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卫

非遗建设让天水文化底色更亮成色更足

 2022/09/19/ 15:30 来源:天水日报 记者 孙有生

非遗建设让天水文化底色更亮成色更足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孙有生

  “我第一次唱秦安小曲是在1979年,当时才17岁,是秦安县秦剧团的演员。”说起和秦安小曲40多年的缘分,蔡爱琴满脸自豪,自1991年调入秦安县文化馆后,她专心钻研秦安小曲已经30余载。

  近年来,秦安小曲硕果满园,推出了一批讴歌伟大时代、反映美好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在各级展演、比赛中屡获殊荣。其中,《惠风劲吹夏家湾》获“中华颂”第七届全国小戏小品曲艺大展曲艺类优秀剧目金奖,甘肃省第九届敦煌文艺奖等多项荣誉,还作为优秀节目入选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曲艺作品征集。

  “我们秦安小曲这几年成绩真是可喜呢,各级传承人都很积极,参加各类展演、比赛,进校园、进军营、进社区,每年活动有60场左右,民间艺人还给小学生义务教授秦安小曲哩!”蔡爱琴满脸喜悦地说。

  近年来,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为基础,以建立保护名录和传承体系为重点,扎实开展了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及产业开发工作。“只有非遗资源得到有效挖掘,宣传展演活动才会丰富多彩,全民保护意识也就有了明显提高。”采访中,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说,非遗产业项目目前已呈现初步转型,全市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的优势日趋成熟。

  今年66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武山旋鼓舞传承人代三海,是武山县滩歌镇代沟村村民,他自幼师从爷爷学习旋鼓舞,后来跟着父亲勤学苦练。“全村人都喜欢跳旋鼓舞,目前全村常年跳旋鼓舞的就有200多人。”

  保护是基础,传承是非遗的生命。为巩固抢救保护成果,秉承“见人见物见生活”活态传承理念,十年来,武山县致力于让非遗保护回归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从政策资金上给予扶持,同时建立传习所、建设数字化工程,帮助传承人提高审美能力,让非遗更好地融入时代、融入生活。从2014年12月起,武山县连续三届被文旅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旋鼓舞)之乡”;2014年9月,武山旋鼓舞代表甘肃参加第二届中国“司马迁”杯锣鼓大赛,荣获优秀表演奖;2016年3月,滩歌镇代沟村旋鼓舞队应邀参加电影《幸福快车》的拍摄……一个个殊荣的取得,见证了近年来武山旋鼓舞在保护和传承中取得的累累硕果。

  天水鸿盛社秦腔脸谱第四代传承人王贵林是一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十年间,他发表了《天水鸿盛社脸谱的艺术魅力》《天水鸿盛社脸谱溯源》《天水鸿盛社演员们的“变脸术”》等学术性文章,创作的脸谱作品多次获奖。工作之余,他还积极开展传承人传帮带工作,积极宣传弘扬非遗文化。

  手牵手保护文化遗产,心连心共筑精神家园。

  十年来,我市诸如蔡爱琴、代三海、王贵林这样的“守艺人”还有很多,各级非遗传承人、非遗工作者纷纷活跃在保护和传承非遗项目的“第一战场”,为传承文化遗产努力耕耘着……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代表性名录项目8项,省级代表性名录项目50项,全市有传习所70个、传承基地15个、非遗陈列馆3个、乡村记忆馆20个、农耕记忆馆2个,投资8000多万元的秦安小曲文化交流中心已建成投用。此外,参加文旅部“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展播,设立非遗抖音,举办非遗新媒体宣传培训班,非遗文创产品与故宫合作开发初现成果,拍摄《龙城遗韵》《武山夜光杯》宣传片等。同时,天水雕漆制作技艺、天水丝毯织造技艺、关峡竹编、武山夜光杯雕等进驻天水西关古城,均已初具规模。

  留住文化根脉,赓续文化文脉。秋风清爽的午后,武山县滩歌镇代沟村60多人的旋鼓舞队在代三海的指挥下纵横穿插,队形变化自如、鼓声喧天,代三海在舞者围成的大圈中央,变化节奏——敲锣,旋转的大圈在两个手持红色旗帜鼓手的有序带领下,分成两个小圈,各自在“鼓头”左右两侧脚步轻盈弹跳向前,不时翻转鼓面,变化鼓点敲击,俯瞰如一幅二龙戏珠图……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