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卫

【民俗风情】流淌在诗歌中的疏勒河

 2020/09/23/ 06:08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姜兴中

【民俗风情】

流淌在诗歌中的疏勒河

  姜兴中

  疏勒是蒙语“水丰草美”的意思,汉时称南藉端水,唐时称冥水,元、明、清时叫苏来河,后称疏勒河,是河西走廊四大河流之一。也是传说中薛仁贵、樊梨花西征途中做过军马场的地方。

  疏勒河也叫昌马河,因它的源头从昌马流过,就被沿河两岸的人们叫成了昌马河。清代工部侍郎马尔泰诗歌《昌马湖》原题序中写道:“雪山在咫尺间,为昌马、苏勒两水合流处,轻柳萧疏,波光如练,天气阴晦,洵古战场”。疏勒河从祁连山流下,第一个遇到的就是上游村。中游河东村在东岸,河西村在西岸。再往下游走,就是水峡村了。出了峡口,河水一路欢歌奔流五十公里就是玉门。玉门的下游是瓜州,瓜州的下游是敦煌,敦煌的下游是罗布泊。一条河像穿糖葫芦一样把大小地方都穿起来了。

  在她的流域,是中国西部具有传奇色彩和神秘意境的地方。辽远的大漠,荒凉的戈壁,富饶的绿洲,还有敦煌莫高窟,瓜州榆林窟,嘉峪关,万里长城,古阳关,玉门关,丝绸古道。可以想见当初汉骠骑将军霍去病挥戈祁连山,饮马疏勒河时,这里无涯的草场,成群的飞禽走兽,星布的湖泊和连片的胡杨林。曾使这位威震西域的汉家少年生出几多豪情或感奋,于是就有了河西四郡,有了壮观的城堞烽燧和络绎不绝的商旅驼队,也才有了后来被中国史书大写特写的辉煌的丝绸之路这一章。

  翻阅历史我们会看到,疏勒河出昌马水峡口后,便从东到西散为十道沟,形成放射性沟槽,最主要的有东、中、西三条。受区域地貌倾斜的管制,它们被迫北上,经年累月地载着大地的原始物质,载着祁连山自然风化的盐碱类,在一个巨大的扇形流域里,建造了一块块碱性土壤平原,被称作冲积洪积扇。在这些冲积洪积扇平原上,有无数河、沟、槽组成的水网,横铺东西,纵贯南北,气势浩荡。汉时称冥泽,即《汉书·地理志》“西北入其泽”所指“其泽”。东西长二百六十里,南北宽六十里;唐时称大泽。至清初,由于自然界的变迁,河水径流量减少,加之农业发展中的造渠引水,其泽已散为花海子、青山湖、布鲁湖和阿拉克池。玉门官庄子、娘子沟一带当年为布鲁湖辽阔的水域。

  乾隆八年(1743年)以总督巡查边营再至肃州复抵瓜州的马尔泰写下吟《布鲁湖》的诗篇:“设险分营控玉门,周详庙算护黎元。巡边将士才吹角,款塞番回早断魂。浩渺波光通弱水,高低山势接昆仑。蒹葭芦荻秋风里,月映明沙见野鸳。”原题序中写道:“明湖秋水,弥望黄芦碧苇中,飞鸟灭没,令人耳目清涤,有印渚留连之想。”其实当时的布鲁湖,横亘玉门、瓜州境内。诗中不但抒写了将士戍边屯营、保卫国土的雄豪之情,也描绘出了疏勒河流域一幅塞外水乡之景。翻阅历史,我们还会看到许多描绘疏勒河流域的和韵诗。有顾之的《布鲁湖和韵》:“百倾湖光涵布鲁,四时云气锁昆仑。秋光潋滟残阳里,拍拍群飞变绿鸳。”和徐绶的《布鲁湖和韵》:“未见鸟飞辞瀚海,也知河发自昆仑。多情最是秋波渺,两两惟看戏水鸳。”诗中描绘了布鲁湖周围地势优越便利,风景优美,水域广大辽阔。众多的水鸟和鸳鸯在营地周围的水域随处可见的美好情景。

  如今布鲁湖虽已消失,但这些诗却留在人们的心中。

  疏勒河在河西走廊的大地上蜿蜒逶迤。历史记载了一则清人岳钟琪欲开党河与疏勒河,使二河合流以利造舟运粮而不果的故事。后又有人提出用牛羊皮筏子运粮。“其法,用河东牛羊皮混沌数千,鼓气,实粮其中,顺流放到瓜州镇城。凡二百余里,可省车马之劳。竟获得成功。”这让我仿佛又读到当时驻肃州的沈青崖的诗句:“屈曲清漪自蜿蜒,西流直至党河边。因思王浚浮江梯,便向河湄试革船。”疏勒河作为这段历史的参与者和见证人,两千多年来一直被史学、文学家和旅行家、探险家们所津津乐道,有关它的传说、神话、诗文很多。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