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旅游

乡村旅游:旅游产业的“半壁江山”

 2022/12/28/ 08:24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乡村旅游:旅游产业的“半壁江山”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 何效祖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周边游、乡村田园游等形式的出游需求逐渐凸显,乡村旅游呈现恢复性增长。随着国务院出台疫情防控“新十条”,省委省政府召开疫情防控会议并出台“新二十条”,旅游市场复苏迎来了黎明的曙光。全省文旅系统及时启动“文化进万家、旅游迎新春”百日攻坚行动,率先从乡村旅游做起,引领全行业动起来跑出“加速度”、活起来回归“烟火气”、旺起来开启新征程。

  乡村旅游面临新趋势

  在我国,乡村旅游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国家休假制度的实施,乡村假日经济兴起。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大力推进“中国乡村游”,国内乡村旅游进入全面、快速、优化发展阶段,逐步从早期的农家乐、田园观光向“乡村旅游+”转变。

  在顺利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后,继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乡村旅游发展步入升级转型新阶段。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乡村是满足大众亲近自然、体验自然、进行户外运动以及短途安全出行需求的优选之一,是更容易实现的“说走就走的旅行”。乡村旅游进入大有可为、率先突破的黄金期,迈入大显身手、焕发精彩的新征程。

  乡村旅游担负新使命

  甘肃乡村地域广阔、生态美好、民风淳朴,原始纹理保留完整。发展乡村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韵味独具的乡土文化、生态完整的后发优势。近年来,我们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着力推动乡村旅游产品创新、基础提升、品牌创建等“十大工程”,下大力气唤醒乡村沉睡的美丽,努力把“深在闺中”的旅游资源转化为脱贫致富的金钥匙,走出了一条甘肃特色乡村旅游发展之路。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甘肃乡村旅游游客接待量达1.31亿人次,实现乡村旅游收入390.33亿元,分别恢复至疫情前的103.2%和114.8%,接待人次占全省旅游总人次比重达47.5%,已占到全省旅游市场的“半壁江山”。“甘肃味、乡土情”的乡村旅游已走出深闺,全省乡村旅游的品牌辐射力和影响力显著提高,势头正劲,大放异彩。围绕服务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战略和全省绿色发展崛起大局,乡村旅游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正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脱贫致富的加速器、绿色经济的新引擎、开放交流的金招牌。

  乡村旅游开启新征程

  衔接乡村振兴,全省要系统谋划乡村旅游,紧紧抓住游客迫切回归自然、放飞心情的休闲旅游需求,把乡村旅游作为全省旅游复苏振兴的突破口和主阵地,以建设西部知名乡村旅游目的地为目标,以促进乡村消费为重点,推动乡村旅游连片发展、扩容升级,使乡村旅游成为全省旅游的主体,重点从八个方面开启我省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一要注重问题诊断,把握特色方向。聚焦规模小、层次低、链条短、消费弱等瓶颈问题,彰显特色,拓展空间,丰富内容,提升品质,深入挖掘乡村风光、民风民俗、遗产遗存、生产生活的特色元素,打造差异化、特色化的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二要注重规划引领,强化顶层设计。做好乡村旅游发展的规划统筹和政策引导,加快形成我省特色各异、优势互补、点线面一体发展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体系,推动乡村旅游健康发展。三要注重品牌打造,提升发展层次。以乡村旅游示范县、文旅振兴样板村为抓手,以乡游、乡见、乡识、乡宿、乡味为内容,打响做亮“陇上乡遇”乡村旅游品牌,努力把资源价值转化为产业优势。四要注重资源整合,增强发展合力。融合民俗风情、民族文化、农耕文化、乡村节庆等乡村文化元素,开发适应城市居民休闲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订制化旅游产品,努力让乡村游成为城市居民时尚生活的追求、精致生活的标配。五要注重协调服务,鼓励社会投资。强化政府部门相互协同,支持社会力量投资乡村旅游开发,加快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社会资金为主体,依靠市场机制筹措资金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六要注重项目实施,夯实发展后劲。全力以赴抓项目谋划、项目储备,优化项目建设环境,实行清单化管理,创造条件抓项目开工,为项目建设“开绿灯”“加满油”,蓄足高质量发展“活力源”。七要注重教育培训,提升服务水平。要因地制宜引导和支持各地成立乡村旅游发展社会化组织,强化行业自律,推动乡村旅游规范化发展。把星级饭店、A级景区的服务理念和标准要求向乡村旅游延伸,加强经营和服务人员的专业培训,提升乡村旅游发展专业化水平。八要注重质量规范,强化经营管理。强化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分类分业制定和实施一批乡村旅游设施要求与服务规范标准,推进乡村旅游服务产品专业化、标准化、流程化发展,让城乡居民共享乡村旅游发展成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新要求。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