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卫

第三批55个国家集采药品11月在甘肃省落地实施 中选药品价格最高降幅可达95%

 2020/10/21/ 08:19 来源: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 记者 王思璇

第三批55个国家集采药品11月在我省落地实施

中选药品价格最高降幅可达95%

  10月20日,记者从甘肃省落实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新闻发布会获悉,第三批55个国家集采药品中选结果将于11月在我省落地实施,中选价格与集采前最低采购价相比,平均降价53%,最高降幅95%,预计我省55种药品首年采购总费用将从1.9亿多元降至0.4亿左右。

  完成中选药品采购订单1.2亿元

  截至2020年9月30日,全省医保部门共向医疗机构预付医保基金5223万元,医疗机构完成中选药品采购订单1.2亿元。同时,通过政策协同积极引导非中选企业主动降价,共有251个非中选药品申请降价,平均降价幅度超过30%。

  “集中带量采购政策设计的初衷就是通过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完善以市场为主导的价格形成机制,使药品和医用耗材招采回归质量和价格竞争。”省医疗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冯连宝称。记者了解到,在传统招采模式下,企业缺乏销量预期,一些药品降价后,由于没有采购量的承诺,难以实现药价有效回归合理水平。从绝对价格水平看,部分药品价格虚高,流通环节费用占价格中的一部分,这也就是集中带量采购降价的主要空间。集中带量采购的核心就是真正实现了带量采购、招采合一,给生产企业明确的预期,有利于其根据采购量自主报价申报,真正实现量价挂钩。

  从历史采购数据来看,部分生产成本不高、竞争充分的药品原来价格水平就很低,但由于流通模式原因,低价药反而难以打开市场,被高价药“逆淘汰”,患者难以低价买到药品,比如,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历史数据显示有企业以0.02元/片的价格销售,但是并未形成销售主流,而第二批国家集采中选价格为0.03-0.07元/片,促进了低价药稳定供应。还有其他一些普通药品也有类似情况。开展集中带量采购以后,通过带量采购、确保使用,企业不再需要进行销售公关,既有降低虚高药价的作用,也将使一批低价药“复活”后重回市场。

  加强监管确保降价不降质

  集中带量采购政策一方面要求医疗机构应在30天内及时结清货款,另一方面实行医保基金预付或医保基金直接与企业结算,确保及时结清货款。而此前普遍存在医疗机构拖欠企业货款问题,增加了企业的资金成本。

  “第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实施以来,第三方评估显示,在临床中选产品替代非中选产品后,中选产品的质量和疗效已被医生和患者普遍认可和接受。”对于市民关心的中选药品的质量保障问题,冯连宝回答道,“国家集采药品的质量入围资格以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为质量托底要求,在药品的原辅料、生产工艺、质量检测和疗效等方面均有严格标准,实现用药质量的整体提升,同时也避免在竞争中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据悉,药品中选后,药品监管部门将强化监督检查和产品抽检,加强全生命周期质量监管,确保降价不降质,让群众用上质量和疗效放心的药品。同时,企业是药品质量和供应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对药品的质量负责。中选药品如果出现严重质量问题,则列入“违规名单”,取消该企业的中选资格。

  集中带量采购成本显著降低

  2019年12月20日,第一批25个国家集采药品中选结果在我省落地执行,与2018年同品种最低采购价相比,平均降幅59%,最高降幅96%。目前已有21个提前完成全年约定采购量;2020年4月24日,第二批32个国家集采药品中选结果落地执行,中选甘肃价格平均降幅62%,最高降幅89%,预计我省32种药品首年采购总费用将从0.8亿多元降至0.3亿左右。目前已有15个提前完成全年约定采购量。

  11月1日起,我省还将开始执行省际联盟组织人工晶体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与我省原采购价相比,中选价平均降幅53.26%,最高降幅达到84.21%,仅人工晶体采购我省明年可节约资金1185.7万元。此外,我省正在有序推进国家组织冠脉支架集中采购和使用工作与部署开展骨科高值医用耗材带量采购工作。

  掌上兰州·兰州晨报记者 王思璇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