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科教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学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从六个方面发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2022/09/16/ 08:49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杨尚东

【智库建言】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学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

从六个方面发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 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联合定西市安定区委,举办“安定区领导干部学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暨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宣讲解读党代会精神,分析总结发展经验,助力安定区乡村振兴。现刊登部分学员的心得体会,以飨读者。

  杨尚东

  营造科技创新环境,激发区域创新活力;加强科技人才引培,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完善科技投入机制,拓宽创新融资渠道;突出企业创新主体,提升成果转化能力;加大科技项目建设,发挥创新带动作用;提升协同创新水平,促进创新资源集聚。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要坚定不移加强科技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坚定不移实施强科技行动,汇聚科技创新资源要素,增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让科技创新成为产业升级、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营造科技创新环境,激发区域创新活力。要结合优化营商环境建设, 健全科技创新政策体系,营造良好氛围,营造优质环境。加大政策精准支持力度,建立政府创新资金的进入、退出和评估机制,对科技创新初创期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对企业优秀科技项目预研阶段予以重点关注和倾斜性扶持,落实企业研发投入补助。加大宣传力度,宣讲优秀科技人才、科创企业的先进事迹,形成全社会尊重科技工作者的良好氛围。优化科技服务,精心培育科技创新服务中介机构,积极搭建科技创新信息交流、价值评估、技术交易、专利申请、政策咨询、法律服务等“一站式”服务平台。

  加强科技人才引培,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作用,加强与职业教育院校的合作,将民营企业技术人才培训纳入职业技术教育培训范畴。充分发挥马铃薯种薯繁育、中医药、农机装备、草牧等院士(教授)工作站的作用,培养一支懂专业、懂创新、懂市场的复合型技术人才队伍。加大考察学习力度,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到外地学习,提升业务能力。拓宽“招才引智”新路径,健全安定区科技人才引进机制,避免“供需错位”,围绕全区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引进人才,促进人才向产业集聚;完善子女入学、医疗、住房等相关配套措施,解决引进人才的后顾之忧。

  完善科技投入机制,拓宽创新融资渠道。加大相关财政投入,逐年提高科技创新支出。搭建融资对接平台,拓宽民营企业多元化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机构加强和改善对科技创新主体和创新平台的金融服务力度,实现科技创新链与金融资本链的有机结合。加大扶持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和平台,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在各级各类项目申报中给予倾斜扶持。对获得国家、省市级认定的科技创新平台和成果进行奖补,在全区形成活力迸发的创新生态。

  突出企业创新主体,提升成果转化能力。实施科技企业培育工程,建立逐级培育体系,依据产业需求和市场导向,开展科技型企业“小升高”计划,着力挖掘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扶持壮大一批科技小巨人企业,打造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积极推动企业组建技术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科技创新研发平台,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鼓励骨干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上下游协同创新。促进创新成果加速向现实生产力转移转化,对具有产业化前景的科技成果,优先支持转化应用并示范推广。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机构,减轻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维护成本。

  加大科技项目建设,发挥创新带动作用。加强科技项目谋划,围绕全区科技创新发展需求,推荐申报一批含金量高有实力的科技项目,建立科技项目储备库、科技项目实施库,谋划一批科技水平高、创新能力强、产业化优势明显的重大科技项目。加大科技项目组织实施,通过常年受理、定期评审、分批下达的组织模式,加大对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生物医药、先进制造和新材料等产业的项目扶持力度,撬动重点产业和企业向高技术方向发展,坚持用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新型产业上规模,提高企业综合实力,优化全区产业结构。

  提升协同创新水平,促进创新资源集聚。强化产学研用深度融合,鼓励和支持企业与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科技合作和交流,充分利用院所的人才资源、成果资源、信息资源,通过专利转让、技术合作、委托开发、共建研发中心或实验室等多种形式,加强政府、行业部门、企业与高校院所之间的合作关系,提升区域科技创新实力。

  (作者为定西市安定区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