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喜迎二十大 陇原新作为】高效绿色与科技创新为现代农业赋能 ——写在首趟中欧泥炭班列入甘之际

 2022/10/08/ 08:26 来源: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 记者 王思璇

高效绿色与科技创新为现代农业赋能

——写在首趟中欧泥炭班列入甘之际

天赈裕民(兰州)生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斌在白俄罗斯进行项目签约。

天赈裕民(兰州)生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斌与国外农业专家合影。
泥炭有机蔬菜育苗基地。
泥炭开采

  中欧班列是我国与欧洲陆上货运的重要通道,是畅通中欧贸易的“稳定器”和“加速器”。近年来,一趟趟中欧班列,打开了供需互促、优势互补的共赢大门。特别是受全球疫情形势影响的背景下,中欧班列优势凸显,释放了亚欧陆路物流和贸易潜能。

  为落实中国·甘肃“一带一路”农业资源引进,建立甘肃泥炭基质生产,泥炭腐植酸水溶肥,泥炭生物有机肥县域经济企业集群的起点,作为专业从事泥炭跨境供应链引进、推广、引用及泥炭资源综合研发与产品生产、市场营销的企业,天赈裕民(兰州)生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从东欧地区向甘肃引进十万吨泥炭。而首趟1200吨中欧泥炭班列即将开进甘肃,这也意味着其将推动甘肃设施农业和都市农业以及土壤改良和耕地质量提升快速发展。

  据悉,作为打造绿色农业、再造健康土壤的高级绿色投入品——泥炭,是保障甘肃工厂化农业发展和耕地质量提升的战略资源。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加快耕地质量提升,大力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和质量农业,已经成为新时期新形势下农业发展的全新方式。

  蓄力已久 首趟中欧泥炭班列入甘助农

  “我们公司主要在白俄罗斯、俄罗斯、马来西亚以及国内建立泥炭资源的开发而构建了‘一带一路’陆路与海陆跨境供应链,在甘肃及西北地区针对土壤改良工程、农田污染防治、新兴农业有机肥等方面推广和利用泥炭系列产品的实际应用。”说起公司的主营业务,天赈裕民(兰州)生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斌这样介绍。就公司的角色定位赵斌说道:“当好种地人的帮手,做好庄稼人的伙伴。”

  据悉,中欧泥炭班列首次开进甘肃,是天赈裕民(兰州)生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落实中国·甘肃“一带一路”农业资源引进,建立甘肃泥炭基质生产,泥炭腐植酸水溶肥,泥炭生物有机肥县域经济企业集群的起点,该项目的落地实施将全方位服务我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推动我省泥炭引进、加工、应用、推广实体经济等领域协同发展,打造我省泥炭产品加工和推广应用产业集群,推动我省设施农业和都市农业以及土壤改良和耕地质量提升快速发展。

  借力“一带一路” 泥炭行业的密切合作开始

  与我国东部地区泥炭广泛应用不同,中西部地区由于远离海港,陆路运输距离长,运费高,限制了中西部地区泥炭的广泛应用。“中西部地区泥炭供应不足、价格高的主要原因是资源短缺和沿海港口到内陆的运费昂贵,但是‘一带一路’打开了另一条引进东欧泥炭资源的通道。”

  据悉,甘肃省已在白俄罗斯、俄罗斯对泥炭进行了实地考察调研与泥炭的土壤检验。数据表明,泥炭无病菌、虫卵、草籽、激素、抗生素,没有任何环境负累。实验中发现泥炭在培肥退化土壤、培种育苗、栽培蔬菜花卉、制备有机肥料、再造健康土壤的高效绿色投入品,是保障农业发展和耕地质量提升的重要战略资源。

  发展决定需求 再造绿色生命的最佳生态环境材料

  粮食安全、绿色发展、种业创新是甘肃农业发展中必然产生对高效绿色的泥炭资源需求的客观现实。而泥炭在现代农业领域推广应用有利于打造水体洁净、空气清新、土壤安全的农业生产环境,提高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有效平衡农业绿色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和农业增收的关系,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有机统一。

