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新风润民心 幸福之花遍龙城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马放
城如人,贵有品。文明,是一座城市最具吸引力的品质。城市更新日新月异、道路交通井然有序、文明风尚浸润人心……如今的天水,文明之花处处绽放,文明新风扑面而来,文明成果惠及群众。
去年以来,我市牢固树立“一流定位”“精致城市”“精细管理”的文明城市创建理念,始终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放在重要位置,全市人民上下齐心、众志成城,凝魂聚气、强基固本,全力推动城市“颜值”“气质”同步提升,走出了一条向往文明、崇尚文明、践行文明的创建之路。
久久为功地抓
压紧压实工作责任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既需深耕厚植、打牢根基,更需保持常态、行稳致远。
全市各级各责任单位健全完善创建工作调度、宣传培训、督查通报、“红黑榜”、清单管理等制度机制,坚持领导包片抓点以上率下、部门划段包干网格管理,采取领导督导与部门联查、暗访评估与随机抽查、模拟测评与常态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强化跟踪问效、跟踪督办,压紧靠实创建责任,不断推动创城工作常态化、长效化。2021年我市创城工作排名全省第1名、全国第13名,取得全省历史最好成绩。
一点一滴地建
着力完善基础设施
路平了、灯亮了、线齐了、景美了……曾经城市管理的“堵点痛点”成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支点”。
常态化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市场秩序整治提升等12个专项行动,全力推进“城市牛皮癣”“城市蜘蛛网”“车辆乱停乱放”“路面破损”等4项集中整治行动,扎实开展“包街包巷包小区”志愿服务活动,在城区公共场所规划建设1000多处公益广告景观小品,打造1条“好人街”、3座“好少年桥”和一批主题广场、主题公园。深入推进文明礼仪、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餐桌、文明劝导、文明上网行动,加强交通秩序整治,做好马路市场和流动摊贩的规范化治理、合理化疏导、人性化管理,细化抓好城市管理服务,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
精心细致地选
培树典型弘扬新风
市民是城市之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仅是城市面貌的改善,更是对市民文明素质的洗礼。
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酵母”和辐射作用,持续放大“德润天水”品牌,评选前三季度“天水好人”61人,其中4人被评为“甘肃好人”,1人被推荐入选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利用“天水好人·百姓榜样”“道德模范·时代先锋”“文明家庭”等专栏,发布先进模范事迹50余条次,2人入选第八届甘肃省道德模范候选人,评选表彰第三届天水市文明家庭27户,评选2022年度“新时代天水好少年”24名,评选市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工作者10名,推荐省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县区1个、先进集体4个、先进工作者3名,各县区评选“五星级文明户”1.1万余户,进一步在全市营造了对标先进、向善向上的良好氛围。
全面统筹地干
共建共享精神家园
弘扬精气神,践行价值观,守护共同的精神家园是创建文明城市的最美底色。
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为抓手,制定印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重点工作安排》《挂点联系会议制度》等文件,创新打造暑假“小小志愿者”“三提五讲一解决”“老曲新唱颂党恩”“爱心发屋”等文明实践特色品牌项目和“在职党员先锋行”“温情六月 爱心助考”等志愿服务品牌,动态掌握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发布和时长记录,全市共注册志愿者41万人、志愿服务队伍7982个,发布志愿服务项目21995个。50多万人参与疫情防控、理论宣讲、孝老爱亲、无偿献血等志愿服务活动3万多场次。
广泛开展乡风评议活动,规范全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创建工作标准,推荐省级文明县3个、省级文明单位17个、省级文明社区3个、省级文明乡镇11个、省级文明村21个、省级文明校园13个。
循序渐进地变
全力营造创建氛围
市民是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的最大受益者,也是文明城市创建的直接参与者。
持续加大“讲文明树新风”“图说我们的价值观”等公益广告的覆盖面和刊播力度,评选优秀公益广告作品214条,编印《创城宣传手册》《市民文明手册》等5万册,制作发放创城手提袋、围裙、公筷公勺、纸杯等一批创城宣传品。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举办中华经典诵读活动260余场次,开展戏曲、书法、中华传统体育进校园等活动300余场次;开展“美化校园环境”“植树护绿”“走进大自然”等劳动实践活动830场次,累计参与学生48.6万人次。刊播45期“一把手谈创城”专题专栏,举办“喜迎二十大创城摄影暨短视频大赛”、文明条例和文明礼仪网上有奖竞答活动,天水市创城经验做法、秦安县西川镇王家牌楼村秦腔文化主题墙绘被《精神文明报》采用、省文明网专题报道,引起了强烈反响。
旧朝岁月随风逝,新载希望翘首来。新的一年,我市将坚持创城为民、务实推进,持续推动文明城市创建与城市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努力将“一处美”拓展为“一片美”,“环境美”转变为“生活美”,“外在美”深化为“内涵美”,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再上新台阶,共同描绘新时代崭新面貌。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3年01月03日张掖市区新添“城市家具”助力文明城市创建
- 2023年01月03日岷县:打造街巷文化 创建文明城市
- 2022年12月07日张掖市多措并举全民参与 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 2022年11月17日推进网络文明建设 营造浓厚创城氛围——张掖市委网信办积极助力文明城市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