐巴的侵蚀,已经燎红燎红的。父亲在旁,早已给母亲煮好了茶放着,母亲抿一口父亲犒劳她的罐罐茶,成就感幸福感,便都漾开在母亲的脸上。

  正月腌肉已具初味,别家吃的时候,父亲总是说,咱家的在荒月(旧时过完年的二三月,蔬菜和粮食少,农村人叫荒月)里吃,那才叫味道好。二三月间,父亲从檐下取下腌好的肉。母亲洗去肉上的浮尘和杂粒,将腌肉放在锅中,倒八分满的清水。柴火在灶膛里噼里啪啦,腌肉在沸水中咕咚咕咚颇受煎熬,水和火作用于煎熬的腊肉,等到过些时间,火停了但余热还在,水还在煮着腊肉,真是此消彼长啊。待一锅水耗成三分之一时,揭开锅一看,一种新的和谐打破之前的对立局面——锅中安静了。原来的清水已熬成了奶白色的浓汤,腌肉也终于煮好了。母亲取出来,放在干净的盆子里晾凉。

  煮腌肉剩下的奶白汤也派上它的另一个用场。母亲用它来烫面做手撕死面油饼。老家人叫它“烂草帽”,顾名思义,西北农人的草帽,经风沐雨,草帽褶皱就像手撕饼层次。油饼做得好吃不好吃全在于一个“烂”字,真是惟妙惟肖。架上新一轮的柴火,在妈妈的巧手下翻腾挪移中,圆圆的油饼烙得金黄金黄。我忍不住撕去油饼一边,到口的酥脆香甜那岂是一个“好”字了得。

  自家生好的小绿豆,芽芽初馨,粉嫩可人。开水焯好后,在蒜罐里砸好蒜,再配上葱丝、蒜苗、红辣椒丝这些配角,之前泡好的细白粉丝都掺和进来,当然主角还是腌肉,这时腌肉遇冷多时,母亲一刀一刀切下去,成小四方块,两边晶莹,汁液四溢,浓香扑鼻而来。但要等到最后,所有的食材汇聚在一起,滴入食醋、酱油,放少许盐,等到锅里油冒青烟,舀一勺激过,再装入食盘中。红的,绿的,白的,缤纷的色彩映入眼帘,“群英荟萃”,色香味俱全!再配以酥脆的手撕饼,通往胃里是丝毫不带迟疑的无比的顺滑,舌尖的快乐真是通往幸福生活的主题。

  醪糟

醪糟

  醪糟是一种米酒,又叫酒酿,甜酒,酸酒,旧时叫“醴”,是江南地区特色传统小吃。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传到西北农村,传到外婆手里,再传到母亲手中。小时候每到腊月二十六七,母亲忙完家中大活,诸如扫房,祭灶,蒸馍这些后,就开始专心做她的醪糟。

  家里的醪糟要用那种细长的糯米,现在市场好像不多见,多是圆颗粒的糯米。但我一直认为,最纯正的醪糟是用细长糯米来做的。白白的糯米被母亲用清水反复淘洗,直到干净之后。放在大盆子里,用清水泡一晚上,时间也就到了腊月二十八。这天早上,经过整夜浸泡后吸足水分的糯米晶莹发亮,个个像小蚕宝宝,安逸祥和。母亲备好笼屉,用竹篦子漉去糯米上的水分,在笼屉上铺上一层纱布,把它们倒在上面,细心地用手刨匀,再生好炉灶里的火,把笼屉架上蒸锅,火苗滋地蹿起来,舔着锅底。一时间矮小的母亲已被蒸汽笼罩着,一种欢腾和温暖却在她的心头升起。

  母亲在把握食物的时间和火候上是个行家,煮糯米比蒸米饭的时间要稍短些,待她关火揭开笼时,糯米已经瘫软在笼上。从笼上移到桌案上,母亲不停用筷子搅动,是害怕糯米粘在一起,让糯米的温度在搅动中慢慢散去。这时候,母亲用温水化开酒曲,撒稻播种一样,将酒曲均匀地撒在糯米上,左翻翻,右翻翻,让每一粒糯米得到同等的酒曲滋养。最后找个大大的铝盆,把这些糯米盛了进去,然后在中间用手弄了个圆窝窝。母亲把铝盆像个要出阁的“大闺女”一样用衣服层层包装起来,父亲早已填好热炕,一床棉被早已拖在炕上等待着,母亲把盆装糯米放到了热炕上,然后又把棉被盖了上去。

