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科教

孙万仓 小油菜做出大文章

 2022/08/10/ 09:00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 苏家英

孙万仓 小油菜做出大文章

孙万仓(右)观察油菜花长势。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受访者提供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苏家英

  他,是我国育成抗零下30摄氏度极端低温超强抗寒冬油菜品种的第一人。

  他,首次育成我国北方强冬性冬油菜双低品种,加速了我省油菜优质化进程,助力我省迈入北方油菜生产大省行列。

  他,针对我国北方冬季农田闲置裸露及粮油生产形势吃紧等问题,提出冬油菜北移战略,并将我国冬油菜种植区由北纬35度的天水周边地区北移至北纬48度新疆阿勒泰等地。

  他就是甘肃农业大学教授孙万仓,一个沾染“泥土气”,从田间走出又回归田间的“农民科学家”,先后获得2020年度甘肃省科技功臣奖、2021年甘肃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等荣誉和奖励。

  (一)

  7月7日小暑,兰州市39摄氏度的高温,将地面、车辆炙烤得发热、发烫。

  记者乘坐一辆特殊的车,从甘肃农业大学前往永登县上川镇。除了载人,这辆车的后备厢放满了油菜种子和草帽。

  近九十公里的路途、一个多小时的车程,这辆车一周要跑好几趟。记者和这辆车的主人——甘肃农业大学教授孙万仓,看着路旁的片片农田,聊着应季的粮食蔬菜,直驱位于上川镇的一块60亩大小的试验基地。

  这里是北方寒旱区冬油菜育种岗位科学家研究基地,是西北寒旱区超强抗寒冬油菜原原种扩繁基地,也是甘肃省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农业大学油菜遗传育种实验室。

  地里种着白菜型、芥菜型、甘蓝型油菜,冬小麦,冬豌豆,以及驻点队员自己吃的土豆;楼里整齐摆放着农具、一袋袋种子和一把把油菜株,几间实验室器械完备。

  一到基地,孙万仓便带着团队成员去观察作物的长势——用圆铲在地里翻翻,用手比比油菜的株高、根长、角果等,再捻几粒油菜籽尝尝。

  “以前由于缺乏速测仪器,感官品尝是我们常用的品质鉴定手段之一。比如这个,属于味道发苦的品系,榨油后的油渣就不宜用作饲料。” 孙万仓说。

  半个多钟头过去,孙万仓的短袖被汗水浸透,他还蹲在地里。

  这幼时养成的吃苦耐劳的韧劲,后来帮助孙万仓成功培育出能抵抗零下30摄氏度严寒的冬油菜品种,解决了我国北方冬油菜越冬问题,使我国冬油菜种植区向北跨越了13个纬度。

  孙万仓生于自然条件艰苦的会宁县,小时候家里穷,不是吃“糊糊”就是喝“稀饭”,不见丁点油花。“一年到头只有几斤清油。”孙万仓说,当时的愿望是吃油不愁,没想到,这竟真成了他一生的目标和事业。

  除此之外,坦言自己“再没什么爱好”的孙万仓,始终爱吃一碗“洋芋面”。他还要求自己的学生不能浪费粮食,顿顿“光盘”。勤劳、简朴,几十年来孙万仓不失“陇中农民”本色。

  他生在农村,学的是农学、干的是“农活”、教的是农业科学、想的是农民与农业……孙万仓和冬油菜打了40年的交道。从解决油菜的品质到解决冬油菜越冬问题,只要走到油菜地,他眼里就有光。“我对自己没有过高要求和追求,只是想着尽自己所能,研究、解决农业生产上的一些实际问题。”孙万仓虽然这样“自嘲”,但他对自己的研究事业有着执着的爱和追求。

孙万仓在实验室分析数据。

  (二)

  “白菜型油菜是起源于我国最古老的农作物之一,有6000多年的栽培史。”孙万仓说,由于改良工作滞后,农艺性状与抗病性等不能适应生产需要。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甘肃种植的油菜品种多是老品种,虽然早熟、抗旱,但产量低、品质差、含油率低。“亩产最高也突破不了300斤,几乎没有含油率高于40%的品种。”1982年,孙万仓刚从甘肃农业大学农学系毕业,就一头扎进了油菜研究事业里,瞄准“提质增效”,引进国外优质油菜种质展开了研究。

