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生物多样性成就甘肃生态之美

 2022/10/21/ 09:03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丛培昊

生物多样性成就甘肃生态之美

祁连山自然风光。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安维民

大熊猫国家公园的野生大熊猫。

  丛培昊

  地球上生活着万千生灵,它们在天空、在海洋、在森林、在荒漠、在冰川。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成就了生态之美。

  “生物多样性”这个词语我们早已不再陌生,它存在于我们身边何处?在甘肃,生物多样性又体现在哪儿?

  1 丰富而独特的生物多样性

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为鸟的乐园。 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张勇

  看看地图,甘肃形似一个三镶式玉如意。甘肃是我国面积第七大的省份,总面积42.58万平方公里,比德国、英国、意大利和日本的国土面积都大,甚至比葡萄牙、奥地利、立陶宛、丹麦、瑞士、荷兰和比利时七国的面积之和还大。甘肃不仅面积大,纵深更是惊人。省域斜长,东西横跨1659公里,南北纵贯530公里,北抵沙漠戈壁,南接青藏高原。甘肃还有极为少见的复杂气候和流域特点,它是四种气候(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高寒气候区)的交汇区,也是三大流域(黄河、长江和西北内陆河)的汇集区。正因为身处如此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坐拥如此复杂多变的山川风貌,甘肃境内的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也极为饶足。

  甘肃自古以来就是生物资源丰富的地区,省内发现了大量不同时期的古生物化石。以脊椎动物为例,如甘肃省博物馆展出的出土于兰州市海石湾的合川马门溪龙及出土于庆阳市合水县的黄河剑齿象;又如甘肃省地质博物馆展出的出土于临夏州永靖县的炳灵大夏巨龙;还有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展出的众多第四纪哺乳类化石。上述种种,无一不是名驰海内外、兼具重要科学意义和科普价值的史前生物种、类。这也说明了最晚从1亿多年前的侏罗纪开始,甘肃域内就分布着诸多有代表性的、物种丰富的生物群落。

  甘肃现有生物的丰富程度同样不遑多让。科学本底调查显示,我省现有野生高等植物5100余种,野生脊椎动物近千种,其中不乏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以动物为例,仅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就达数十种之多,如兽类的大熊猫、川金丝猴、大灵猫、荒漠猫、豹、雪豹、豺、野马、蒙古野驴、藏野驴、野骆驼、林麝、马麝、梅花鹿、白唇鹿、野牦牛和普氏原羚等,鸟类的斑尾榛鸡、绿尾虹雉、白冠长尾雉、黑鹳、大鸨、小鸨、波斑鸨、黑颈鹤、遗鸥、胡兀鹫、秃鹫、金雕、草原雕、白尾海雕、玉带海雕、毛腿雕鸮、四川林鸮和猎隼等。

  此外,甘肃还分布着许多我国特有生物。仅以动物为例:兽类有大熊猫、川金丝猴、荒漠猫、中华扭角羚、白唇鹿和普氏原羚等;鸟类有大石鸡、蓝马鸡、甘肃柳莺、山噪鹛、大噪鹛、朱鹀和蓝鹀等;爬行类有丽纹龙蜥、草绿龙蜥、草原沙蜥、青海沙蜥、康定滑蜥、北草蜥、双斑锦蛇、横纹小头蛇、平鳞钝头蛇和高原蝮等;两栖类有大鲵和文县疣螈等;鱼类更有60多种我国特有种,如中华沙鳅、黄河高原鳅、兰州鲇、祁连裸鲤和秦岭细鳞鲑等。

  甘肃的生物多样性如此丰富,显然与广袤的面积、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地形地貌密不可分。上述条件相辅相成,不仅为各类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空间,更在遇到环境剧变和天灾时,为它们特别是脆弱物种提供了生物避难所(指不易受到外界干扰的地理区域。比如第四纪冰期中,我省域内就存在特定的冰期避难所),因此一些相对古老的物种在域内得到了较好的存续,如大熊猫、大鲵、珙桐、银杏等孑遗物种(指在古老的地史时期分布比较广泛,而现代的分布范围大大缩小,仅局限于某些地区的古老动植物物种)在我省均有野生分布。

  每一种生物的存在都是维系地球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彼此不可替代,每一个生命都不容忽视。生物多样性愈丰富,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便愈趋完整。此时此刻,我们与万千生灵共同生活在这个和谐的家园里。

  2 保护生物多样性甘肃在行动

黑河湿地。孙耀贤 摄

  近年来,从决策部门、科研机构到具体的管理部门和执法部门,许多相关专业部门、机构和人员为我省环境保护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并取得了喜人的成果。

  其一,甘肃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切实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落实推进国家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统筹实施了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包括祁连山生态保护和修复、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保护和修复)、黄河重点生态区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包括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秦岭生态保护和修复)和北方防沙带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包括河西走廊生态保护和修复)。

  其二,2021年以来,甘肃省继续全力推进生态环境问题等4个方面9类问题的排查整治,并开展各类专项执法行动,解决了一大批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如:部署开展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组织沿黄6市州重点排查检查了工业危废、生活固废、医疗废物等问题,开展消耗臭氧层物质专项执法检查、垃圾焚烧发电企业专项执法检查等,为全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发挥了重要保障作用。

