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康县贾坝村:谱写生态农业新乐章

 2022/08/31/ 09:03 来源:陇南日报 通讯员 焦杨红

康县贾坝村:谱写生态农业新乐章

  陇南日报通讯员 焦杨红

  “今年再也不愁猕猴桃卖不出去了!”家住康县岸门口镇贾坝村庙背社的罗如兰说,“往年去城里卖猕猴桃很不方便,来去时间长,每次车拉得还不多,卖不掉的就烂在屋里了……”

  说起这些,罗如兰有点哽咽。在贾坝村,和罗如兰一样遭遇过这些难事愁事的人有很多。

  贾坝村是康县人工种植猕猴桃面积最大的村,种植历史悠久。但由于缺乏先进的综合管理技术,并没有形成自己品牌,导致出现了好果子销路不畅,低价贱卖等问题。

  “为了解决乡亲们的后顾之忧,我们村今年成立了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注册了猕猴桃商标,建成了猕猴桃、小杂粮包装加工车间和产品展示直播带货室,带动群众和村集体增收。”贾坝村党支部书记周邦贵说,“我们收购村民的猕猴桃,再进行统一包装销售。”

  让土地生“金”,农民才能增收。贾坝村不断转变传统农业发展思路,按照“精准、有效、因地制宜”的产业发展思路,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农业机械化,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提高产业的规模、品质和效益。今年又新栽植黄心猕猴桃35200株,全村累计发展猕猴桃680亩。

  把传统农业发展成点“绿”成“金”的富民产业,是发展生态农业的关键。

  “今年贾坝村大力实施‘五个替代’工程,全村发展川坝猕猴桃采摘园套种大豆区90亩,玉米猕猴桃复合种植区70亩,大豆猕猴桃复合种植区90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区100亩,高粱大豆种植区50亩。”岸门口镇人大主席、贾坝村包村干部张涛说,“这样就能有效解决‘人闲地闲’的问题,确保群众稳定增收。”

  据周邦贵介绍,为了提升猕猴桃、玉米、大豆等传统农作物的品质。结合贾坝村地多人少的村情实际,探索实施了“五个替代”工程,即:用优质品种替代低产品种提升品质,用有机肥替代化肥实现无污染,用生物防治替代化学防治实现纯绿色,用机械替代人力实现机械化。

  农旅深度融合,是赋能乡村振兴的一把“金钥匙”。为了延长产业链条,拓展产品附加值,贾坝村还依托村上土生土长的“手艺人”,修建烤酒坊、豆腐坊、面粉坊,开办生态农家乐,打造生态农业观光园。

  “贾坝村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主线,坚持农业农村农民联动,生产生活生态融合,以乡村治理为统揽,以创新发展传统农业为抓手,围绕‘共同管理、共同提高、共同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动农户持续稳定增收。”岸门口镇镇长王建虎说。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