  目前,我国泥炭市场包括茶、蔬、果、药种苗培育、基质栽培、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肥料升级、城市绿化等。此次引进国外优质泥炭资源,搭建泥炭生物有机肥、泥炭基质、泥炭土壤调理剂等产品市场,对于我省提高果菜茶药作物产量、提升黄土高原耕地质量、温室大棚退化土壤改良培肥、黄土荒山林木绿化大有裨益。

  “我们采用泥炭生物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调整土壤酸碱度、活化土壤微生物,构建结构疏松、通气透水、营养平衡、健康活跃的土壤生态系统。同时,针对黄土高原荒山绿化中存在的地形陡峭、气候干旱、土壤致密、通气不良、肥力低下、水分不足、造林成活率低、后期抚育维护成本高等突出问题,探索研究泥炭固型基质空气整根育苗和定植根周有机土包被移植技术,有效提升黄土荒山植树造林成活率。这都是泥炭资源引进甘肃并落地应用后的方向。”赵斌告诉记者。

  建立泥炭供应链 加快技术的推广应用

  近年来,天赈裕民公司与东北师范大学泥炭研究所签订了《产学研全面合作框架协议》、与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签订了《校企创新合作协议》;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投资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签订了《新能源项目开发合作框架协议》;在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成立了“中国—白俄罗斯土壤改良国际合作科技中心”,同时在中—白工业园申报成立“中国—白俄罗斯泥炭工程技术合作中心”,并在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泥炭工业分会领导下,牵头联合国内从事泥炭领域研究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生产企业近百家单位组建的“国家泥炭产业联盟”,已完成相关申报工作。

  在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泥炭工业分会、国际泥炭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执行会长孟宪民教授主持下,申报工信部《泥炭基质》产品标准的技术指标和检测方法评审与验收工作,并在国家泥炭产业联盟内整合国内外一流专家在耕地质量提升和废弃荒地修复、泥炭系列产品的科技与研发领域的顶尖技术和经验赋予甘肃农业土壤改良、农田污染治理、泥炭生物有机肥的推广应用提供强大的科技力量支持;在此基础上 “天赈裕民(兰州)生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兰州投资建设“兰州泥炭产业园”,形成年产30万吨泥炭腐植酸水溶有机肥生产线、年产5万泥炭基质生产线、年产1万吨泥炭吸附剂生产线、兰州泥炭科技馆,并在县域整合与激活大量的有机肥生产型资源构建以5G、物联网和区块链技术为支撑的泥炭沃土中小企业集群与泥炭数智农业生态示范园建设。

  “目前,迫切需要建立横跨境内外的泥炭供应链,加快泥炭技术在甘肃的推广应用。”对于趋势与发展,赵斌表示:“接下来,我们将致力利用泥炭绿色健康优势,借助数字技术和工业装备赋能,将果菜茶药种植土壤诊断、作物需求大数据通过人工并行算法和机器学习手段,生成满足土壤和作物需求的智慧沃土配方,再通过定制生产和精准施用,实现作物增产、增收、提质、沃土多目标协同,构建完整的泥炭数字沃土产业体系,保障农业发展、农村增绿和农民增收。”

  “泥炭市场具有巨大潜力,泥炭引进加工和推广应用不仅可以带来直接经济效益,还因为产品推广应用带来显著社会和环境效益。”此次首列泥炭专列入甘只是一个开端,赵斌表示,将借助“一带一路”平台,以东欧、东南亚为目标资源地,积极构建协会间、企业间的资源、投资、运输、检验、通关合作机制,加快引进国内稀缺的藓类泥炭、木本泥炭、椰糠和木纤维资源,推动我省与相关西北地区泥炭资源自由流动、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开展全产业链、高水平、深层次合作。根据不同市场区针对性建设泥炭加工和推广应用集群,打造纵向成链、横向成群的泥炭供应链,满足甘肃土壤改良培肥不同市场与应用对泥炭产品的需求。

  奔流新闻·兰州晨报记者 王思璇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