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结对帮扶 爱心甘肃】
深入实施“爱心助残”行动 大力推进爱心甘肃建设
王旭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践行宗旨为民造福”的目标要求,我省全面启动“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建设。省委省政府细化了具体的工作任务,安排了具体的工作方式,提出实施“爱心助残”行动,要求在“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建设中,让每一个残疾人都能够生活得更有尊严、更有幸福感。
各方积极参与,形成帮扶合力。残疾人异质性强,其残疾类别、伤残等级、教育程度、康复情况、就业与否等不一样,所以需求也呈多样化。残疾人事业的发展需要多方努力,合力推进。各级政府、残联、民政等相关单位,要加大对残疾人就业的支持力度,统筹推进残疾人民生保障、就业创业、公共服务、融合发展等各项工作,推动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各级政协委员、人大代表要持续关心关注残疾人事业,多方调研,不断优化提案、议案,完善和推进政策进入法治化的进程;专家学者要从多元学科理论出发,深入实践,研究推出系列成果,建言献策;广大志愿者、社工、特教师资、公益助残组织要积极奉献,把助残公益做到扎实而充满阳光;广大残疾人也要自强不息,积极乐观,主动学习技能,参与到社会建设中。
帮扶就业创业,实现自我发展。不断完善残疾人就业扶持法规政策,加强残疾人就业服务,提升残疾人职业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多渠道多形式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拓展残疾人就业服务供给方式和质量,建立残疾人创业就业孵化基地,帮助他们拓展延伸自己业务的渠道与机会,以创业带动就业,提高残疾人的就业率和稳岗率。初步研究显示,在各种残疾人就业类型中,非全日制、临时性、弹性工作的灵活就业已经成为一大就业形式。根据2022年不完全统计,我省187.1万残疾人中,灵活就业的5.72万人。对于残疾人灵活就业人员,应当给予更多的社会保障、工商税收等优惠政策。同时结合社会需求和残疾人特点,积极安排举办各类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班,增强残疾人自身的“造血功能”,为其实现灵活就业创造条件。加强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基地建设。近年来,我省依托特教学校建成3个国家级、5个省级残疾人特殊艺术培训基地。建议相关部门继续支持符合条件的特教学校、残疾人艺术团等,建设特殊艺术培训基地,积极推动在艺术中等专业学校、高等专业院校艺术系增设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基地,选拔优秀特殊艺术人才进行委托培养。借助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敦煌驻场演出的契机,发挥敦煌特殊艺术教育中心(筹建)训练基地的作用,培养本土残疾人演员参与演出,储备特殊艺术人才。
推进文化活动,开展文化助残。近年来,我省组织实施惠残文化项目,开展形式多样的残疾人文化活动,全省残疾人参与文化活动的比例明显提高,文化获得感明显增强。各级残联要加强与文旅等部门协调联动,发挥文化助残项目牵引作用,在精准开展文化助残、打造文化惠残精品上下功夫,不断满足残疾人文化需求。一是继续实施“五个一”文化进残疾人家庭、进社区项目。充分整合和利用现有资源和设施,为社区残疾人活动场所和残疾人家庭配置必要的文化艺术用品、视听阅读设备和图书音像资料。为一万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开展读一本书、看一场电影、游一次园、参观一次展览、参加一次文化活动的“五个一”精准文化服务,把文化送到基层、送到社区、送到残疾人身边。二是每年开展全省残疾人文化季活动。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展览馆、文化馆和公园、广场等公共文化场所,层层组织举办残疾人广泛参与的文艺演出、书画摄影、手工艺品等网络展览展示活动。继续举办残疾人书法、绘画、摄影、演讲和征文等比赛,带动残疾人积极参与适宜的文化活动,全面融入社会生活。三是持续推进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协调推动残疾人文化更好地融入全省文化建设大局,推动完善和落实倾斜扶持政策,推动落实公共文化设施提供助残文化服务,推动各类公共文化活动充分保障残疾人参与共享,为残疾人参与、共享公共文化生活创造更多便利条件,让文化助残更有效、文化惠残更加精准、服务内容更加丰富均等。
关注农村地区,城乡全面发展。农村残疾人是党和国家格外关心的特殊群体。《残疾人事业蓝皮书:中国残疾人事业研究报告(2023)》指出,促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需要高度重视农村残疾人事业,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加快补齐农村残疾人康复、医疗、文化、教育、无障碍环境等基本公共服务短板;致力建设县、乡、村三级联动互补的基层残疾人关爱服务网络,实现“乡乡有设施(机构)、村村有服务”。相关数据显示,我省持证残疾人中,有多数集中在农村地区,农村残疾人是我省“十四五”规划中兜底保障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点对象。一要加强政府服务型救助、加强康养服务市场培育、加强残疾人实用技能培养与特殊教育等,不断完善各市州农家书屋,吸纳更多的农村残疾人员前来阅读,让他们掌握更多的农业科学技术,提高种植养殖水平,增强增收能力,丰富文化生活,满足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二要关注农村留守残疾儿童。留守儿童本身就是一个需要特殊关注的群体,而残疾留守儿童遇到的问题更加复杂,如生存生活、教育成长、安全及心理健康等方面,更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关爱与支持。相关部门要积极探索、创新农村留守残疾儿童教育管理模式,认真走访摸底,建立详细具体的帮扶档案,开展人文关爱活动,为他们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
关心关爱重残,优化精准服务。我省一级重度残疾、多重残疾等人数占比达一定数量。因残疾特征不同,从而形成了有区别的照护依赖事项和异质性的照护服务需求。我们要认真落实国家相关政策,确保重度残疾人有吃有穿有照护;实施分类精准照护,提升服务与需求契合度;依托在地资源就近培育照护力量,打通农村残疾人照护服务“最后一米”;增强家庭照护功能,稳固社区扁平化支持网络,扩大照护服务供给,创新经费筹措支付路径,不断优化完善相关政策;推广“送教上门”“送康养上门”等服务,制定差异化的教学内容和康养服务,让每一位重度残疾孩子可以拥有精彩人生。
作者为省社会科学院决策咨询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本文系甘肃省社科院院级课题“习近平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思想研究” 阶段性研究成果。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3年05月30日【结对帮扶 爱心甘肃】平凉市崆峒区:一对一关爱 实打实帮扶
- 2023年05月30日【结对帮扶 爱心甘肃】“结对帮扶·爱心武威”工程建设启动
- 2023年05月14日全省残联系统大力实施爱心助残行动 推动“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建设落实落细
- 2023年05月22日崇信:“爱心妈妈”在行动 结对帮扶显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