  可以说,他是我省以及我国北方最早开展油菜品质研究的科技人员之一。

  1988年,孙万仓带领团队育成了国内首个高油分、低芥酸甘蓝型春油菜新品种——“陇油1号”,填补了我省及我国北方春油菜高油分优质品种的空白。

  “这个品种芥酸仅为0.4%,含油率却高达46.5%。”孙万仓介绍,不仅营养价值优于当时的主栽品种,而且出油率也高出好几个百分点。

  1992年,孙万仓又主持育成我省第一个双低甘蓝型春油菜品种陇油2号;1998年至2005年,又先后育成陇油3号、陇油4号及三系杂交种陇油5号等甘蓝型春油菜优质品种。

  从此,我省油菜产量大幅提高,扭转了当时我省胡麻和早熟小油菜占主导地位的油料作物生产局面,优质甘蓝型春油菜取代了低产的芥菜型油菜、白菜型小油菜。

  “油菜含油量、产量、油的品质等不断突破,其播种面积、经济效益大幅增加,成为我省第一大油料作物与第四大农作物,我省也跨入北方油菜生产大省行列。”孙万仓说。

  这些成绩的取得,使孙万仓及其团队在我国北方油菜研究工作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创新之路。

  “这只是第一步。在我国,油菜种植区大致以北纬35度为界,分为春油菜和冬油菜两大产区。此条线以北地区,气候严寒、干旱,油菜难以过冬,几乎全都种植春油菜。”孙万仓说,让冬油菜北移的路,注定不好走,但是可以走。

  “1996年,我跑了一趟河西,看到不少地区冬小麦长势喜人。于是我想,冬小麦能在西北越冬,油菜为什么不能?”孙万仓开始思考,到底怎样才能提高冬油菜越冬率以及种植油菜的产量与效益。

  “无经验、无资料、无种质。”孙万仓回忆:那时候,北方冬油菜抗寒研究几乎无人涉足,抗寒性状的鉴定及遗传机制等研究均为空白……

  根据我国冬油菜研究状况,他查阅了大量国内外农作物抗寒研究资料,提出抗寒驯化和突变体筛选可能是获得抗寒种质的唯一途径。带着这个问题,他冒着严寒踏遍陇原大地,以及华北平原、东北黑土地、新疆阿勒泰,围绕抗寒性与农艺性状,对上千个群体、数万个个体进行比较和研究分析。

  经过10年努力,他终于探明了抗寒的主要植物学性状,并建立了相应的北方冬油菜抗寒研究记载规范及抗寒性评价方法与分级指标,填补了国内冬油菜研究空白。

孙万仓查看成熟的油菜籽。

  (三)

  “基础理论搞清楚后,就要解决更关键的问题——抗寒种质的培育。”孙万仓介绍,他利用了轮回选择、远缘杂交、感温性选择等多种方法进行抗寒种质的创制、筛选,提出“高温鉴定低温选择”的抗寒种质创制思路与方法,一遍遍、一代代“淘金”,育成了一大批强冬性抗寒种质,“截至目前,我们已经拥有各类抗寒种质2万份,拥有国内最大的强冬性抗寒冬油菜种质库。”

  天水、平凉、庆阳、武威、张掖、酒泉……仅2005年至2007年的3年间,孙万仓的冬油菜苗遍布了我省多地的19个试验点,也给他添了不少难题,“尽管都在甘肃省,但多个试验点的冬油菜只要一‘挪窝’,换去其他地区,就难以适应。”省内推广种植都有困难,更别提一路向北。

  面对这些难题,孙万仓没有停下。自此,他面朝黄土奔波于各试验点的田间地头,冬油菜苗也住进了他的办公室,甚至家里。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7年至2009年,孙万仓逐渐把试验田开拓到了新疆、青海、宁夏等地,2009年后,又拓展到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等北方广阔的大地上。

  抗寒种质问题解决后,育种效率也显著提高。2008年,孙万仓以抗寒种质DQW-1为母本株成功育成抗零下30摄氏度极端低温的“陇油6号”,“挨过”了2009年和2010年的冻灾、倒春寒灾害天气,越冬率稳定在85%以上,成为当时我国唯一能在甘肃河西走廊、新疆等地越冬的冬油菜品种。

