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备受关注的省两会是全省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两会期间,来自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肩负人民群众重托,积极建言献策,共议陇原发展大计。为充分反映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凝聚发展共识,汇聚发展力量,甘肃日报与新甘肃客户端共同推出【总编辑会客厅·省两会访谈】栏目,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甘肃日报社、甘肃日报报业集团有关负责同志面对面,结合政府工作报告,就提升产业实力、优化营商环境、释放消费潜力、增进民生福祉等话题,展开交流与探讨。敬请关注。
1月15日,省人大代表、酒泉市委常委、敦煌市委书记石琳,省政协委员、甘肃文旅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石培文两位嘉宾走进本报两会“总编辑会客厅”,与甘肃日报报业集团总经理、高级编辑昝琦就聚力恢复扩大消费、加速推动市场回暖、培育壮大优势产业等热点话题展开对话。
昝琦:石代表您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聚力恢复扩大消费,加速推动市场回暖。以敦煌为例,在释放消费潜力,特别是推动文旅消费快速恢复、激发市场消费活力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未来还有什么打算?
石琳代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扩大服务消费。作为全省文旅产业发展的龙头,加快推动文旅市场全面回暖,敦煌责无旁贷。
去年12月25日,我们联合敦煌研究院共同启动“敦煌文化研学季”,制定出台了2022-2023年冬春旅游优惠政策,对外发布了敦煌文化研学季“大礼包”,在景区门票、酒店住宿、航空机票等方面都有较大幅度的优惠。我们组建了促进冬春季旅游联盟,形成了文旅相关行业抱团过冬的机制。邀请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先生为敦煌冬春旅游代言,推动敦煌旅游加速回暖。今年1月1日至1月14日,敦煌市六大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3562人次,同比增长69.5%,其中,莫高窟累计接待游客4985人,同比增长99.32%;鸣沙山月牙泉景区累计接待游客5861人次,同比增长67.36%。
今年,我们将开展景区景点提升改造和A级景区创建工作,重点实施阳关玉门关大景区5A级景区创建,加快推进悬泉置遗址景区4A级创建,改善消费条件,创造消费场景。同时,提升户外活动水平,重点规范优化5条户外徒步线路,由国有企业运营,提升服务质量。重点整治规范沙漠露营和沙漠越野等活动,保护沙漠戈壁原始生态。招引文旅头部企业,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全力推动文旅业态多元化发展。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全面提升旅游管理水平、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促进敦煌旅游提质升级。
昝琦:请您介绍一下敦煌的特色优势产业,未来,敦煌市着力强化有效投资,深入推进产业赋能行动,主要的发力点在哪里?
石琳代表:敦煌主要有五大特色优势产业,这五大产业也是我们深入推进产业赋能行动、壮大优势产业的主攻方向。
一是特色林果市场很认可。李广杏、紫胭桃、葡萄等特色林果品质优良,“敦煌李广杏”“阳关葡萄”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如今借助各大电商平台,畅销国内外。
二是新能源真正是“风光无限”。我们发挥优越的风光资源优势,抢抓国家“双碳”机遇,建成国家首个百万千瓦太阳能光伏发电示范基地、国家首批新能源示范城市、国家高比例新能源示范城市。特别是2022年,新建在建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1750兆瓦,是过去历年建设规模总和的1.5倍。敦煌光电产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新能源开发利用空间巨大,具备规划建设大型多能互补一体化外送基地的资源条件,发展前景可期。
三是文化旅游是区域首位产业。敦煌境内拥有包括莫高窟、玉门关遗址、悬泉置遗址3处世界文化遗产在内的266处文物点,是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如今《又见敦煌》《敦煌盛典》等精彩上演,会展研学、沙漠露营、户外徒步等旅游新兴业态蓬勃兴起,文旅产业是敦煌具有竞争优势的首位产业。
四是通道经济发展潜力很大。敦煌市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敦煌机场海关成为全省继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后第二个开放航空口岸,甘肃(敦煌)国际空港经济区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进,已初步构建了“空铁公多式联运”交通枢纽体系,发展通道物流业潜力巨大。
