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春回大地暖 春耕备耕忙】平凉:抓好田间管理促丰收

 2022/02/21/ 18:03 来源:新甘肃 记者 田丽媛

  在泾川县汭丰镇泾汭河川区万亩设施蔬菜核心示范区大棚里,菜农正在给西红柿吊蔓,身后是正在工作的秸秆生物反应堆。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田丽媛

  连日来,平凉市各地的田间地头、蔬菜大棚里机器轰隆,干部群众抢抓农时备战春耕,全力以赴抓好粮食和农产品生产供给,到处呈现出一派忙碌景象。

  走进汭丰镇泾汭河川区万亩设施蔬菜核心示范区大棚,热浪迎面扑来,一排排辣椒苗长势喜人,一个“庞然大物”发出阵阵呼呼声,与其连接的输送带贯穿整个大棚。

  “这是秸秆生物反应堆,比起其他大棚,这座棚的温度明显更高,就是因为采用了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东王村党支部书记王润祥介绍,这项技术可以释放热量和二氧化碳,提高地温和气温,有效促进植物生长。

  “以前大量秸秆随意堆放,没地儿放了就会被焚烧,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引起火灾。”王润祥解释说道,“现在将秸秆有效利用,和适量生物菌剂一起埋到土里,经过发酵释放热量,还能增加土壤的有机肥质,有助于蔬菜生长。”

  “不仅如此,反应堆里的秸秆和有益微生物经过发酵能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促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使蔬菜产量提高。更重要的是,有了这项技术,不再使用化肥和农药,蔬菜品质提高了,实现了真正的绿色无公害,蔬菜身价上涨不在话下。”

  记者顺着王润祥指去的方向,发现输送带上整齐分布了许多小气孔,二氧化碳正是通过这些气孔得到释放,供植物吸收。

  记者随后来到王村镇蔬菜育苗中心,一个个出苗整齐的育苗盘排列有序,工人们正忙着装盘、压孔、播种、覆土。

  “从正月初七开始,我们就已经进入了全面育苗阶段,目前工人们正加紧赶制一批辣椒种苗订单,一天可装200盘,约4万株苗。”益民蔬菜种植产销合作社负责人陈田贵告诉记者,这座育苗中心占地3300平方米,预计全年育有西红柿、茄子、甜瓜、辣椒等苗600万株以上。

  一排排育苗架的下方均装有暖气管道,上面整齐排列着50个补光灯和4个激光灯,前方还装有8个换气扇。 

  “前几天连续阴天下雪,导致低温弱光,对蔬菜育苗影响较大,我们针对这种灾害性天气,采取全天锅炉供热,夜间还有补光灯和激光灯进行长达10小时的光照,育苗中心有移动喷灌装置,工人只需按遥控器便可浇水。”陈田贵说。

  据了解,目前陈田贵和工人们正加班加点抓紧育苗,各类蔬菜种苗供应充足,可以满足县内外种植户的需求。

  春耕大事一刻不能耽误,开春以来,平凉市各县(市、区)农业农村部门包点技术人员迅速深入一线,指导菜农做好日光温室蔬菜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日光温室除雪保温工作,动员菜农做好塑料大棚春季生产准备工作,提前准备种子、种苗、化肥、农药,尽早清园、整地。同时利用农闲时间广泛开展技术培训,争取每户都有一名蔬菜种植技术明白人。

  蔬菜生长有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育苗浇水有自动化管道喷灌,遇到难题有农技员现场帮忙……田间管理农民省力又省心。

  2022年,平凉市围绕打造甘肃东部绿色蔬菜生产基地,集中建设泾河、汭河流域两大蔬菜产业带和红河、黑河、达溪河、神峪河、水洛河、庄浪河、葫芦河流域7个蔬菜产业片区,形成设施蔬菜、高原夏菜规模化生产集中区,大力发展绿色有机蔬菜,年内新增设施蔬菜5000亩,蔬菜种植面积达到40万亩以上。

  “我们将以实施蔬菜产业链长制工程为抓手,谋划实施设施蔬菜产业链项目35个,推动全市蔬菜产业全链条发展,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打下坚实基础。”平凉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说。

泾川县汭丰镇东王龙王设施蔬菜示范园区。

  在泾川县汭丰镇东王龙王设施蔬菜示范园区大棚里,菜农正手扶微耕机对农田进行整地理墒。

在泾川县汭丰镇东王龙王设施蔬菜示范园区大棚里,菜农正在除草。

泾川县王村镇蔬菜育苗中心。

一个个出苗整齐的育苗盘排列有序。

泾川县王村镇蔬菜育苗中心,工人们正忙着装盘、压孔、播种、覆土。

  工人正加紧赶制一批辣椒种苗订单。(本文图片均由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田丽媛 摄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