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卫

【溯源甘肃】汉代甘肃地区的农业生产

 2022/03/17/ 05:50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特约撰稿人 汪受宽

【溯源甘肃】

汉代甘肃地区的农业生产

  甘肃日报特约撰稿人 汪受宽

  汉代凉州,大体以今甘肃为主,包括今宁夏及青海省东部,是国家重点开发的地区,除了军事建设、郡县设置调整、发展畜牧业以外,农业生产是经济建设的最重要环节。通过军事屯田、移民实边、发放铁农具、使用牛耕、推广先进农业技术等举措,凉州的农业生产出现巨大进步,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强,粮食丰收,自耕农的生活水平提高,在相当程度上满足了驻防军队的军需,为与匈、羌斗争、丝绸之路交流和对西域的管理等方面提供了物质基础。

  气候和生态环境

  汉朝能在凉州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与当时、当地的气候和生态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竺可桢先生根据我国古代的物候资料记录,将五千年来气候的变化分为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其中秦汉时期是第一个温暖期。他指出,“在战国时期,气候比现在温暖得多。到了秦朝和前汉(公元前221年~23年)气候继续温和。”“司马迁时亚热带植物的北界比现时推向北方。”“到东汉时代即公元之初,我国天气有趋于寒冷的趋势……”王乃昂主编《甘肃省志·自然地理志》也指出:“自西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至西汉元帝初元五年(公元前44年)的160多年,为甘肃气候历史上的第二个暖湿气候期,估计年平均气温比现代高1℃。”气温高、湿度较大为凉州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条件。

  汉代凉州地区的生态环境要比现今好得多。河东地区的“天水、陇西,山多林木,民以板为室屋。”史念海先生描述道:“黄土高原上罗列的群山,那时,这些山上都是郁郁葱葱,到处森林被覆。而山上的林区还往往延伸到山下的平川原野。这些茂密的森林间杂着农田和草原,到处呈现一片绿色,覆盖着广大的黄土高原”。当地水资源丰富,汉安定郡的朝那湫,“方四十里,停不流,冬夏不增减,不生草木”,到唐朝时该湖仅有周回七里了。河西地区南北两山往往生长有茂密的森林或草甸,从祁连山发源的氐置水(今党河)、冥水和籍端水(今疏勒河)、呼蚕水(今北大河)、弱水和羌谷水(今黑河)、狐奴水(今石羊河)、松陕水(今古浪河)等,水量丰沛,沿途滋润了走廊大大小小的绿洲,灌溉了大片农田,在其下游,还形成了许多水面宽广的湖泊,如鱼障泽、冥泽、居延泽、休屠泽、瀦野泽等。敦煌郡效谷县,设有渔泽障,说明县内有一盛产鱼类的湖泊。人们在此垦荒种地,大获丰收,遂定县名为效谷。除了片片绿洲以外,河西地区还有相当广大的沙漠和戈壁,居延简言“地热,多沙,冬大寒”,描述了当地的基本气候和环境特点。沙尘暴也是古已有之。公元前119年,卫青率军在蒙古高原与匈奴军队作战时,突然“大风起,砂砾击面,两军不相见”。敦煌简《风雨诗》言:“日不显目兮黑云多,月不可视兮风非(飞)沙。”应该是当地气候的真实写照。

  军事屯田

  汉代凉州最重大的农业开发措施是军事屯田。汉武帝打败匈奴后,大力经营凉州地区,为了解决驻边军粮和移民口粮,从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起,汉朝在凉州的军事屯田首先在朔方至令居一线展开,然后向西推进至河西走廊、西域和河湟地区。