  我不解地问母亲,为什么要用铝盆?为什么要弄个圆窝窝?为什么还要给它盖被子,那么小心翼翼?母亲笑着说,这些糯米要缓慢加热发酵后才可做成醪糟,铝盆传热快,中间弄个圆窝窝是透气,益于醪糟汁液的流出,盖被子是保持恒温。

  父亲负责烧炕,先热后温。感觉极像太上老君炉前伺火的童子。一种等待,但不需七七四十九天。只需两天,也就是腊月二十九的早上,清甜的酒味已经在屋里弥漫,扑鼻而来。揭开“大闺女”的神秘面纱,中间有窝窝的地方酒液欣然而出,已填满了窝窝。洁白如莲花的醪糟醅子展现在我的眼前,猛的闪亮了我的眼睛。

  母亲用小勺舀出一些醪糟在锅中,再倒入开水,打两个鸡蛋,一碗黄白相间,香气四溢的醪糟已做成了。犹记着父亲端着碗笑着说:“所谓武松三碗不过冈的酒就是这醪糟吧!”我着急地抢过话头说:“打虎的事,先放下再说。小碗我也能喝个十八碗。”父母听了我急不可待的话,都爽朗地哈哈大笑,年的氛围,也在这笑声中弥漫开来了。

  炸馃馃

炸馃馃

  年事的一出重头戏还是炸馃馃。炸馃馃必须全家人齐上阵。父亲一大早好像戏里的杨延景坐了中军帐,开始发号施令,全家五口人一起上阵各领其命。父亲笑着对我说,你今天就是烧火丫头杨排风。我应和着答“得令”。

  母亲全然听不到父亲和我们的嬉笑对话,沉浸于先期的准备工作中。老酵子加水再加少量面已于炉旁放了一晚,许多泡泡浮于盆表面,有的破裂,有的又冒上来,母亲看了说:“酵子已发好了。”便将干面粉倒在桌案上,面粉像座小山似的。再在小山中间掏了个坑,说话间麻利的母亲将备好的鸡蛋液、蜂蜜,还有锅里的热油连同稀稀的酵母,一起倒入小坑中,热油遇到面粉和鸡蛋发出滋啦啦的声响,等面粉吸足了这些辅料,母亲已经开始揉起面来了,父亲说今天人多,一人揉一块,让你妈也省点力气。母亲给我和姐姐各分了一块面,当然父亲是最大的一块,大人小孩摩拳擦掌,四个人在案前身子一扭一扭,摇来晃去使出全身力气,终于黄澄澄的面在一家人说笑间已经揉光滑了。哥哥差事最轻,只抱来柴火,就忙中偷闲不见人影了。

  父亲点燃炉膛里的火,我不断往里面加柴火,不一会儿,浓烟呛得我眼泪直流,火竟然灭了。父亲笑着说:“瓜女子,不能这样烧锅。古人说得好,人心要实,火心要虚,你把柴火塞得满,没有空气,火苗起不来。”说着父亲抽出几根柴,重新点燃,一会儿火苗上蹿,锅里的油冒着青烟。一擀一切,再做好花样,案子上已经摆满了各种形状的面馃馃,什么翻圈,佛手,麻食,点梅花,麻花……一起下了油锅,各具形态,它们在油锅里你碰我撞,有的被炸昏了头,挣扎着转圈圈,似乎极不情愿受这如此煎熬,但是馃馃们“束手无策”啊!

  锅中漂浮的馃馃颜色从略略泛黄转向金黄。还没等父亲下令,母亲已经捞出炸好的馃馃盛在大竹篦上。心急的我和姐姐不怕烫,取了馃馃放在嘴中,微微的甜,酥和脆里裹着油香面香,真是一时间找不到词语来形容。父亲幽默地补来一句:“馃馃香不香,全凭婆娘一双手。说明你妈的手艺,只有一个大拇指‘牛’。”这时的母亲脸上不好意思地泛起了红晕。

  一家人合力而为,中午时分,一个大竹篦盛满了馃馃。待全凉后,把这些金元宝移到大缸里,一层一层撒上少许干面粉,再用母亲的大围巾盖好,放置在阴凉处。馃馃这样放,可以吃到翻过年的春三月,照样新鲜。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