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学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
提升农业产业水平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陈 炜
优化农业空间布局,促进优势特色产业高级化;提升产业链价值链水平,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强产业兴旺的体制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进一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完善农业发展体制机制等。因此,谋篇布局做好甘肃省乡村产业振兴,就是抓住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牛鼻子”。
优化农业空间布局,促进优势特色产业高级化
利用甘肃区域地理气候条件,把握农业发展规律,以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为引领,科学确定农业区划,建立区域性特色农业产业体系,不断增强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
做强现代种业区。发挥酒泉、张掖、定西等地种业优势,通过联合技术攻关,做好种质资源鉴定与评价、优异种质创制和重大新品种选育等,努力突破玉米马铃薯制种关键技术瓶颈,强化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整合现有力量,促成强强联合,加大资金扶持,加速推进玉米和马铃薯制种的专业化、标准化、机械化和集约化,实现种质资源保护、品种测试和繁种、基地化生产、市场化推广和运营,完善现代种业体系。
做优草食畜牧业区。发挥甘南、临夏、武威、庆阳等地的区域优势,持续改良天然草场生态,建立人工草场繁育基地,在生态承载力限度内发展设施养殖和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强饲草料综合开发,建成自繁自育和异地育肥产业链。加强牛羊生产示范基地建设,优化我省草食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布局。培育专业养殖大户和现代家庭农场,用现代物质装备、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管理模式等提升企业竞争力,增强提质保供增效能力。
做大果蔬中药材区。充分利用水土光热条件,建设特色明显、竞争力强的优质示范种植基地,做大做精优质林果产业、“高原夏菜”和设施蔬菜产业、道地中药材产业。发展好静宁苹果、临泽小枣、民勤籽瓜等特色农产品以及陇中党参和半夏、陇东甘草和款冬花、陇南当归和纹党、甘南羌活和马麝、河西甘草和麻黄等特色产业发展带。
提升产业链价值链水平,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以打造农业全产业链现代化和增加价值链附加值为方向,构建优势特色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增值体系、多产业集群体系、品牌培育和市场化拓展体系等,建设一批农业产业链式高端融合发展先导区。
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加速形成集农产品规模生产、精深加工、储运一体的农业产业链,出台政策扶持国家级、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以重点龙头企业为引擎,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绿色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中心。促进产业向园区集中,努力打造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群,着力提高农产品的品牌、科技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促进与第三产业融合发展。探寻产业内产业间深度融合的新模式,引导培育“农业+”多业态链式发展,积极做好农业与文旅、康养、生态、研学、养老等链式结合,丰富乡村产业类型。举办文化民俗等节会,在重点地区打造娱乐餐饮、文化旅游、教育体验等示范基地,建设各具特色、连接联动的旅游示范片带。深入推进“数商兴农”工程,搭建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平台,形成产销直联对接、城乡联通快捷的电商物流体系,加强智慧农业农村建设。
突出培育特色“甘味”品牌。紧盯优势特色农产品,积极争取地理标识认证,全力打造在全国叫得响的地域品牌。在稳定提升农产品品质基础上,完善品牌质量全程安全追溯体系,着力增强品牌强农意识,因地制宜深入挖掘产地山水地理特点和产品品质独特优势,并体现在产品包装和标识设计中。利用节会经济,加强宣传展示,重视物流体系和售后服务体系建设,打造一批拥有知识产权、完整产业链、较高附加值、强劲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品牌。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强产业兴旺的体制保障
增强产业发展对农户收益增长的带动作用。为促进产业兴旺和确保农户生产积极性,在坚持长期稳定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切实落实集体所有权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健全土地流转机制,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向农业高新园区、龙头企业、现代农场、农业合作大社流转,引导分散小农户向有组织有实力的现代经营实体靠拢,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培养“一懂两爱”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重视教育和培训的作用,出台政策支持农业院校办好涉农专业,有效落实我省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政策,对农业职业技能培训扩大补贴对象、增加补贴额度。着力加强对产业经营大户、现代农场主在“三农”政策、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方面的培训力度,引导有志投身现代农业产业的外出返乡能人、农技推广人员、大学生村干部等加入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成为留得住、用得上,愿创业、有作为的乡村振兴人才。
完善多元化有效投融资机制。进一步加强公共预算投资倾斜,发挥财政资金以点带面的杠杆作用,加强对农业科技研发、人力资本培育、高标准农田和基础设施建设等的投入。发展农业产业投资基金,引导社会金融资本投入农村产业,重点支持良种繁育、疫病防控、专业合作社、种植养殖大户和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的发展。鼓励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用好用足政府支农政策,加大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支持力度,丰富支农金融产品,扩大信贷规模,促进产业振兴。
(作者为甘肃农业大学副教授)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2年06月23日【党代表在基层】王麟:把党代会“好声音”传到草原深处
- 2022年06月23日【党代表在基层】王麟:把党代会精神传到草原深处
- 2022年06月21日漳县:党代会精神宣讲进社区进学校
- 2022年06月20日【图片新闻】陇西县各乡镇掀起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宣讲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