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民生实事 增进民生福祉
——党的十八大以来张掖市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综述
曹永辰 于星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以党建聚合力,以改革促发展,以服务惠民生,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养老、殡葬等民政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实现全覆盖,新建的社会福利院、救助管理站和集养、治、教、康于一体的儿童福利院规范运行,基层民生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网越织越密,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
民生为本兜底保障精准有效
充分发挥农村低保在实现“两不愁”中的兜底作用,通过扎实开展兜底保障冲刺清零、挂牌督战、农村低保专项治理等行动,切实做到对象精准、应保尽保、应兜尽兜,有力保障全市困难群众基本生活,7.1万人实现政策性脱贫,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兜底一批”的任务。深入开展“解忧暖心传党思”行动、巩固社会救助兜底脱贫成果“回头看”、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巩固提升行动,切实巩固住、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出台《张掖市特困人员认定办法》《张掖市临时救助实施办法》等系列规范性文件,优化调整低保渐退机制,完善细化扣减就业成本、刚性支出等措施,特困人员认定更加精准、临时救助水平进一步提升。率先在全省推行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全市聘用经办服务人员115人,基层民政经办能力显著提升。采取“资金+物资+服务”救助模式,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落实特困人员定期探视走访等制度,确保特困人员平日有人照应、生病有人看护,织牢织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网。全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努力补齐民生短板,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
紧盯需求养老服务扩面提质
先后印发《张掖市城乡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和管理暂行办法》《张掖市加快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政策文件,编制完成《张掖市“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等建设规划3个,以政策文件为统领、部门专项规划为支撑的养老服务政策体系已初步形成。建立全市养老服务联席会议制度,养老发展机制持续完善。加快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全市建成养老服务机构(设施)561个,其中养老机构28家,城乡日间照料中心528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5个。养老机构床位数由“十三五”初期的1974张增长到目前的3120张,护理型床位由“十三五”初期的817张增长到目前的1752张,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先后投资3800万元建成城市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5个,实现甘州城区街道全覆盖,正在建设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7个,预计今年12月全部建成投运。争取全国2022年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试点项目资金1651万元。将全市2.3万名困难老年人纳入低保范围,6607名老年人纳入特困供养范围。
建立多元化医养融合发展模式,22家养老机构与就近医疗机构签订定向服务协议,6家养老机构内设医务室,养老服务质量稳步提升。农村养老服务开创新局,建成甘州区靖安幸福家园等互助养老设施11家,积极开展村邻互助养老,率先为全省农村养老服务探索出新路径。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近年来培训养老护理员5000余人次,1名养老护理员荣获“全国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三等奖。积极衔接争取,全省范围内首家在市内高校开设养老服务管理专业,持续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精准精细基层治理提能升级
坚持把党的建设贯穿基层社会治理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以社区管委会或街道党工委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楼院党支部为支撑、辖区单位党组织广泛参与的社区大党建工作新格局。城乡社区政策体系日趋完善。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关于推进城市社区治理工作的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对加强城乡社区治理工作做出全面规划和部署。2020年换届后,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主任“一肩挑”比例分别达95%和100%,“两委”班子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实现年龄、学历“一降一升”目标。制定村(居)委会自治章程,建立村(居)民会议制度、公示制度、协调民主制度、村(居)务监督等基本制度,健全社区干部管理、服务承诺、民主监督、考核评比等工作机制,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开展村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充分保障了村(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以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和专业服务机构为依托,推进社区公共服务广覆盖、群众性互助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大力发展社区志愿服务队伍,积极支持社区志愿者服务组织开展社区志愿活动。稳慎有序开展行政区划调整,全市18个乡完成撤乡设镇。编纂完成《国家标准地名词典(张掖市部分)》《国家标准地名志(张掖市部分)》及各县区标准地名词典、地名志词条释文。积极开展“保护地名文化、记住美丽乡愁”乡村地名信息服务提升行动,稳妥实施不规范地名清理整治。全面完成第三轮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任务,扎实开展第四轮界线联检。深入推进平安边界建设,建立完善协调机制,不断丰富创建方式,及时排查风险隐患,妥善化解边界纠纷,有效维护边界地区和谐稳定,2017年我市被甘肃省综治办、甘肃省民政厅、青海省综治办、青海省民政厅表彰为“平安和谐边界示范市州”。大力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机构,稳妥有序推进“僵尸型”社会组织清理整治专项行动,积极开展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工作,有效净化社会组织发展环境。广泛动员社会组织通过结对帮扶、捐资捐物、助学助医、技术服务、投资兴业、合作共建等多种形式,积极参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帮扶物资及资金300多万元,受益对象达3万余人(次)。积极引导鼓励全市社会组织动员社会力量、汇聚爱心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共有800余家社会组织参与疫情防控,累计捐赠款物300余万元。
开拓创新社会服务持续优化
建立覆盖市、县(区)、乡镇(街道)的三级综合协调工作机制,成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关于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等4个政策文件,建立完善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集中养育和社会散居基本生活费分别达到每人每月1400元和1470元,年发放生活费1200万元。实施“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197名大中专院校在读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资助费用186万元。联合多部门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稳步推进儿童福利机构提质转型。多措并举,有力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至去年年底,全市有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对象1.1万人、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对象1.2万人,2016至2021年累计发放补贴资金1.01亿元。积极推动残疾人两项补贴资格认定申请实现“跨省通办”“全程网办”,两项补贴制度从空白到建立,切实方便了残疾人申办补贴。加强信息共享比对,主动发现并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纳入补贴范围。不断加强婚姻登记制度建设和规范管理,依法依规开展婚姻登记工作,累计办理结婚登记5.2万余对。为全市婚姻登记处和登记窗口全部配备具有身份证读卡、人脸采集比对、电子档案拍摄等功能的一体化智能设备,补录婚姻登记历史档案数据5万余条。积极开展结婚登记“市内通办”试点,6县区部署开展婚俗改革试点,深入开展婚姻家庭辅导服务,积极倡导简约适度的婚俗礼仪,着力培育文明向上的婚俗文化。持续开展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摸排整治,规范殡葬基本服务收费,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大力倡导文明低碳祭扫,积极推进节地生态安葬,婚姻登记和殡葬服务质量持续提升。持续强化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全市取得全国社工职业资格证书人数达480人,位居全省前列。先后出台《关于加强全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措施,持续加强社工培训,受训人数达3000多人(次),持证社工培训率达100%。孵化培育社工机构20家,建立社工实训基地7个,社会工作实现从无到有的重大突破。注册志愿者累计19.2万人,志愿服务时数211.29万小时。全市建成慈善组织10个,市、县级慈善协会实现全覆盖,整体工作水平持续提升。福利彩票事业稳步健康发展,福彩公益金使用管理进一步规范,累计销售16.5亿元,筹集公益金4.9亿元,有效推动民政事业快速发展。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全市将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不断补齐民生短板、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2年08月30日“用水”之变——水资源综合利用的甘州实践(下)
- 2022年08月26日用爱心浇灌生命的希望 ——张掖市儿童福利院走访见闻
- 2022年08月25日张掖市建立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惠民利民
- 2022年08月25日张掖市村规民约落地见效全面推进乡村善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