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为民“直通车”直达民心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文洁
57岁的朱先生原系山丹县金冶公司职工,从事高温特殊工种工作9年。2003年下岗后,又受雇于山丹某耐火材料公司。朱先生上班第一年虽从事特殊工种,但因历史原因,他的养老保险费缺少8个月缴费年限,无法认定审批提前退休。
2月28日,人社为民“直通车”启动试运行第一天。朱先生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向人社局为民“直通车”窗口反映情况。工作人员及时进行受理,协调相关部门协同办理。经对其档案资料认真审验分析,与县工业局多方沟通求证,对朱先生1986年3月至1986年10月期间应缴未缴养老保险费进行了补收,重新认定了从事特殊工种年限。最终,多方配合,顺利为朱先生办理了特殊工种退休手续。他激动地握着人社为民“直通车”工作人员的手连声致谢。
人社为民“直通车”,正是为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操心事”而开设。
据了解,人社为民“直通车”启动试运行以来,各地人社部门围绕化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规范工作标准,创新工作方法,推进人社服务优办快办,持续提升服务质量,力求让群众少跑路、不跑路,着力为办事群众提供更加暖心、更加贴心的服务。截至目前,全省各级人社为民“直通车”共提供各类咨询服务和业务办理事项1.2万余件,受到办事群众的好评。
金昌市人社局实行“正常事项到常规窗口办,‘急难愁盼’事项到直通车办”的工作机制,推行“12345”工作模式(即:“一窗口”“两区域”“三举措”“四服务”“五制度”),设置24小时预约服务专线,建立局领导周值班、科室负责人日带班的工作机制,主动回应诉求,切实解决企业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人社为民服务更有“广度”、更有“温度”。
白银市人社局在设立为民“直通车”基础上,创新设立“母婴室”,放置“母婴护理百宝箱”,让母婴和孕期的准妈妈们在办事过程中得到关爱。同时,设立“爱心驿站”,以解决环卫工人、外卖小哥等群体遇到的就餐、饮水、如厕、避雨和休息等实际困难。
为民服务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省人社厅和各级人社部门将进一步大胆探索创新,积极建言献策,主动担当作为,形成工作合力,推动人社为民“直通车”顺利运行并高效推进,把为民“直通车”打造成宣传政策的窗口、暖心服务的窗口、化解矛盾的窗口,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让为民“直通车”直达民心。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2年03月03日驻守服务解民忧 共建共治暖民心——兰州市七里河区干部驻守社区开辟基层治理新路径
- 2022年01月12日华亭:“微实事” 暖民心
- 2022年01月05日找差距 练本领 暖民心——张掖市甘州区开展“一行动一活动”纪实
- 2022年01月06日【兑现庄严承诺 办好为民实事】“村村通”通村通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