  其三,甘肃省生态环境保护和野生物种保护力度近年来不断加强,并取得积极进展。省内部分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种群和个体数量不断增加,一些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种群数量增长明显。

  其四,甘肃省在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监测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21年底,省内已建立涵盖多种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形成“水—土—气—生”的综合监测体系,为我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科技支撑。

  其五,2020年4月,甘肃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标志着我省野生动物保护的科学化、法治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其六,自然保护地是生态建设的核心载体,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动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甘肃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生物多样性优势,在历史基础上不断推进保护地建设,现有国家公园和各级自然保护区近60处,在自然环境和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同时也肩负着生态服务和社会服务的功能。

  3 万千生灵生活的和谐家园

祁连山国家公园的野生雪豹。

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内的普氏野马。王俊 摄

  让我们走进其中一些兼具特色和典型性的省内保护地,看看这些秘境和其中存续的生灵,试着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

  2021年,我国正式设立第一批国家公园,其中就包括跨经我省的一处——大熊猫国家公园。它地跨甘、川、陕三省,保护面积逾2.7万平方公里,是我国野生大熊猫种群的集中分布区和主要繁殖栖息地。在保护国宝大熊猫这一旗舰种的同时,它也保护了大熊猫栖息的自然环境和生存于此的许多珍稀动植物种,包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2种和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4种等。甘肃省现有大熊猫国家公园的一个片区(白水江片区)。

  此外,甘肃省还建有祁连山国家公园(试点)的一个片区(甘肃片区)。不难想象在不远的将来,这两个国家公园在发挥巨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的同时,还可兼具自然教育和生态旅游的功能。

  除国家公园之外,各级自然保护区依然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础单位和平台,其中最重要的是国家级保护区。甘肃省现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2个,它们在省内星罗棋布,总面积逾500万公顷,其中有的保护区还是上述两个国家公园的一部分。对我们而言,它们是静谧、奥秘、神奇和野性;对科学家而言,它们是观察研究生物多样性的圣地;对生存于其中的生灵而言,它们是祖先的故土和宝贵的家园。

  极目西眺,直入云霄的祁连山西端,有全省面积最大(136万公顷)的自然保护区——盐池湾自然保护区,这里是青藏高原的北缘,也是野牦牛、藏原羚和白唇鹿等高原珍稀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每年初夏水草丰茂的时节,还有斑头雁、赤麻鸭等大量候鸟在此繁殖。

  由此向北数百公里,来到与新疆毗邻的酒泉市瓜州县,这里有甘肃省第二大保护区——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不来此地,竟不知极度干旱的荒漠中也能孕育出盎然的生机。这里有脊椎动物200余种,维管束植物400余种。我们不仅能看到盘羊、岩羊、北山羊、蒙古野驴等大型有蹄类动物,还可在荒漠中觅得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裸果木那细弱而倔强的身影。

  徐向东行,来到河西走廊中段,向南看,祁连山重峦叠嶂,向北望,黑河九曲回肠。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既是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甘肃省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之一。青海云杉和祁连圆柏分别为祁连山的阴坡和阳坡染上了片片绿意。黑河湿地则是我国西部最重要的内陆河湿地之一,也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黑河自然保护区就位于其中段,旨在保护西北典型的内陆河流湿地和生存于此的生灵。每年的春秋迁徙期和繁殖季,以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黑鹳为代表的100多种湿地珍禽都会现身于此。

  再向东千里,从河西来到陇中,自省会兰州向东南方车行1小时,便可到达“陇右名山”——兴隆山自然保护区。在这里我们可以享受天然原始老云杉林带来的自然氧吧和层层绿意,幸运的话还能见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马麝,一睹雄兽那长长的獠牙。

  继续东行来到陇东,看伏羲故里天水市内,有秦州珍稀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它是甘肃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面积最小的(2350公顷),却肩负着守护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大鲵和秦岭细鳞鲑等特有珍稀水生野生动物的重要使命。

  最后折向南行,来到甘南藏族自治州。目光先锁定碌曲县,这里有尕海—则岔自然保护区。它是我国少见的集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高原湿地类型、高原草甸类型三者为一体的自然保护区,也是全省首个国际重要湿地,还是高原珍禽黑颈鹤等近百种鸟类的繁殖栖息地。碌曲县向东直线距离不需百里就来到了迭部县,这里有甘肃省“国字号”保护区中最年轻的多儿自然保护区(2018年晋升为现级别),它主要保护大熊猫及其生存环境,却不隶属于大熊猫国家公园。

  其实,生物多样性早已不只是一个纸面上的科学概念,它还会影响我们的衣食住行、生活方式和未来的发展,我们完全没有理由不关注生物多样性。但不论对生物多样性了解与否、了解多少,生活中的我们每时每刻都可能享受到生物多样性带来的惠利。生物多样性就在我们身边,不,甚至人类本身也是生物多样性的一分子。

  另一方面,多了解一分身边的生物多样性,每个热爱家乡的甘肃人就会多一分自豪和充实。“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去关心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去关爱我们身边亟待保护的自然环境和各种生灵。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