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世界500强”的炼成之路——金川集团改革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纪实

 2020/10/28/ 04:24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 张斌强 齐兴福 谢晓玲 新甘肃客户端记者 韦德占 景永鹏

“世界500强”的炼成之路

——金川集团改革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纪实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斌强 齐兴福 谢晓玲 新甘肃客户端记者 韦德占 景永鹏

  千里河西,秋风激荡。金川集团生产一线,令人振奋的好消息不断传来——

  8月初,全球同步发布最新《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金川集团继2019年后再次以第369位的业绩,光荣上榜,创甘肃企业之先河;

  9月底,目前国际市场应用口径最大、壁厚最厚的船舶用无缝铜镍合金管材在这里成功下线,在国内,是首创;

  10月初,金川集团二矿区“5G+矿运卡车”远程遥控系统科研项目实验获得成功……

  半世纪砥砺奋进,数十年栉风沐雨。如今的金川集团,已成为一家在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资源开发与合作的跨国经营集团,是我国镍钴生产基地、铂族金属提炼中心和北方地区最大的铜生产企业。

  改革创新是金川集团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新的腾飞的关键所在。近年来,金川集团以党建统领、改革统揽、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为战略方针,以创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为战略目标,逐步构建起了较为完善的高质量发展体系。

  党建引领 激发一线创新活力

  金秋时节,金川集团铜业有限公司电解一分厂生产车间里,吊车穿梭,机械轰鸣。车间一侧的“彭明劳模技术创新工作室”内,机组班班长彭明和几名技术人员正进行着一场有关技术创新的内部研讨。

  “老彭既是党员,又是劳模,也是铜业公司的‘宝贝’。他所带领的这个技术创新工作室,是我们将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一个载体。”金川集团铜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汤红才指着51岁的彭明这样向记者介绍。

  如汤红才所言,在铜业公司,彭明是公认的“宝贝疙瘩”。参加工作30多年来,他先后参与并组织实施了金川集团金川本部铜4套21条联动机组的投产运行和持续改进工作,由他主创并组织实施的《电解联动机组料位移检测技术》获2014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线工人科技成果一等奖,其他技术创新、个人专利硕果累累。2015年,彭明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虽已年过半百,但彭明举手投足间仍保持着年轻人的干练与朝气。他的手温暖有力,近前一握,能量满满。彭明说:“我们的技术创新工作室,是‘党员+劳模’双领航、党建与生产经营互融合的一个平台,通过常态化开展立功竞赛、选题攻关、技术创新、先锋引领等党性实践活动,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成功转化成了企业的技术优势。”

  小小工作室,迸发超能量。一幅幅奖牌,一个个奖杯,向人们诉说着主人的不平凡故事。近年来,在彭明的引领下,这个工作室积极开展各类技术创新活动,承担了多个攻关课题和项目,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型专利26项,取得各类成果奖158项,累计为金川集团创效4200万元。

  在铜业公司,此类的技术创新工作室有9个,成员有98人,其中劳模10人,高级技师19人。仅2019年,该公司技术人员取得国家授权专利37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第23届国际发明展览会银奖2项。

  活跃在铜业公司的这些技术创新平台,仅是金川集团“人人参与创新、时时都在创新、处处体现创新”的一个典范。近年来,该集团以党建引领为抓手,积极搭建技术创新平台,各类创新工作室在车间、生产一线随处可见。具体工作中,各分子公司充分发挥党建创新示范引领“辐射效应”,鼓励党支部、党小组和党员带头开展团队创新、集成创新、个人创新,努力让党组织和党员成为企业的创新龙头、创效主体。

  科技创新的“种子”,要长成“参天大树”,离不开“沃土”的滋养。为鼓励全员创新,金川集团建立了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确保每年科技活动投入经费稳定增加,每年用于科技进步奖、专利奖、职工技术创新奖等奖励金额超过1000万元,极大地激励了职工科技创新热情。

  近三年来,金川集团孵化职工创新成果5142项,采纳并实施合理化建议1万余条,先进操作法649项。职工技术创新活动参与率达到98%,创新成果创造经济效益超10亿元。

  5G赋能 聚力建设“智慧金川”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之下,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展现出强劲韧性与巨大潜力。金川集团敏锐抢抓这一难得机遇,加快推动5G融合创新应用和赋能作用,聚力打造“智慧金川”。

  新机遇滋生新动能,新动能推动新发展。行走在金川集团,新发展带来的新变化令人耳目一新——

  在金川集团选矿厂一选矿车间的“5G+”场景应用智能样板间内,碎矿生产运行班丁组组长王静正目不转睛地盯着眼前的大屏幕,仔细查看三号皮带岗的运行情况。巨幅大屏上,选矿厂碎矿生产运行的各个环节近在眼前。

