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综合发布

通渭县:国家科技特派团“把脉问诊”农业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2022/10/31/ 14:07 来源:每日甘肃网

  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等关于向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选派科技特派团的通知》要求,2022年中央组织部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通渭县选派了科技特派团,特派团成员由甘肃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兰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甘肃农科院、定西农科院、甘肃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院、中化集团共9家单位的23名专家组成。这些专家大部分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长期担任岗位科学家或试验站长工作,具有较丰富的产业工作经验和深厚专业背景。他们与通渭县委县政府密切配合,分成小麦、燕麦荞麦、胡麻、中药材、苹果、牧草6个主导产业组,通过广泛调研会商,梳理了限制通渭县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因素,并针对主要产业技术问题,精准有效地开展了优良品种引进、特色品牌产品的加工开发、节肥减药、病虫害草害绿色防控、覆盖保墒种植、耕地质量提升、本土人才帮带培养和农业产业功能拓展等科技服务工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撑。

国家科技特派团在通渭县组织召开座谈交流会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聚合力”。自科技特派团工作启动以来,通渭县强化组织领导,确定县委副书记为总召集人,县委组织部、县农业农村局和县科技局分管领导为联络员,认真落实沟通对接、日常联络、服务保障等工作责任,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见效。总召集人先后召开对接会、推进会2次听取各产业组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和意见建议,沟通对接有关帮扶事宜,安排部署帮扶工作;集中组织20名科技特派团成员深入通渭县平襄、碧玉、鸡川、陇山、华岭等乡镇开展调研活动1次;组织、科技和农业农村系统各相关单位分别衔接各调研组开展工作交流推进会6次。

小麦产业组现场观摩活动

  下沉基层一线,传经送宝“优服务”。通过“政府+高校及科研院所+技术推广部门+合作社+种植大户+农户”的服务模式。建立科技特派团成员包乡联村机制,23名科技特派团成员共联系18个乡镇51个村,积极主动对接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常态化开展技术服务指导工作。通渭县是小麦生产大县和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小麦产业组指导通渭新盛浩源发展农牧有限公司、通渭北城农机合作社等重点合作社种植小麦3000多亩,开展良种选用、抗旱保墒、秸秆资源化利用、病虫害绿色防治等技术培训15次,培训农民380人次;苹果产业小组开展苹果栽培关键技术、主要病虫害绿色立体综合防控技术、花果精细管理技术培训12次、培训果农600人次;牧草产业组对接指导陇山镇恒盛农牧专业合作社、库邦奶牛养殖基地、陇中牧草种子公司和甘肃天耀草业科技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4家,开展帮扶指导6次;胡麻产业组开展胡麻新品种及关键栽培技术、植保无人机防治胡麻田黑绒金龟及杂草防除技术培训8次,培训农户260余人次;燕麦产业组指导华岭毕昌农产品合作社种植燕麦荞麦5000亩;中药材产业组对接指导清凉沅金银花产业扶贫开发有限公司,在李店进行金银花优质高效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100亩,开展金银花种苗繁育、定植整形、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害绿色防控、产地采收初加工技术等技术培训6次。

胡麻产业组在田间指导工作

  聚焦发展所需,引进良种“提质效”。胡麻产业组引进定亚23号、定亚26号、陇亚10号胡麻良种,与盛兴农牧农技专业合作社和华岭毕昌合作社联合,建立胡麻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2处,面积达600亩;燕麦产业组引进定燕2号,定燕4号、魁北克燕麦、白燕2号、7号;荞麦有定苦荞1、2号,云荞1号,定甜荞2、3号,西农906等,建立良种繁育基地;小麦产业组引进兰大211、974、A2、陇中5号、陇中7号、西旱3号、兰天56、兰天58、紫优11号等小麦新品种,建立小麦良种良法组装配套抗旱栽培示范田100多亩;牧草产业组引种了中天1号、中牧1号、甘农3号苜蓿品种和国审青贮玉米豫青贮23号;中药材产业组针对金银花草害严重问题,除了提供新型除草剂和藜麦品种。

燕麦产业组在田间指导农业生产
牧草产业组调查研究

  坚持需求牵引,科技攻关“破瓶颈”。小麦产业组针对缺乏优良小麦品种,开展高产稳产小麦品种筛选,引进和筛选出适合通渭立地条件的抗旱、稳产的小麦品种,并开展绿色覆盖抗旱栽培技术示范推广和服务工作。苹果产业小组指导玉关果业专业合作社完成“苹果绿色减药生产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推广”项目,并获得定西市科技局重点技术攻关项目立项支持;胡麻产业组针对胡麻生长发育后期倒伏严重和施肥不合理的问题,开展了高产抗倒伏品种筛选,选择确定了适合通渭气候条件的抗旱、抗病、抗倒伏、丰产性好新品种,并开展了胡麻增密、扩幅、增钾肥补硅肥的抗倒伏栽培技术及宽幅匀播抗倒伏机械化播种技术及收获培训服务。中药材产业组帮助完成植物组培室的升级改造,使其具有快速繁殖金银花种苗的能力,提升了金银花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苹果产业组开展观摩活动

  发挥帮带作用,结对培养“育骨干”。通过专题讲座、现场讲解、示范服务、现场指导、带动参与等方式,6个产业小组与通渭县科技局、农业农村局、畜牧中心、农技中心、种子站、林草中心等单位专业技术骨干结成帮扶对子,结对帮带本土科技人员69人,并对接帮扶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15家,帮带培养农民专业合作社、致富能手等20人,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培训各类培训53次,培训本土人才1661人次。

中药材产业组指导企业生产

  注重引领示范,农业拓展“强功能”。科技特派团坚持“输血”和“造血”并重,通过建立中心示范基地和技术培训等途径,辐射带动全县覆盖所有乡镇的推广应用。同时,围绕通渭县的小麦、小杂粮、林果、中药材、草畜、油料等产业科技需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开展以联基地、联产业、联项目、联乡镇、联合作社为主要内容的“五联”活动。着力培育一批优势特色产业、转化一批科技创新成果、发展一批经济合作组织、培养一批科技创业人才、帮带一批新型农民致富。实现了技术、人才、产业的有效整合。打造小杂粮、中药材、苹果等“土字号”“乡字号”品牌3个,带动了全县农业产业发展。(赵刚、姜智强)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