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见习记者 马腾飞
地处黄河上游的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森林葱郁、物种富集,是一片生态沃土。截至目前,全州森林覆盖率达到14.27%,草原盖度稳定在70%以上,推窗见绿、出门见景的生态临夏正在逐步实现。
近年来,临夏州坚决扛起筑牢黄河上游生态屏障政治责任,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决心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空气和水环境质量创多年来最好水平;依托绿色生态建设,临夏州不断壮大绿色衍生产业,经济质效明显提升,以前所未有的改革力度推动绿色转型,为推动临夏经济量级跨越、能级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道一带一港” 尽显生态底色
在临夏州永靖县城西3公里处,太极岛生态绿道便在此,岛屿、浅滩和沼泽随处散落,湖水碧漪涟涟,一派江南景象。
太极岛生态绿道。
近年来,永靖县依托自然环境挖掘黄河文化,着力打造兰西城市群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及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通过一系列措施修复和保护,使得太极岛湿地从“萎缩”向“恢复”转变,现已形成一道集生态功能和休闲旅游功能为一体的湿地生态屏障,以“一廊”“五园”的旅游新格局规划,沿着兰永公路打造出了一条“黄河绿道”。
太极岛生态绿道,是黄河三峡景区的核心区域,也是黄河流域最大的人工湿地,总面积达1.95万公顷。这里曾举办了2004年、2009年两届全国龙舟大赛,特别是2013年,将中华龙舟赛这项国内级别最高、竞技水平最高的顶级龙舟赛事邀请到太极湖水域举行,使中华龙舟大赛第一次来到北方,来到黄河流域。
沿着黄河乘船向东,在流经永靖县域107公里的主道上,一条“黄河花堤景观带”绵延数公里。为切实加强黄河沿岸生态保护,着力建设宜居宜游宜业的滨河美丽小城,永靖县投资1.5亿元打造出黄河花堤景观带。
景观带上,重点打造的十里花海,精选栽植郁金香、马鞭草、香水百合等花卉植物250多亩,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前来散心赏花、观光游玩。同时,配套实施夜游亮化工程,依托黄河穿城而过的特点,对黄河两岸河堤、楼体进行美化亮化。游客在游船画舫上观赏黄河夜景,实现了人在城中、城在景中、城景融合的美好画面。
临夏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走进位于临夏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临夏百益(中荷)国际鲜花港,数万枝鲜花齐齐绽放,阵阵花香沁人心脾,但这里不同于黄河花堤景观带的是,数字化科技随处可见。
在现代化智能温室里,一台电脑不但能实时监控高端花卉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温度、湿度等环境要求,必要时还可联系专家远程“问诊”,农产品原产地定价交易、质量全程也可追溯。据临夏百益现代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办公室主任唐虎明介绍,项目第一期投资1.68亿元,建成5公顷智能温室1座,种植面积3万平方米。
临夏百益现代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技术员牛双琴说,“我们基地年产玫瑰鲜切花约1200万枝,主要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一线城市,实现年产值2160万元,亩均产值可达50万元以上。同时,在花卉生产、包装、物流、零售等环节带动200人就业,真正成为带动一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富民产业。”
据了解, 二期全面达产后,温室规模将达到10公顷,年产玫瑰鲜切花产值约9000万元,提供约300个就业岗位,将有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农业提质增效,推动临夏县成为西北花卉产业新名片、全国花卉生产新中心。
“一园一室一树”助力促产增收
坐落于临夏县东北部,全省最大自流灌区“万顷塬”的临夏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19年被评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市场化运作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一环,近年来,我们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引领,按照‘政府扶持、企业主导、市场运作、群众受益’的原则,全力打造创新型农业全区,达到了商业化运作、品牌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的目的。”园区管委会负责人说。
目前,园区以高原夏菜、经济林果、畜牧养殖等多元富民产业发展为主,园区产值达到13亿元,同时,创新联农带农机制,助推群众增收,通过土地入股、资金入股、劳动力入股等多种形式参与经营,实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2万元,比全县平均水平高16.8%。
“现在一切都很好。”临夏县南塬乡源泉村村民蒋成德说,“只要合理种植、悉心管护,每座大棚一茬蔬菜收入有1万多。”
2016年,蒋成德家从山沟中搬出完成易地扶贫搬迁,2019年,蒋成德分到日光温室1座,还承包了其他农户的日光温室4座,一家6口人都在种植日光温室蔬菜。2020年春节后,他种植的新鲜蔬菜陆续上市,收益远远超过他的预期,尝到甜头的蒋成德向村委会申请在原有基础上再承包5座温室,扩大种植规模,增加收入。
临夏县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发展的400座日光温室。
蒋成德手中的日光温室,便是临夏县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发展的400座日光温室之一,位于临夏州最大的台塬区——临夏县北塬灌区,属甘肃临夏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在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园带动下,目前,全县日光温室、钢架大棚达到11000多座,100吨以上的保鲜库达到46个,3万多人在蔬菜产业链上就业增收。
莲花镇。
同样,在临夏县莲花镇椒户的脸上,也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一株株“春华秋实”的花椒树,既是莲花镇的经济林、主产业,更是莲花镇的生态林、黄河水源涵养林。在全镇80%以上的耕地和所有的荒山荒坡全部栽植了花椒树后,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明显的生态效益,提升了黄河流域生态建设的水平。
这些浑身长满“刺疙瘩”的花椒树,早已成为了莲花镇椒农增收致富的“摇钱树”。近些年,莲花镇的椒农们开辟出了6000多亩花椒梯田,让全镇32个花椒专业合作社,销售贩运总收入达1.2亿元,一棵棵花椒树让山沟披上了绿“被子”、群众鼓起了钱袋子……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黄河奔涌处的花儿临夏,新发展理念不断深入人心,绿色生态建设不断落地,生态文明底色更加鲜亮厚重,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生动画卷正徐徐展开。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3年01月05日唱响“黄河之滨也很美” 兰州立法保护黄河文化
- 2022年12月30日甘肃首个“5G智慧桥梁”建设迎来新进展——清傅公路项目“桑园子黄河大桥”主塔顺利封顶
- 2022年12月12日【组图】黄河之滨 水鸟嬉戏欢乐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