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卫

让雷锋精神之花开遍临夏大地

 2023/03/06/ 15:21 来源:民族日报

让雷锋精神之花开遍临夏大地

  民族日报评论员

  开栏语

  “要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更好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志愿服务保障和支持,不断发展壮大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在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重要指示。

  为了引导我州广大干部群众树立崇高理想追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新时代学雷锋活动不断走深走实,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为建设幸福美好新临夏提供思想道德保障、凝聚强大精神力量,本报从即日起开设《学习雷锋 争做雷锋》栏目,以飨读者。

  雷锋把自己短暂的一生全部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谱写了壮丽的诗篇,树起了一座令人景仰的丰碑。

  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了60年来学雷锋活动的显著成效,深刻阐明了雷锋精神的永恒价值,并强调要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临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一个红色基因流淌不息的地方,雷锋精神在这里有着深厚的底蕴和群众基础。全国拥军模范喇震洲、入围“中国好人榜”见义勇为的乔永刚、全国劳动模范马宏胜、全国三八红旗手董彩云、感动甘肃十大“陇人骄子”马祎……60年来,雷锋精神犹如一座巍然矗立的灯塔,不断放射出夺目的光芒,照亮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各行各业发扬雷锋精神,立足本职岗位强本领、作贡献,“天使白”“警察蓝”“橄榄绿”“志愿红”温暖着临夏大地,涌现出无数助人为乐、向善向美的“活雷锋”,生动演绎着新时代雷锋精神在临夏的传承与创新。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雷锋精神是时代的需要,是道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素养。在任何时期,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今天,我州正在依托“十有临夏”资源禀赋,抢抓“十大之年”发展机遇,奋力谱写新时代临夏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新篇章。我们要把对党忠诚的理想信念和真善美的道德品质转化为具体行动,把赓续雷锋精神与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等结合起来,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以涓涓细流汇成海,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临夏新实践注入不竭精神动力。

  传承雷锋精神,必须要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雷锋精神经久不衰的灵魂所在,奋进新征程,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开展“三抓三促”行动,以雷锋为榜样锤炼党性,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做到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始终不渝、百折不挠,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个人的奋斗融入临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之中。

  传承雷锋精神,必须要践行初心使命。服务人民、助人为乐,是雷锋精神最深刻的内涵和最鲜明的特质,奋进新征程,我们要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做雷锋式的“一滴水”“一线阳光”“一颗螺丝钉”,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当好服务人民群众的“勤务员”,扑下身子、甩开膀子,尽心尽力去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用心用力把为民之事落实落细,奋力托起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在日常工作生活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传承雷锋精神,必须要爱岗敬业奉献。雷锋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岗位,总是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精一行。奋进新征程,我们要学习雷锋同志正确的政绩观、利益观、价值观和尽职尽责的优秀品格,笃定“做一事、专一事”的信心,拿出“挤”和“钻”的劲头,在平凡的岗位上勇于担当、恪尽职守、精益求精,自觉在干事创业上“担担子”,在工作落实上“钉钉子”,面对各项工作始终做到一锤接着一锤敲、一茬接着一茬干,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和担当,让更多“施工图”变为“实景图”。

  时代在变迁,但雷锋精神永远不会过时。踏上新征程,创造新辉煌,我们要倍加珍惜、坚持用好雷锋精神这一宝贵财富。弘扬雷锋精神,不是简单地每年“雷锋日、雷锋月”做一件或者几件好事,也不是口头上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记在心间,落实到工作生活中去,以不畏艰险、攻坚克难的勇气和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姿态,锚定打造“五个区”、建设“六个临夏”的奋斗目标,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创造出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业绩和荣光。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