五是会展经济大有可为。敦煌作为文博会的永久会址,已成功举办五届敦煌文博会,还成功举办丝绸之路(敦煌)司法合作国际论坛、中国绿公司年会等多场高端论坛会展。2022年,省委省政府将“三大场馆”移交敦煌,为敦煌会展经济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会展经济将迎来大发展。
同时,我们将聚力实体经济振兴,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昝琦:近年来,文化旅游在乡村建设中掀起一股热潮,为文旅发展提供了契机,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思路。请您就文旅产业助力乡村振兴谈一下未来的打算和思考。
石培文委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
“十三五”以来,我省乡村旅游在加快推进脱贫攻坚、农业农村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生力军、突击队作用,全省乡村旅游接待人数、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速都超过了20%,乡村旅游已成为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和内生动力。
打造乡村振兴“农文旅”融合创新示范“甘肃样板”。在全省开展乡村振兴、“三农”与生态文旅融合发展实践,以健康、绿色、低碳为宗旨,对已建成的乡村旅游示范项目,进行标准化提升,再建设一批乡村振兴“农文旅”融合创新发展样板村,打造零碳乡居、乡村旅游升级版产品,有力促进乡村旅游提质增效。
制订乡村振兴“农文旅”融合创新示范“甘肃标准”。总结推广庆阳凤凰塬舍、康县花桥、榆中浪街等乡村旅游示范案例,按照“双碳”达标、建运统筹、引领乡村振兴的目标定位,研究全省乡村旅游产品碳汇标准,制订乡村振兴“农文旅”融合创新“甘肃标准”,提高甘肃乡村旅游发展成色。
甘肃文旅集团正在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实践,我们在西峰区毛寺村、古浪县八步沙、康县花桥村,依托当地特色资源,与当地群众、企业、协会等合作,加快乡村民宿、温泉旅游和农特产品销售,有效促进了群众增收。下一步,我们还计划与各地政府、文化旅游、乡村振兴等部门合作,再打造一批乡村振兴“农文旅”融合创新示范项目,拓展“文化+旅游+N”业态培育,推进“文旅+‘三农’”跨界融合,以实际行动践行乡村振兴战略。
昝琦: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中明确提出:“未来五年,我们的主要抓手是实施强科技、强工业、强省会、强县域‘四强’行动。”请您就文旅企业如何助力我省“四强”行动谈一谈自己的见解和认识。
石培文委员: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实施“四强”行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向文化强省进军”。甘肃旅游资源丰富多彩、类型多样,富集度位居全国前列,发展文旅业是“国家所需”“群众所盼”“甘肃所能”“未来所向”的绿色产业、富民产业,关乎人民幸福、甘肃美好,要把振兴文旅产业作为落实“四强”行动的重要支撑,深度嵌入加快甘肃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中,统筹兼顾,一体推进。
当前是文旅产业转型发展关键期。我们要不断放大文化旅游产业综合效应,系统推进旅游目的地建设,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培育甘肃文旅新亮点、经济圈、示范带。
擦亮“金城”旅游名片,为强省会行动作出文旅贡献。围绕黄河文化,打造一批体现甘肃之美、兰州之特、黄河之魂的文旅项目,做足“旅游+、+旅游”文章,呈现历史、再现文化,用新业态激活新要素、开拓新市场。
做好全域旅游文章,为强县域行动作示范引领。我省大多数县区具备打造“文旅名县”的潜质。大力发展旅游业,高层次开发运营大景区,推动大景区和乡村小旅游联动发展,使大景区成为小旅游的带动极,小旅游成为大景区的功能拓展区、消费承载区,放大旅游业综合效应,以大产业、大市场促进大发展,实现县域经济一体化。
甘肃文旅集团作为全省文化旅游康养产业链、全省数字文创产业链“双链主”企业,将以实际行动彰显链主企业责任担当,积极助推“四强”行动。我们正在推进兰州饭店提升改造,以创建国家5A级景区和生态旅游示范区为方向,对石佛沟景区进行高层次、高标准规划升级。同时,我们与张掖、武威、定西、庆阳等市州的10多个景区全面合作、协同发展,运营平山湖大峡谷等5个4A级景区,为助力“四强”行动作出国企应有的贡献。(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范海瑞 蔡文正 整理)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3年01月17日【两会快评】牵住“牛鼻子” 赋能新发展
- 2023年01月16日【两会·经济“大家”谈】|创新驱动引领 助力甘肃经济高质量发展
- 2023年01月16日【新甘肃云·两会回响】集民智共谋新篇 聚民心同创辉煌——2023甘肃省两会在全省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二)
- 2023年01月16日【两会连线】工作难中求成 发展振奋人心——政府工作报告在全省各地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