  这一成果,成功地让我国冬油菜种植范围向北跨越13个纬度,从北纬35度的天水周边地区延伸至北纬48度的新疆阿勒泰等地,“硬气”宣告我国北方旱寒区不能种植冬油菜的历史彻底结束。孙万仓说,这些品种亩产400多斤,较当地胡麻、白菜型春油菜等传统油料作物增产30%以上。

  从西北到东北和华北,从“陇油6号”“陇油7号”, 到“陇油8号”“陇油9号”……“陇油17号”“陇油88号”,孙万仓育成的冬油菜品种的抗寒性、适应性和丰产性一代比一代强。

  原来不能种植冬油菜的北方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冬油菜新产区。据统计,2006年至2020年15年间,孙万仓的冬油菜系列成果累计推广应用1400万亩,总增产油籽61.18万吨,按每公斤5元计算,亩新增效益218.5元,新增纯收益30.59亿元。如果将冬油菜收获后复种的第二茬作物的收益计算在内,则经济效益更加显著。

孙万仓(中)指导学生选种。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苏家英

  (四)

  多年的辛劳付出,孙万仓收获了累累硕果。

  他已育成并大面积推广应用陇油系列冬春油菜品种20个,获国家发明专利15项,制定行业技术标准2项、地方标准14项;主编出版了《北方冬油菜北移与区划》《北方旱寒区冬油菜栽培技术》等专著3部;在《中国农业科学》《植物学报》《BMC Plant Biology》等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150余篇,获得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0余项。

  他育成的强冬性冬油菜抗寒品种,不仅利用冬闲田发展了冬油菜生产,促进我省及我国北方一熟制地区改为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为保障我国粮油增产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还在提高北方冬季农田植被覆盖、养蜂产业、乡村旅游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经济与生态效益。

  他育冬油菜品种,也育才树人。作为国家油菜产业体系北方寒区冬油菜育种岗位科学家,他组建了我国首个北方寒区冬油菜育种研发团队,培养汇集科研人员近30人;同时,作为甘肃省特色作物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他一手建起包括油料与特色杂粮的甘肃省特色作物产业技术体系,建成我省油料与特色杂粮研发平台与交流平台,带领40余人的团队,让原来单一的冬油菜抗寒技术研发,发展成集种质创新、新品种选育及标准化栽培等为一体的产业技术研发体系。

  “我的成就感源自每一株傲视冰雪的冬油菜,在冰天雪地里成长的它们,是我们研发团队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见证者’!”一捧不灭的热情,让孙万仓和抗寒冬油菜的“故事”家喻户晓。

  “我们的冬油菜抗寒研究目前在国内外处于领先水平。2018年,美国农 业部北达科他研究中心等国外研究机构与我们建立了合作关系;2019年,我们和美国农 业部北达科他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了第一届冬季覆盖作物国际会议;在15届国际油菜大会上我代表团队作了冬油菜研究进展报告……”让孙万仓感到高兴的是,冬油菜不仅成功北移,还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

  然而,“成绩和荣誉已经成为过去,新的挑战和机遇就在眼前。”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孙万仓认为,落实“藏粮于技”、解决吃饭问题,关键在于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他说,如今冬油菜抗寒性改良得到突破,接下来自己将带领团队跟进品质提升、革新种植模式,推进粮油协同增产。

  “今年,国家又提出粮油扩面积提产能问题。从目前耕地资源与水资源现实情况看,扩大耕地面积不太现实,只有通过提高复种指数实现。而提高复种指数,在南方地区已经没有潜力可挖,但在耕地面积占全国60%的北方地区潜力巨大。”孙万仓说,自己团队研发的强抗寒冬油菜的应用,能逐渐将北方的种植模式变为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提高复种指数、增加播种面积与粮油总产量。“这是粮油扩面积提产能的重要科技支撑,也是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重要途径与措施,对提高我国粮油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躬耕陇亩40载,孙万仓为解决我国北方冬春季农田长时间裸露、土壤风蚀严重的问题,以及食用植物油自给率低的现状呕心沥血,其研究成果在全国得到大面积推广,极大提高了我国北方地区复种指数。如今,已过花甲之年的孙万仓,决意要继续以热情、以时间守候在油菜地,静待油菜花开遍四方。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