  西汉屯田的劳动者主要是军事服役中的戍边者“戍田卒”或称“田卒”,还有弛(驰)刑屯士和免刑罪人,以及吏士私从者。屯田主要在具有重要军事、交通价值而且有水源的地方进行。西汉在凉州的军事屯田区主要有:(一)北地郡屯田。北地郡屯田区屯田主官农都尉治“上河城”,即今宁夏青铜峡。汉元帝时,《汉书》作者班固的祖先班况曾任上河农都尉,大司农对其进行考核被评为全国第一,班况被调到京城任左曹越骑校尉。(二)令居屯田。令居在今永登境,西汉屯田“自朔方以西至令居”,是黄河沿岸屯田区的西部终点。(三)番和屯田。番和是张掖郡农都尉的治所,番和屯田一直延续到新莽时期。(四)居延屯田。居延屯田有两个屯田官区,其规模在河西屯田中是最大的,对巩固居延边塞极为重要。汉昭帝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一次修治灌溉水渠中,就动员了1500名戍田卒参加。(五)敦煌屯田。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已开始在敦煌屯田,有玉门关外大煎都候官辖境,宜禾都尉辖境之宜禾、鱼泽候官区,阳关都尉所辖渥洼水西岸三个屯田区。学者称“渥洼水系由阿尔金山泉水溢出带的大泉、鄂博图泉等泉水汇集而成的湖泊,在湖泊四周形成了宜于垦殖的肥沃绿洲……这一带曾发现汉代田垄、房基、墓葬等遗迹及石磨、石臼、陶器等遗物,这些遗迹和遗物反映了当时的戍守和屯田情况。”敦煌是汉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屯田一直延续至王莽时期。(六)酒泉屯田。建武八年(公元32年)刘秀拜梁统弟弟梁腾为酒泉典农都尉,说明西汉酒泉郡也有屯田。(七)武威屯田。汉武帝曾派18万“戍田卒”分别屯戍居延、休屠两地,休屠本属张掖郡,分设武威郡后属武威郡,在今石羊河下游,为当时漠北进入河西走廊的通道之一。此外,在河湟、陇西亦有屯田,是汉朝配合军事镇压而采用的“分屯要害处”以分化羌人反抗的临时性措施,较著名的是赵充国河湟屯田和冯奉世陇西屯田。河湟屯田于秋末开始,五月结束,并未完成一个耕种收获过程,但赵充国留下了研究古代屯田理论的重要文献《屯田奏》《留兵屯田十二便》,影响深远。

  西汉的军事屯田是汉匈、汉羌军事对抗的产物,但其作用远远超过了纯军事意义。戍田卒除在边塞从事田耕外,还肩负防御任务,是边塞防御线上的一支重要军事力量;屯田戍卒还负责作墼(土坯)、建筑房屋和凿通沟渠,为徙民、设县做必要的准备工作;屯田扩大了凉州农业区,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屯田生产节省了从内地长途转输的大量消耗,发挥了巨大的经济补助作用。

  编户农业

  中国古代总体而言是农业社会,农业是社会经济最重要的部门,农业人口占全国编户人口的绝大多数。根据《汉书·地理志》记载的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编户数据,西汉凉州各地,河西五郡(敦煌、酒泉、张掖、武威、金城)计109738户429859人,平均每户3.9人;河东五郡(陇西、天水、安定、北地、武都)计272896户1087714人,平均每户4人,全州382634户1517573人,平均每户3.97人。当时全国编户12233062户59594978人,平均每户4.87人。相比于全国而言,凉州地区人户数及户均人口数较少,而凉州之内河西地区又比河东地区少,劳动力不足仍是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如果说河东诸郡主要是世居的编户农民,河西则主要是历年的移民编户。汉朝有专门的使者护送移民,沿途各郡县提供交通工具和食品供应。凡迁徙的贫民,都给予爵位,供给衣服和食物。强制迁移的罪犯及其家属,可以免罪,成为自由民。移民一般都安置于自然条件较好,适宜农垦和放牧的地方。到了迁移地以后,就赐给一定数量的土地,分发给已经建好的住房、简单家用器物,给予农具,借给犁、耕牛、籽种、口粮,在一定期限内免除田租和算赋,让他们安心开垦荒地,种植粮食。移民到达边郡后首先要著籍,即登记户口,分属郡、县、乡的民政系统,成为“编户民”。广大劳动人民正是以“编户”为基本单位在凉州大地上从事着小自耕农的生产。当时凉州尤其是河西的各级官吏对移民管理比较宽松,官民关系融洽,“酒礼之会,上下通焉,吏民相亲。是以其俗风雨时节,谷籴常贱,少盗贼,有和气之应,贤于内郡。”这一切无疑大大刺激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汉简记载河西诸县七户农家,最多一户拥有一顷五十亩地,最少一户拥有三十亩地,平均每户拥有七十七亩三分地,以河西户均3.9人计算,大体与全国家庭人均拥有二十亩土地相同。《汉书·食货志》载:全国一般是“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五口之家除去服役者剩下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是老弱妇幼了,这对于本已地广人稀的凉州地区来说,无疑更突显了缺乏劳动力的因素。居延新简中,一位服役老者向上官述求道:“……田在三堠燧旁城,使家孙自田之。当归,繇(由)人力少,唯君哀……”,言此翁服役在外,其在第三堠燧旁城的田地,只好由家孙耕种。由于家中劳动力少,他请求主管官员放他归去,这一哀呼反映了当时边郡编户农业生产中劳动力不足的情况。

