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旅游

绘就全域旅游新画卷——甘南藏族自治州推进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扫描

 2020/08/11/ 06:46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 徐锦涛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

绘就全域旅游新画卷

——甘南藏族自治州推进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扫描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徐锦涛

  夏天的阳光,给海拔3700米的玛曲县阿万仓镇增添了生机。溪流流过绿意盎然的草场,依偎在沃特村身边。迎着微风,明快的弹唱音乐和欢声笑语打破了草原的沉寂,牧家乐、帐篷城里游客络绎不绝。

  沃特村只是甘南州发展文化旅游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甘南州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特别是去年以来实施的“一十百千万”工程,将景点、村庄及民宿农家乐串点成线、连线成面,推动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游、生态游变成各族群众的产业路和致富路,全域旅游的崭新画卷正在高原上不断铺展。

  因地制宜 勾勒新蓝图

  玛曲县位于青藏高原东端,是个平均海拔超过3600米的纯牧业县,逐草而居放牧牛羊,几乎是以前牧民唯一的收入渠道。

  沃特村附近有着辽阔的阿万仓湿地,独特的高原风光更是众多自驾游客的心中首选,但一直受困于基础设施太差而游客寥寥。

  去年以来,沃特村入列甘南州15个文化旅游标杆村,自驾车营地、游客中心等设施得到改善,来沃特村的游客越来越多,旅游正在成为这里最有前景的产业。

  “前些年,我们家依靠放牧维持生计。沃特村虽然风景优美,但谁也没想过利用风景挣钱,更不知道‘旅游’是什么。”52岁的牧民俄尖泽仁感慨不已,最近他正准备在帐篷城附近租个铺面,专门加工销售黄河奇石。

  甘南州生态地位重要,发展文化旅游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全州上下充分挖掘资源禀赋,文化旅游业实现井喷式发展,年接待游客过千万人次、年旅游综合收入超50亿元。

  如何进一步做好顶层设计,走出一条具有甘南特点的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之路?2019年,甘南州创新思路,确定了文化旅游“一十百千万”工程方案,计划5年内打造15个叫响全国的文化旅游标杆村、创建100个全省一流的全域旅游专业村、建设1000个具有旅游功能的生态文明小康村、培育1万个精品民宿和星级农家乐,最终做大“全域旅游无垃圾·九色甘南香巴拉”这一特色品牌。

  敢为人先 闯出新天地

  做大“全域旅游无垃圾·九色甘南香巴拉”这一特色品牌,首先要深化拓展环境革命成果。

  环境革命,曾是甘南州立足实际补短板的一招“先手棋”。

  2015年,被列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录后,甘南州自加压力,为这个创建目标加了3个字——“无垃圾”。自此,甘南州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环境革命,彻底整治“脏乱差”,实现了4.5万平方公里青山绿水大草原“全域无垃圾”的目标。

  美好环境不仅增添了农牧民脱贫的精气神,更为发展文化旅游业擦亮了发展底色。

  在环境革命的基础上,甘南州大胆探索农牧村发展新模式,启动实施了以“生态人居、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四大工程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全面提升农牧村发展水平。经过5年的实践,如今的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已成为甘南对外展示形象的一张亮丽名片。

  绣花功夫 催生新动能

  在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基础上,要把文化旅游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催生出新动能,还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

  “我们充分依托红色旅游和美丽乡村建设,把休闲农业、农家乐等培育好,让它们成为共奔小康的助推器。”迭部县旺藏镇党委书记年周说。

  如果说迭部是一幅美丽多彩的山水画,那么旺藏镇茨日那村就是山水画中的亮红色。1935年9月,毛主席在村里的一间小木楼上下达“三天时间攻下腊子口”的命令。从那一刻起,这个村落便留名史册。

  如今,在茨日那村,毛主席旧居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红色旅游景点,来自全国各地的党员干部在这里重温红军艰苦奋斗史。

  年周告诉记者,青山绿水是风采、红色文化是神采,茨日那村目前正在抢抓“一十百千万”工程的机遇,坚持红色引领、绿色发展,做细做实休闲旅游、民俗体验和红色教育三篇文章,打造宜居宜游宜业的美丽乡村。

  “旅游是甘南的最大产业,最符合州情实际,最能发挥资源优势,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为,着力打造别具一格的高原旅游胜地。”甘南州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要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拼搏精神和“时不我待、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加快推动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