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谢晓玲 通讯员 张可乐
这是一个不幸的故事,一场突如其来的灾祸击碎了一个家庭平静的生活,使听者无不唏嘘嗟叹。
这又是一个坚守的故事,一位妻子对常年瘫痪在床的丈夫始终不离不弃,令闻者无不肃然起敬。
这更是一个关于人间真情的故事,一位平凡的女性用一生的隐忍与执着,无声地诠释了亲情与爱情的真谛。
赵菊香和小孙子
赵菊香,永昌县东河水管处的一名退休工人。1988年,24岁的赵菊香身穿红袄,与英俊潇洒的永昌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民警严永江携手步入婚姻的殿堂。婚后两人生育了一个健康的儿子,赵菊香默默操持家务,严永江也尽心尽力守护着妻儿,一家人的生活幸福美满。
但谁也想不到,一场突如其来的灾祸会降临在这样一个平凡而美好的家庭。
天降灾祸
1998年6月1日,严永江在工作中忽然晕倒。同事们马上将他送医救治,经医生诊断,严永江因长期超负荷工作,导致突发脑溢血。因为病情紧急,严永江在一周内接连做了两次开颅手术,虽因抢救及时保住了性命,却留下了极重度智能低下、痉挛性四肢瘫痪、继发性癫痫等严重的后遗症。从此,严永江的语言和运动功能基本丧失,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听到医生说出检查结果,忽然感觉全身没了力气。”突来的噩耗就像一道晴天霹雳,让赵菊香顿感天塌地陷。
从此以后,操持家务、护理丈夫、照顾老人、看管孩子的重担,全部压在了赵菊香一个人柔弱的肩膀上。那是两人婚后的第10年。那年,赵菊香34岁。
二十二年的坚守
对于一个34岁的年轻女性来说,生活本可以充满诗情画意、雪月风花,但对于赵菊香来说,艰辛坎坷的人生之路却已注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她只能将工作之外的全部时间都用来照顾和陪伴丈夫。但赵菊香并没有怨天尤人,只是对丈夫的遭遇充满了心疼和不甘。
于是,她寻遍了各地的专家医师,试遍了各种民间偏方,用遍了按摩、针灸等各类治疗方法,希望能让丈夫的身体恢复知觉。她自学护理知识,日复一日地为丈夫端屎擦尿,每天背着丈夫活动锻炼十几次,为了不让丈夫长褥疮,她每夜起床三四次为丈夫按摩、翻身,20多年来没睡过一个囫囵觉,还要时常背着丈夫艰难地从五楼走到楼下晒太阳,再把丈夫背回家。每上下一个来回,汗水便湿透了她全身的衣衫。
尽管赵菊香千般照顾、万般付出,奇迹却没有发生,反倒是长期的治疗花光了家里的积蓄,巨大的治疗费用逼得她焦头烂额。为了筹钱给丈夫治病,她几乎借遍了所有的亲戚朋友,却依然无法满足家里巨大的开支。一家人的收入来源只有夫妻二人每月的工资,家里的情况越来越窘迫。
因为无力开源,赵菊香只好把心思放在节流上。她精打细算,省吃俭用,十多年没给自己添置过一件新衣,上街买菜买粮,也总是挑最便宜的买。
早市上,时常有人看见一个瘦弱的女人,专注地捡拾着烂菜叶子,随后怯生生地凑到菜贩子身边小声问道:“请问你这有没有没人要的烂菜,我家里养兔子,能不能给我一点回去喂兔子……”
回想起最艰难的那段时光,在街上捡烂菜叶子的经历刺痛着赵菊香的心,谁也不知道,她说的“兔子”,其实就是她自己。
由于长期的重负荷劳累和饮食不周,赵菊香患上了营养不良、低血压、眩晕、耳鸣等病症,而常年背着丈夫上下楼,也使她的膝关节变形,并长出了骨刺,走路迈不开腿,疼痛难忍。但为了节省开支,她从不舍得去医院。有时内心的酸楚实在无法忍受,她也曾有过轻生的念头,但一看到瘫痪的丈夫和尚未成年的儿子,一想起当初白头偕老、不离不弃的誓言,她又重新鼓起勇气咬牙挺住。
就这样,赵菊香辛辛苦苦、本本分分地照顾了严永江22年。
余生也愿有你陪
去年8月12日,严永江因器官机能下降引发肺部感染,撒手人寰。事发当天,赵菊香多次哭到晕厥。丈夫的离世,彻底绷断了赵菊香脆弱的神经,20多年的坚持和付出并未换来奇迹,严永江还是先走了一步,留给她的只有一张空荡荡的双人床和巨额的债务。
“他年轻的时候长得浓眉大眼,很英俊。”凝视着丈夫的照片,赵菊香缓缓地告诉记者。虽然泪水不住地流淌,但她的眼中充满了温情与留恋。
“虽然多年来我一直在家里陪着他,从没出去旅游过,也没吃好穿好,但我们一直这么互相陪伴着,其实挺好的。”伴随着一声呜咽,她刚刚擦干的眼泪又一次夺眶而出……
如今的赵菊香已经58岁,虽然仍旧背负着沉重的债务,一家人的生活依旧节俭朴素,但每天有孝顺的儿子、儿媳和可爱的孙子为伴,一家人其乐融融,为她的生活增添了许多色彩。渐渐地,她的眼中又重新闪烁出光芒,气色也比过去好了很多,只是那满头的白发和满脸的皱纹,连同对丈夫深刻的记忆,将会在余生中一直伴随着她。
2012年,赵菊香被评为永昌县第二届道德模范;2014年被授予甘肃省公安系统好警嫂荣誉称号;2015年被评为金昌市“道德模范”;2017年,他们一家被评为金昌市“最美孝老爱亲家庭”;2019年被评为甘肃省“最美家庭”、甘肃省“精神文明家庭”。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1年05月21日初心不改 文明永驻——记嘉峪关市第二届“文明家庭”张元喜家庭
- 2021年02月10日白银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慰问组慰问道德模范和文明家庭代表
- 2021年01月29日真情筑就爱的港湾——记第三届甘肃省“文明家庭”张小娟家庭
- 2020年12月30日风雨之后是晴空——记第三届甘肃省文明家庭刘金红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