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科教

减负赋能 提质增效——临夏中小学的“双减”探索

 2022/02/16/ 07:46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 苏家英 张燕茹

减负赋能 提质增效

——临夏中小学的“双减”探索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苏家英 张燕茹

  “生物课上,我们会用橡皮泥捏出动植物细胞的样子,在老师指导下,自己动手安装实验设备、进行观察,课堂更有趣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对知识的消化理解能力都有提升。”

  “我参加了学校的摄影社团,了解了构图、光圈等摄影知识,还能拍出漂亮的照片。”

  “放学后,我不用一直待在家里写作业,而是有了更多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

  孩子们对记者道出的种种心声,是临夏州推进“双减”政策落地见实效的缩影。“双减”之下,为切实提升学校教育水平,临夏州以“提质增效”为核心,明确双减和课后服务的重点,切实保障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校外培训负担,关乎中国教育长远发展,关乎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

  “‘双减’背后的治理逻辑,是强化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最终指向人的高质量发展,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河州中学教育集团附属中学校长徐锡华说。

  “双减”工作开展以来,河州中学教育集团附属中学改变教科研范式,变“集体备课”为“集智备课”,变“教案、学案、导学案”为“学历案”,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学习阶段精心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大力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强化课堂教学质量,为学生全面发展成长减负赋能。

  “在上《天上的街市》这堂课时,我改变了以往知识点灌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仔细品读文章五遍,组织他们讨论过后,再让其自主总结出知识点。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效果明显。”河州中学教育集团附属中学七年级语文老师孙伟霞告诉记者。

  着力在“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自我发展”上下功夫,该校构建了以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拓展课程为主体的“两级三层”课程框架。同时,该校将学生的学科学习与服务社会结合起来,鼓励学生主动发现生活中的问题。“我们致力于让书本上的文字符号鲜活起来、温暖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徐锡华说。

  不置可否,“双减”是一种手段,目的是提质增效,核心为课堂,重点是教研。

  “‘双减’的主要力量在‘三高’——一支高素质教师团队,一节高效率的课堂,一个高质量的学习氛围。”临夏市第五中学校长何志权认为,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不可能实现高效课堂,没有高效课堂,就没有学生的高效学习,减负提质就无法落实。

  把打造一流教师队伍作为创建品牌学校的基础,临夏市第五中学以备课组为单位,推行“五定三研一建设”的半日教研,在个体备课的基础上找到教师共同的难点问题,集体研磨,共享智慧,形成范例,打造高效课堂。

  临夏市第五中学初三历史老师马秀玲入职三年来,通过在教务、教研等处“多岗历练”,实现了“一专多能”,在不断探索中,她改变了以往知识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利用动画、情景剧、剧本杀等“花样”丰富课堂教学。

  “比如,以情景带入的方式来讲述历史事件,能让课堂更有趣,也更好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增加了学生对历史的共鸣。”马秀玲说。

  此外,为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提升学生素养,该校践行“由兴趣到专业、由社团到课程、由课程到特色、由特色到品牌”的课程建设总体思路,建设了学科兴趣小组和学生社团,通过丰富多彩的学校教育活动,寓教于乐。

  下午五点,记者来到广河县城关小学操场,看到一派热闹景象:孩子们做操、跳舞、打球……每个红扑扑的小脸蛋上,都洋溢着自信、开心的笑容。

  “双减”以来,广河县城关小学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年龄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培养学生兴趣、发挥学生特长。

  “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同时,我校推行课后服务‘5+2’模式——即每周五天开展课后服务,每次至少开展两个小时。”广河县城关小学校长马国华介绍,这两个小时,包括一个小时的作业辅导、答疑解惑,以及一个小时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活动等。

  “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既可以帮助学生高效完成作业,又可以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促进其全面发展。”

  广河县城关小学六年级3班学生陈美伊的家长杨燕表示,过去与孩子相处时间短、沟通交流少,“‘双减’政策的实施,为孩子和我们家长切实减轻了不少负担。现在,孩子回家后,我再不用给她辅导作业了,一有时间,我就陪她去打篮球。孩子有了更多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她很开心。”杨燕告诉记者。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