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卫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喜迎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甘肃舞台艺术——放歌新时代 彰显新风貌

 2022/05/25/ 09:17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石小军

甘肃舞台艺术——

放歌新时代 彰显新风貌

音乐剧《达玛花开》剧照

话剧《八步沙》剧照

花儿剧《布楞沟的春天》剧照

秦腔《民乐情》剧照

  石小军

  五年来,我省广大舞台艺术工作者从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中汲取营养,从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寻找灵感,用心用情用功创作出一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精神,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乡村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讴歌新时代、反映甘肃发展变化和陇原儿女精神风貌的精品力作。一部部优秀的舞台艺术作品,呈现出饱满的活力和无限的深情,用艺术的方式描绘时代精神图谱。

  赓续红色血脉

  陇原大地上星罗棋布的红色资源,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省广大舞台艺术工作者立足甘肃红色文化资源,追寻红色足迹,赓续红色血脉,创作演出了一系列优秀的革命历史题材舞台艺术作品。

  话剧《七先生》以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的创建为蓝本创作,塑造了一位值得铭记的“七先生”,深刻展现了陕甘边区人民群众精神层面的彻底觉醒。

  “祁连巍巍颂忠魂,肝胆相照映初心。”秦腔《肝胆祁连》着力表现爱国民主人士高金城为营救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将士献出宝贵生命的感人事迹。

  音乐剧《焉支花开》以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在永昌的战斗事迹和部分英雄人物原型为基础创排,再现了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对党忠诚、不畏艰险、浴血奋战的英雄主义气概,讴歌了永昌人民支援红军的质朴情怀和红军将士与永昌人民的鱼水深情。

  儿童剧《大豆谣》以“西北小萝卜头”罗力立为人物原型,着力刻画小力立身处狱中,仍然乐观、坚韧、敢于斗争、热爱学习的积极形象,是一部让青少年感知红色文化、接受红色教育、培育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舞台佳作。

  秦腔《豆腐引子》《激流飞渡》《红军来到咱们村》也都是以红军长征为主题,着力表现红军气壮山河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以及陇原儿女为中国革命付出的努力与贡献。还有秦腔情景剧《火花》、秦腔《寺村塬》《太白枪声》等,都展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发生在陇原大地上的革命故事,以鲜活的舞台艺术形象,得到观众的认可。

  根据同名歌剧移植的陇剧《江姐》创作演出团队汇集三代陇剧艺术家,是文艺工作者为党的百年华诞的深情献礼。

  陇东道情皮影是中国皮影艺术的重要一支。《陇原第一枪》是陇东学院精心打造的红色题材皮影戏,舞皮影、唱道情,光影婆娑中呈现出一派写意的诗化美感。

  致敬百年风华,共谱陇原乐章。音乐舞蹈史诗《致敬百年》将音乐、舞蹈、戏曲、杂技、诗歌等多种艺术形式相结合,以全息多媒体技术与实景演出交相辉映,营造了澎湃、恢宏的场景;交响乐《永远的绿洲——河西走廊》着力表现河西走廊这个地理板块在历史变迁中留下的印迹;原创交响合唱组曲《南梁颂》深情礼赞革命者和人民群众水乳交融、同甘共苦的深情厚谊;文艺晚会《各族人民心向党》、音乐舞蹈史诗《裕固儿女心向党》、京剧演唱会《信仰之光》都再现党领导人民不懈奋斗的百年壮阔征程,传承红色基因,彰显时代精神。

  守正创新 锐意进取

陇剧《官鹅情歌》剧照

文艺晚会《各族人民心向党》演出现场

  坚持“守正”,“创新”才能有明确的立场和指向;不断“创新”,“守正”才能获得活力源泉和动力根基。五年来,我省舞台艺术工作者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大胆探索,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原创力,让笔下的作品根植历史、观照现实,特别是在传统戏整理改编和新编历史剧创作上不断探索与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

  陇剧《大禹治水》以小切口呈现大主题,剧情环环相扣,人物关系脉络清晰,戏剧冲突引人入胜,表现了先民们在治理黄河过程中公而忘私、忧国忧民的奉献精神。

  大型原创民族舞剧《彩虹之路》讲述了西汉时期汉王朝为互通有无、善交邻邦、共荣发展,开辟古今闻名的丝绸之路的故事,吟诵了丝绸之路上各族人民友好和睦、平等交往、互惠共荣的大美诗篇。

  秦腔《许铁堂》《杨椒山》《李时珍传奇》三部剧作,在坚持艺术传统审美的同时,融入现代创作技巧、展现人物精神境界。《许铁堂》以清康熙年间,许珌(字天玉,号铁堂)赴巩昌府安定县(今定西市安定区)为官的经历为主线,生动展现了许铁堂为百姓疾苦而宁愿弃官请命、为社会公平而敢于惩恶扬善、为官场风清气正而自甘清贫的人物形象。《杨椒山》讲述了明代著名“谏臣”杨继盛在嘉靖三十年被贬狄道(今定西临洮)任典史时为当地兴教办学、伸张正义的故事,着力刻画了杨继盛虽被贬官仍不忘当官为民的责任担当。《李时珍传奇》以“药圣”李时珍远行陇西寻根祭祖为脉络,着意表现“天下药仓”陇西丰富药材资源,让产业与人文辉映,历史与现实呼应。

  新编历史高山戏《米仓魂》讲述了明朝初年,大将军李文忠率部到陇南米仓,以其胸怀国家民族大义、心系天下苍生福祉的仁爱之心以及忠美果敢的魄力化干戈为玉帛的故事。

  大型秦腔古装剧《玉兰仙子》,讲述麦积山石窟的飞天仙子玉兰和甘泉村男子武晓轩在祛疫救民过程中相知相爱、携手并肩治病救人、造福甘泉的凄婉悲壮故事。

  秦剧《廉吏于成龙》由同名京剧移植,情节相同,风格则更显苍劲雄浑、气势豪迈。

[1]  [2]  下一页  尾页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