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小康在基层】
勠力同心绘就美丽画卷
——平凉市打造“魅力乡村”推进乡村振兴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田丽媛
盛夏的平凉大地,山峦叠翠,万物生长。一条条产业路四通八达,一座座蔬菜大棚整齐排列,一个个美丽乡村不断涌现。
产业驱动 “三大模式”促农增收
平凉是六盘山特困片区和陕甘宁革命老区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平凉市立足当地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确立了“远抓苹果近抓牛、当年脱贫抓劳务”的产业扶贫思路,市级财政每年列支牛、果和劳务产业发展专项资金3000万元,探索出了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产业扶贫模式。
——“党组织+国有公司+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庄浪模式。庄浪县组建了县级国有农业产业扶贫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在18个乡镇设立了分公司,县级财政注入5000万元资本金,设立1000万元的风险补偿金,为有养牛意愿和能力的贫困户投放基础母牛,引导贫困群众养牛、栽植苹果、发展种薯、输转劳务,实现了富民产业贫困村、贫困户全覆盖。
——“党组织+供销集团+乡镇产业扶贫开发公司+村两委班子+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静宁模式。静宁县在县级成立供销集团、乡镇成立产业扶贫开发公司、村级成立专业合作社或联社,扶持68家龙头企业联结合作社200个,带动贫困户7600户,实现了企业、农户和村集体互利共赢、共同增收。
——“党组织+劳务公司+企业+农户”的灵台模式。灵台县牢牢抓住短期能够见效的劳务产业,建立了“党组织+劳务公司(劳务服务中心)+企业+农户(贫困户)”劳务扶贫模式,有组织地开展技能培训和劳务输转,实现贫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增收。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三大模式”的引领带动下,平凉市牛饲养量达到86.36万头,苹果栽植面积达到200万亩、年产量210万吨,年输转劳务近50万人次,70%的贫困群众依靠产业实现稳定脱贫。如今,广大群众捧着“金饭碗”迈入全面小康。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1年08月23日用心办实事 倾情真帮扶——甘州税务积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 2021年08月23日国网张掖供电公司捐资百万支持乡村振兴
- 2021年08月20日岷县:发展林下养殖 助推乡村振兴
- 2021年08月20日【新甘肃云·融媒集萃】广袤沃野谱新篇——民乐县全力推动乡村振兴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