  20世纪90年代初,敦煌悬泉遗址墙壁上发现了保存完好的墨书《使者和中所督察诏书〈四时月令〉五十条》,这份元始五年(公元5年)的诏书,规定了各个季节与农民有关的农事活动的安排,以便各级官府机构按照诏书规定,不违农时,开展农业生产及各项政治社会工程活动。汉简中还有在遭灾时,官府贷粮借种给农民的记载。如“建昭二年九月庚申朔壬戌,敦煌长史渊以私印行太守事,丞敞敢告部尉卒人,谓南塞三候、县、郡仓,令曰:敦煌、酒泉地埶(势)寒不雨,蚤(早)杀民田,贷种穬麦皮芒厚以廪食者,小石……”,就是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一次救灾活动的文件。

  从文献和汉简的记载看,凉州农户的生活状况显然优于内地。例如居延简中记载戍田卒每月口粮多为“三石三斗三升”,这个口粮标准比内地一般的劳力略高,还有自种的蔬菜食用,如居延简:“城官中亭治园条:韭三畦,葵七畦,葱二畦,凡十二畦。”然而汉代凉州农户的生活仍然是艰难的,如敦煌汉简中有“或贫困,被饥寒疾疫之薑,日竦而惧于天地之木戈,未知所泽,君将何以辅赋小”。

  水利建设与耕作技术的提高

  在凉州地区,水利灌溉工程的修建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关键。汉朝对凉州的水利建设十分重视,设置了专门的主管官,修筑了许多沟渠,利用便利的水利设施发展灌溉农业。如史书记载从河套到令居“往往通渠置田”“朔方、西河、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以溉田”,汉简证实居延屯田区“监渠佐吏”就有十人,说明其地灌溉农业规模之大。据史书记载,当时有些地方旱地改为水浇地后,产量提高约3倍。

  汉代凉州农业劳动工具和耕作技术都有很大提高。国家为屯田者提供和移民借用的铁农具犁铧、鉏(锄)、鐅(锹刃)和耕牛,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能。1999年,高台县骆驼城遗址出土的一块长方形棺板上,有一幅墨绘图,图中一位老者手扶犁具,铁质犁铧深插土中,两头耕牛在奋力拉着犁铧犁地,生动地体现了汉代凉州农民翻地的情景。当时较为先进的畜力条播器——耧车在凉州各地被广泛应用。汉朝发明的代田法和区种法在凉州推广。代田法是一种休耕制的耕作方法,其特点是田地中沟垄相间,耕耨结合,以保墒抗旱、防风抗倒伏,沟垄逐年互换,使土地轮番利用与休闲。这种“用力少而得谷多”的耕作方法,推广到“边郡和居延城”,居延汉简中多次出现“代田仓”的名称,就是储藏通过代田法所获粮食之用。区田法适合在平衍土地和斜坡、丘陵的小块地施行,其特点是把庄稼种在沟状或窝状的小区中,在区内综合运用深耕细作、合理密植、等距点播、施肥灌水、加强管理等措施,获取高产丰收。

  铁农具、牛耕和先进农业技术的实施,使粮食产量大增。据农史专家研究,推广这些技术以后劳动生产率“差不多为文帝时期的八倍,为武帝时期‘跖耒而耕’的十七倍。”凉州各地粮食增产,粮食富余以后,市场粮价大跌,如宣帝时“金城湟中谷斛八钱”,河西走廊沿长城一线建有许多粮仓,应为存放剩余粮食之用。汉简文有“万三千六十石五斗八升”,当是郡仓所存粮食数量的记录。凉州生产的粮食除了满足农户所需外,还要缴纳用于边境驻军,其剩余则由国家增价籴买来储于边郡建立的常平仓中,作为平抑粮价所用,有时也应朝廷诏令,长途运输至内地,用于救灾或其他需要,居延简中就有朝廷调河西粮食支援内地灾区的记录。

  通过屯田卒和农户的辛勤劳动,凉州的经济实力迅速增强,“河西殷富”就是发展的表现之一,又使国家“内有亡费之利,外有守御之备”,减少了从内地长途转运粮食的巨大花费,巩固了西部边防,还保证了汉对匈、羌斗争的胜利,促进了汉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战略意义十分重大。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