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集”优成势 “聚”力升级——甘味平凉红牛产业集群建设综述

 2023/01/05/ 08:54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田丽媛

“集”优成势 “聚”力升级

——甘味平凉红牛产业集群建设综述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田丽媛

  晨曦微露,静宁县原安镇程义村养牛大户姚金庄便开始了忙碌的一天。要照看好基地700多头牛并非易事,但姚金庄每天都乐此不疲,因为养牛让他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平凉红牛产业是平凉市聚力打造的九大重点产业链之一。2020年起,农业农村部在全国开展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平凉市抢抓机遇,聚焦优质高端肉牛市场,加强产业链建设,提升品牌影响力,蹚出了一条百亿红牛产业的“牛”路子。

  “我们将进一步扩大种群、延伸链条,持续提升产业发展的集群化程度,力争到2026年,打造综合产值超过200亿元的平凉红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成中国高品质肉牛高质量发展示范市。”平凉市畜牧兽医局局长赵小军说。

  稳步推进 擘画“牛产业”蓝图

  冬日,走进泾川县飞云镇飞云村千头肉牛养殖小区,崭新的牛棚映入眼帘,膘肥体壮的肉牛成为小区新住户,养殖户刘永红正忙着添草、喂料、加水……

  56岁的刘永红是村里的养牛专业户,他告诉记者:“之前一直在家里养牛,地方小、环境差,2022年镇里新建的牛场配套设施齐全,县里的兽医还定期来讲授养殖、防疫新技术,牛的品质大大提升。”

  飞云镇飞云村千头肉牛养殖小区是泾川县“平凉红牛”产业链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2022年以来,镇里按照‘小规模’‘大群体’的思路,规划新建养殖小区一期项目,按照20头、10头、5头规模建成牛棚43座。”飞云镇党委副书记路科锋说,项目主体工程已经全部建成,目前小区进驻养殖户28户,牛存栏300多头。

  为把产业做大做强,在平凉市的积极争取下,甘味平凉红牛特色优势产业集群跻身2021年全国重点打造的50个产业集群,中央财政投资2亿元,分三年实施。2021至2022年,围绕集群内平凉红牛产业良种繁育、规模扩张、屠宰及精深加工、市场流通、品牌培育等重点环节,以“强链、延链、补链”为重点,坚持全产业链开发。

  为此,平凉市下足了功夫:

  ——建机制、强保障。市县均成立产业集群项目管理领导小组,加强项目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组建市县畜牧技术服务团队,累计开展养殖技术培训21期、1500多人次,组织现场实训指导10次,编印发放平凉红牛饲养管理技术指南;

  ——借经验、优思路。市级组织项目管理人员赴宁夏固原市、庆阳环县参观学习产业集群项目建设先进经验和做法,对照实施方案,各县(市、区)结合实际,细化实化各项目实施方案,确保编制的方案符合投资导向、产业发展、企业需求;

  ——强监管、促规范。在集群实施过程中,强化资金监管,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实行项目资金报账制,每季度开展绩效监控,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调度,确保资金规范使用;

  ——重督查、勤调度。建立项目周调度、季通报机制,每周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调度,每季度进行通报,不定期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现场督导检查,针对方案编报滞后、实施进度延后、资金拨付靠后的项目县,平凉市畜牧兽医局督促加快进度,强化项目管理,确保养殖场(户)及早受益。

  通过产业集群项目的实施,平凉红牛产业链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久前,“平凉红牛”入选国家64个重要特色物种联合攻关育种计划,“平凉红牛”品牌入选2022年农业农村部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同时入选“甘味”系列十大地方公用精品品牌,“平凉红牛”地理标志被列入《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名录》,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

  截至2022年9月底,平凉市肉牛存栏、出栏分别达到53.89万头、32.05万头,与项目实施前2020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4%、34%,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龙头带动 百姓过上“牛日子”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新民路的新世纪超市,在平凉市伊通清真肉制品有限公司展台,前来购买牛肉食品的顾客络绎不绝,冷冻柜中各种平凉红牛分级分割产品,深受顾客青睐。

