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垦亚盛薯业。刘欣语 拍摄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朝霞 刘欣语
干脆酥香的薯片、沙绵滑口的薯泥、清香可口的洋芋丝……被誉为“国菜”的马铃薯,也是甘肃“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产业之一。甘肃是马铃薯生产大省和最佳种薯繁育基地,2021年种植面积1100万亩,产量1650万吨,面积居全国第3位,产量居全国第2位。
马铃薯经过怎样的种植过程和环节上到餐桌?
日前,记者来到甘肃农垦亚盛薯业的种薯产业园区,探访马铃薯种植的源头,实地采访马铃薯种薯脱毒繁育全过程以及马铃薯种薯产业现代化发展情况。
马铃薯薯苗。
科技引领 组培脱毒
细雨蒙蒙中,记者来到位于榆中县城郊的甘肃农垦亚盛薯业的种薯产业园区。这里一行行柳树碧丝垂绦,一方方波斯菊花绽放,一片片三叶草绿茵铺展,映衬着一座座组培楼、连栋智能温室、日光温室等现代农业设施。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组培大楼,这里投资3600万元建设了洁净程度为10万级的研发中心,配备了中央空调系统和净化空调系统,是目前西北地区规模最大、配置最高的薯业研发中心。
进入组培大楼,经过风机室吹尘消毒再进入组培车间。穿行整个大楼,各个生产车间环环相扣,洗瓶室、培养基配置室、组织培养室、育种实验室、病毒检测室、炼苗室等,繁杂而精细。由于整个生产过程处于无菌环境,进一道门、必须关闭另一道门,像走迷宫一般。
组培室一角。
一楼洗瓶室里,透亮的玻璃罐头瓶,经过机器清洗、高温消毒、降温,摆放在一层层台架上;培养基配置室里,技术人员将透明培养基导入玻璃瓶,进行冷凝;组培室里,工作人员“全副武装”,身着白大褂、戴着帽子和口罩,在洁净的操作台上,手持镊子,小心翼翼将瓶苗进行茎尖剥离脱毒操作。
“这是个技术活,得小心操作。我们从源头上做精做细,做好脱毒苗质量,才能保证大田里马铃薯生产不出问题。”负责技术的亚盛实业集团副总经理王艳介绍,从大田选优到催芽,从茎尖剥离到分株系病毒检测,从基础苗脱毒到试种,每个品种的研究周期大约3至5年,试种性状稳定后才能大面积扩繁种植。
据介绍,马铃薯为无性繁殖作物,很容易感染病毒,带病毒的马铃薯种子种到地里,产量骤降,品质下降,易腐烂霉变。而通过马铃薯种薯脱毒繁育技术,突破了这一生产“瓶颈”。繁育脱毒苗,则成为培育脱毒种薯的第一步。
工作人员进行茎尖剥离。
在二楼培养室,一层层台架整齐摆放着玻璃瓶,里面最小的幼苗约有指甲盖大;也有经过20多天生长、高约一指长的幼苗。这些长高的幼苗被送入组培室,再次经过剥离、分级分类、组培扩繁,分装在玻璃瓶里;炼苗里,玻璃瓶的脱毒苗,长出细长的根须和茎杆,吐露娇嫩的绿芽……
“尽管整个生产流程细之愈细,微之愈微,但成品炼苗必须经过病毒检测后,才交由生产。”王艳介绍,种薯企业通常运用ELIEA法进行病毒检测,这种常规性检测只能针对薯块,需要催芽才能进行,周期长,目前亚盛薯业引进芯片病毒检测专利技术设备,快速提取马铃薯组织细胞,通过病原菌核酸试剂,即可快速检测出结果。
看着玻璃瓶内生机盎然的绿苗,王艳拿起一密封玻璃瓶欣喜地说:“培育的脱毒苗,生长21天后,就能移栽到温室里了。”
王艳介绍脱毒苗。
智慧农业 规模扩繁
在连栋智能温室,从组培室生产的种苗,进入了扩繁环节。但见一方方苗床鳞次栉比,一株株马铃薯生机盎然,在智能化控制下,被“呵护”备至。
工作人员点击按钮,移动式自动喷灌机缓缓行驶,在苗床上空喷洒丝丝雨雾,进行水肥一体化喷施作业。“涮涮”的毛毛细雨中,马铃薯舒展着绿色的枝叶,吸吮雨露与营养肥剂。再点击按钮,温室上空的天窗徐徐打开,清凉的空气透进温室;太阳光线强烈时,遮阳帘自动打开幕布,适量遮住阳光;温度过高时,温室四周的降温水帘开启,“哗啦啦”水花四起,水流循环,温室里顿时凉快起来……
移动式喷灌机进行喷洒。
苗床上种植着不同品种、不同生育期的马铃薯原原种。有的薯苗刚长出新绿,有的薯苗已苍翠欲滴……深浅不一的绿色,昭示出薯苗旺盛的生命力。
“栽洋芋苗,要栽低一点,不要弄断了,轻轻放进去。”来自榆中县城关镇周田村的杜月珍,麻利地插栽幼苗,她一手用木板在苗床的蛭石上划出一条“沟”,一手将苗子快速栽进蛭石。“来这里务工按件计算,干多拿多、干少拿少,我一天能种一床苗,红古区的李姐干得熟练,一天能挣400元哩。我在家门口打工,方便照顾两个孩子。”
