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抗疫一线绽放巾帼芳华——甘肃省各级妇联组织和巾帼志愿者全力投入疫情防控

 2022/03/29/ 06:48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 马颖

【疫情防控 甘肃在行动】

抗疫一线绽放巾帼芳华

——我省各级妇联组织和巾帼志愿者全力投入疫情防控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马颖

  做核酸检测时,总能看到防护面罩下“她”被汗水浸湿的面庞;社区值守点上,总能听到“她”温柔有力的声音;搬运物资时,少不了“她”身穿“巾帼志愿者”红马甲的身影……

  “她”,是医护人员,是妇联干部,也是巾帼志愿者,在疫情来袭时立足职责、迅速行动,在宣传引导、组织动员、联防联控、群防群治中主动作为,为抗击疫情贡献巾帼力量。

  闻令即动 深入一线

  按照省委组织部关于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作用、扎实做好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省妇联号召全省妇联系统干部和妇联执委带头下沉社区、深入一线,协助进行宣传引导、值班值守、消杀防护、物资配送等工作。省妇联65名干部职工积极响应,第一时间下沉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截至3月21日,全省共有2.8万余名妇联干部和14万余名妇联执委参与疫情防控相关工作。

  本轮疫情中,兰州市妇联机关20名党员干部全部驻守在居住地所在社区,不间断参与社区轮班值守、核酸检测等工作。2万多名妇联干部、执委、巾帼志愿者主动报名,协助所在社区、村组、学校开展卡口值守、防疫宣传、人员排查、环境消杀、核酸检测等工作。同时,广泛开展关爱慰问抗疫一线值守人员、公安民警、医护人员和心理咨询、法律咨询等活动,全方位做好各项服务。

  立足本职 奋战“疫”线

  本轮疫情发生后,张掖市妇联第一时间与共驻共建的甘州区南街街道佛城社区对接,并启动市妇联参与疫情防控应急值班机制,全体党员下沉社区值班值守,及时摸排掌握外来人员和孤困人员信息,制作来甘返甘人员登记表、小区值班情况登记表、疫情封控区域消毒台账“三套表册”,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实现防控风险早发现、早处置。同时,张掖市妇联还通过“敲门响铃”巾帼志愿服务,列出群众需求清单,精准开展宣传教育、帮扶慰问,对生活不便及孤困人员家庭送上生活用品,解决群众实际困难。

  “根据疫情防控要求,需要检测体温、登记信息、进行核酸检测,请您配合。”3月9日起,酒泉东高速出入口在原有体温检测、信息登记的基础上,增加了核酸采样事项。酒泉市肃州区东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金泉路分中心克服人员少、任务重的实际困难,向高速卡口增派医务人员。金泉路分中心的工作人员多是年轻女性,她们舍小家为大家,迅速赶往高速卡口,进行查码登记、核酸采样、环境消杀任务,以实际行动诠释基层医务人员的责任与担当。

  刘晓兰是临夏县妇联的一名执委,也是县妇幼保健院院长。疫情发生后,她带领同事加班加点为群众采集核酸、接种新冠疫苗、宣讲防控知识,立足自身岗位职责,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疫情期间,除了外在防护,“心理抗疫”也尤为重要。白银市妇联鼓励引导广大妇女和家庭成员一道参与疫情防控,组建婚姻家庭心理咨询、家庭教育指导专家团队,通过接听热线、线上疏导等方式,为疫情期间出现心理困惑及家庭教育问题的妇女儿童提供专业服务,预防、化解因疫情导致的心理问题。

  挺身而出 守护家园

  “我们有义务、有责任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力量。”3月8日,永登县天源大酒店员工靳发梅、王琴等在疫情防控志愿书上签下了名字。当天下午,靳发梅和同事就穿上了红马甲,在疫情值班点开始工作。

  “您好,请出示您的身份证、行程码、健康码及48小时核酸检测报告。”

  “近期请您减少流动,非必要不出门。”

  “在家有什么需求,可以随时联系社区。”

  ……

  连日来,这样的话靳发梅说了无数次。“虽然有时候忙得顾不上吃饭休息,但作为永登人民的一分子,我有责任和义务守护他们的安全和健康。”靳发梅说。

  永登县妇联负责值守的小区有496户1125人,因人员紧缺、工作压力大,县妇联面向企业招募了10余名女职工志愿者,前往各网格点值班值守,开展入户摸排,为居家隔离居民代购配送生活物资,筑起了一道温暖的“防疫墙”。

  在天水市妇联的包抓小区,巾帼志愿者身穿红马甲,每天24小时轮班值守,深入细致做好人员排摸、重点人员管控、测温验码、小区周边环境及快递外包装消毒等工作。同时,对小区群众进行政策宣传,教育引导大家非必要不聚集不外出,倡导婚事停办、丧事从简,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

  尽职尽责,尽己所能,全省各级妇联组织和巾帼志愿者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一线,助力陇原大地尽快战胜疫情,尽情拥抱明媚春光。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