  “牛肉越是精细分割,附加值越高。”公司负责人兰亮亮告诉记者,“平凉红牛在育肥过程中,根据牛的年龄、体态,在科学检测的基础上,分别采取不同的饲料配方进行喂养。饲料均为纯天然牧草、玉米秸秆、麦秸、苜蓿粉及优质天然精饲料,生产的牛肉属无公害绿色食品。”

  据了解,平凉市伊通清真肉制品有限公司依托“平凉红牛”优质资源,主要从事牛肉及其副产品收购加工,中高档生、熟肉制品开发、销售与技术服务,是平凉市名优特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让牛产业集群发挥更大作用,让群众过上“牛”日子,离不开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

  “红牛宴”“红牛火锅”“红牛烤肉”……在崇信县平凉红牛“中央厨房”,鲜嫩的红牛被变着花样摆上饭桌。

  据了解,平凉红牛“中央厨房”是由县农投公司下设红牛产业公司投资200余万元建设的集平凉红牛牛肉产品配送、特色农产品展览、商务接待等为一体的现代化餐饮店,主要开展牛肉产品深加工,现已开发上市销售高档牛肉产品20余种。

  “‘中央厨房’的开办填补了产业链发展的短板,有效推动平凉红牛‘种、养、加、销’的全产业链模式发展,探索出‘合作入股、托管代养、投牛还牛’等产业模式,累计向农户分红646.35万元。”崇信县红牛公司经理李晓东说,目前,已通过企业带动全县70个红牛养殖专业合作社470户农户走上了致富路,户均增收达1.55万元。

  近年来,平凉市聚焦种养加、产供销等重点环节,积极引进、培育链主(链员)企业,全市牛产业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6家,市级链主(链员)企业11家,县级链主(链员)企业53家,平凉红牛产业发展的集中度和关联性进一步增强,全链式、集群化发展的雏形初步形成,为广大农户增收提供了保障。

  政策扶持 助力“牛”产业发展

  “没想到活牛也可以抵押贷款,下一步扩大养殖规模不愁没钱了!”不久前,崇信县锦屏镇养殖户朱明军获得了一笔3年期300万元的“红牛贷”。

  “红牛贷”不仅解决了朱明军的资金难题,也进一步激发了牛产业发展活力。

  近年来,崇信县持续加大红牛产业扶持力度,每年列支1000万元,从产犊补母、基础设施配套、窑洞改造、饲草种植加工等方面重点扶持。

  在红牛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崇信县依托“粮改饲”项目,持续扩大玉米、苜蓿等种植面积,配建有机肥生产线,有效解决了草料和粪污处理两大饲养红牛难题,实现了红牛产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

  静宁昊康牧业万头牛场二期项目建成运营、崆峒区陇东活畜交易市场建成试运行、上海硕电动物芯片生产项目完成3个公司注册……

  2022年,按照全市“3659”总体发展思路,平凉红牛产业由产业开发向产业链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呈现出规模扩张、链条延伸、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的良好态势。

  在精准扶持方面,平凉坚持“投、补、奖、撬”多措并举、精准扶持,依靠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引导养殖场(户)扩大规模。在平凉红牛产业集群等项目资金安排上向链主(链员)企业倾斜,发挥项目资金的聚合效应。

  在金融创新方面,继续推广“红牛活体抵押贷”“红牛超市”等模式,全面落实“小额担保贷”“特色产业工程贷”等政策。在全面推广肉牛保险工作基础上,实施能繁母牛保费保额提标保险规模2万头,积极破解融资难瓶颈,激发产业发展活力。

  在强化技术服务方面,充分发挥平凉市、各县(市、区)乡村振兴行动畜牧养殖服务队和“土专家”“牛秀才”作用,加强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等技术服务指导,扎实开展动物集中免疫工作,提升科学养殖水平。

  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从“平面分布”到“集群发展”,平凉红牛产业大踏步迈进,提档升级。

  “我们将以甘味平凉红牛产业集群建设为抓手,在种业提升、数字农业、循环畜牧业和粪污资源化利用、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等方面,谋划储备一批重大项目,一体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夯实平凉红牛产业链发展基础。”赵小军说。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