杜月珍栽种苗子。
杜月珍说的一床苗,长约38米、宽约1.7米,一行栽种42株苗,一床约栽1.8万株苗。马铃薯种苗扩繁,在连栋智能温室实现了生产规模化、标准化。
经过精心呵护和悉心培育,温室里的马铃薯经历80天至120天生育期,扒开松软的蛭石,根系上已结出一颗颗原原种,有的仅仅指头那么小,中等个头的像鸽子蛋,大的像鸡蛋。“别看小小一粒薯,可是值钱的‘金蛋蛋’,都是论个卖,而不是称斤卖,像鸡蛋大的原原种,可切成四份去种植。”甘肃大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开兴笑着说。
亚盛薯业旗下的甘肃大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专门负责马铃薯种薯繁育和新品种培育。“公司现有连栋智能温室约6.6万平方米,再加上24余座日光温室,每年生产组培脱毒种苗约3000至3500万株,繁育原原种约4500万粒,原种1.4万吨,一级种薯7500吨。”徐开兴介绍。
徐开兴查看原原种。
补链延链 精深加工
从一株株幼小的组培脱毒苗,到一粒粒原原种,马铃薯经过关键种植环节,突破技术瓶颈与难关,完成了马铃薯脱毒良种化过程。
这粒健康、强壮、完好的马铃薯原原种下土种植,再经过原种、一级种薯、二级种薯扩繁后,进行大田种植,在北方地区春种秋收、南方地区冬播夏收,收获到一个个沾满泥土芳香的马铃薯。
“随着马铃薯主粮化发展,全国各地马铃薯种植面积稳中有增,我们的马铃薯种薯俏销市场。”徐开兴说,公司按照马铃薯原原种个头,把种薯分为五级,按照1克以下、2至5克、5至10克、10至30克、30克以上进行分级。
即将收获的原原种。
亚盛薯业在规模化组培脱毒马铃薯种苗中,保留了国内外优质马铃薯种质资源,为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企业拥有大西洋、夏波蒂、克新、布尔班克、冀张薯12号、兴佳2号、荷兰薯系列及陇薯系列等优质马铃薯种质资源42个,同时培育出大有1号等马铃薯新品种。
不同马铃薯品种,性状不同,用途不一。“大西洋品种,淀粉含量高,适合加工马铃薯全粉、淀粉、精淀粉;陇薯3号、陇薯6号干物质含量高,淀粉含量高,适合加工薯条;夏波蒂属于早熟鲜薯品种,氨基酸含量丰富;大有1号马铃薯品种,适合于菜用薯或鲜切薯片。”亚盛实业集团销售部副部长邵俊玮介绍。
据悉,亚盛薯业与国内外马铃薯企业签订长期购销合作,向美国辛普劳公司供应费多瑞它等早熟鲜薯品种,向好利友、百盛供应大西洋等全粉型品种,向下游企业供应大有1号等品种。
工厂化生产种薯。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朝霞 刘欣语 摄
亚盛薯业依托甘肃农垦集团的平台和资源优势,着力补链、强链、延链,打造成集马铃薯茎尖脱毒、种薯繁育、商品薯种植、全粉淀粉加工、主食化产品开发的全产业链企业。旗下的亚盛实亚公司与甘肃农业大学、河西学院、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合作,联合主攻马铃薯主食化产品。旗下的芋兴粉业与台商进行薯片加工合作,天润薯业与山丹培黎学院共建“现代农业学院”项目,大有农科参与“山西土豆革命”工程。
目前,企业每年生产运营马铃薯21.5万吨,辐射带动马铃薯种植面积20余万亩,加工马铃薯雪花全粉9000吨。研发生产出马铃薯面条、饼干、月饼、薯片、薯条、薯泥、搅团等马铃薯主食产品,运往市场、进入工厂、来到千家万户的餐桌,成为舌尖上的美食。
马铃薯食品展示。甘味品牌运营中心供图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2年09月08日产业振兴绘“丰”景——泾川县红河乡发展富民产业走笔
- 2022年09月08日甘肃金融机构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全省各金融机构对接市场主体累计达到三万余户
- 2022年09月08日定西市加快推动“十大服务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 2022年09月08日临洮县“三个突出”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