  “以前,这样的巡查必须得到现场去,噪音大、粉尘大,巡查一番很费劲;现在,我们坐在监控大厅就能清楚地看到生产运行的每一个场景。”王静说。

  选矿厂党委书记李文博告诉记者,“5G+”场景应用智能样板间是金川集团将5G、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与企业业务场景进行融合的一个亮点。该样板间运行后,员工的工作环境变好了,劳动强度降低了,原来72人的生产运行队伍,现在只需28人。

  国庆期间,来自金川集团二矿区的一段小视频刷爆了朋友圈:井下1000米的运输大巷内,一辆25吨矿运卡车正在缓缓行驶。令人称奇的是,在无人驾驶的情况下,这辆车竟能自主完成拐弯、鸣号、刹车等一系列动作!

  这是二矿区正在进行的“5G+矿运卡车”远程遥控系统科研项目实验,该项目实现了矿运卡车从装矿、运矿到卸矿全流程的远程遥控。项目建成后,二矿区将成为国内首个基于5G网络实现井下25吨矿运卡车远程遥控的试点矿山。

  近年来,金川集团结合矿山井下少人化、无人化作业的发展趋势,持续加快推动工业数字化转型,赋予机械化采矿作业更多科技含量,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效益。

  刚刚出炉的《金川集团“十四五”发展思路》中,“智慧金川”建设被纳入总体目标。未来,金川集团将以推动企业工业互联网和“5G+”智慧工厂建设为重点,积极谋划推动“5G+”金川集团智慧工厂、“5G+”智慧园区建设等项目,以此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改革创新 助力“金川”勇闯世界

  改革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之源。回眸金川集团半世纪发展历程,点滴改革创新,点燃奋进火炬,汇聚成砥砺前行的磅礴伟力,助力企业走出国门,成为业务多元化、布局全球化的跨国经营企业集团。

  今年,受疫情影响,金川集团生产经营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困难,但砥砺实干的金川人不畏艰险,迎难而上,改革创新的步伐一刻也没有停止——

  金昌,因矿建企、因企设市。金川兴,则金昌富;金昌强,则金川荣。长期以来,金昌市与金川集团保持了亲密合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和谐关系。

  今年,针对金昌市委提出的“深化市企融合一体化发展,聚力打造镍铜钴新材料产业创新聚集区”的奋斗目标,金川集团积极响应,制定了具体的工作方案。金川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永前表示,要把建设金川民营经济产业园作为公司产业体系“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重要抓手,倾心打造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金川。

  “市企融合”方案载明,未来数年,金昌市与金川集团将依托镍钴资源优势和基础材料规模优势,市企共建金川民营经济产业园,力争将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新能源及先进装备制造业、化工循环产业培育成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和全球竞争力的主导产业,以此促进市企双方高质量发展。

  目标既定,势必达成。今年以来,一场围绕聚力打造镍铜钴新材料产业创新聚集区的市企融合“攻坚战”在金昌悄然打响。走进金川民营经济产业园,一个个重点投资项目纷纷落地,一处处施工场面热火朝天,市企融合、共同发展的“大合唱”已然奏响。

  据介绍,目前,金昌市与金川集团已共同编制完成了金川民营经济产业园的相关发展规划,明确了重点培育发展的13个产业链。新希望集团、龙蟒佰利联、沈阳艾克电缆等行业龙头企业已入驻园区,与金川集团深入开展产业合作,初步形成专业化分工、产业链互补、大中小企业配套发展的良好局面。

  集团战略规划部总经理郭泽林表示,“十四五”期间,金川集团将投资120亿元,全力建设金川民营经济产业园,力争实现总产值1000亿元、再造一个新金川目标。

  独行快,众行远。人亦是,企业亦然。今年以来,金川集团全面梳理产业链、供应链企业名录,促进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发展,以此拓展存量、创造增量。截至目前,金川集团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已达2563家。今年,金川集团在与酒钢集团、省公航旅集团、白银有色集团等省属企业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与相关领域的战略合作。

  改革引领发展,创新培育动能。截至9月末,金川集团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936.25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77.45%,同比增加19.88%。实现利税总额48.67亿元,其中利润26.86亿元。

  金秋十月,硕果飘香。金川集团生产一线处处热火朝天。这个戈壁荒漠上成长起来的“世界500强”企业,正以全新的姿态,见证着创新中国的逐梦故事,踏出改革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铿锵足音。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