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文明乡风润陇原】祭而丰不如养之厚

 2022/12/29/ 08:32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张文博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文明乡风润陇原】

祭而丰不如养之厚

  张文博

  孝为德之本,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孝的表现形式也在不断演变,但“善待父母”“赡养老人”始终是不变的内涵。

  然而,现实生活中,却有人“活着不尽孝,死后讲排场”。特别在一些农村地区,这种“薄养厚葬”的现象屡见不鲜。父母生前,儿女互相推诿、不愿照顾,老人缺衣少食,甚至遭受虐待;父母去世,儿女哭天抢地、隆重祭奠,大操大办,吹拉弹唱、大摆宴席……一场丧事办完,少则几万,多则十几万。

  诚然,与城市相比,农村葬礼相对复杂。但是,如果不尽赡养父母的义务,甚至将父母当成“包袱”,却又在老人去世后,搞所谓的“风光大葬”——生时不养、葬时再厚,又有何意义?这种所谓的“孝行”,无疑是对“孝”字的扭曲。

  孝的关键在赡养。至于身后事,则重在精神上的纪念。现在,农村生活条件好了,但有些地方却陷入“薄养厚葬”的怪圈,形成了一种畸形的攀比心态:子女把丧事办得越隆重,就会被认为越孝顺。可是,人活着才能体会到“幸福”。平日里悉心关爱父母,尽量照顾好他们,才是做儿女的本分。老人去世了,才想起来“孝顺”,做什么也是徒劳。再者,陪伴最为长情,父母一天天老了,最希望孩子“常回家看看”,如果能够满足这份心愿,才会真正让他们感到欣慰。

  破除“薄养厚葬”陋习,需要推进移风易俗,大力培育文明乡风。基层党员干部要带头树新风、扬正气,弘扬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坚持丧事简办,摒弃铺张浪费,做文明新风的倡导者、传播者和实践者。同时,充分发挥村民自治作用,使村规民约赋能乡村善治,让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成为移风易俗的重要推手,实现文明乡村的共建共治共享。

  祭而丰不如养之厚。父母健在时,多关心照顾、嘘寒问暖,精神上抚慰,物质上帮助,让他们颐养天年,就是对孝道的最好传承。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