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推】
从黄河变迁史看大禹治水
辛德勇
黄河河道的变迁,是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的重大问题,也是中国古代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黄河河道迁改幅度之大、频度之高,对于现代社会中大多数人来说,都是超乎想象的。新近出版的《简明黄河史》中最核心、最基础的内容,就是叙说黄河河道的变迁史,且扼要地叙述了黄河的水利和水患,以及贯穿整个历史时期的黄河流域范围内所发生的文明、所展开的典型事件。
黄河河道变迁基本原理:水往低处流
通过黄河入海口所在的位置,我们可以非常简捷地了解黄河河道变迁的大致范围:黄河入海口最北可达今天津附近,最南可达今淮河尾闾。例如,从南宋高宗建炎二年,到清代咸丰五年,长达700多年,黄河下游一直是袭夺淮河下游河道而流入黄海,同现在流入渤海的河道大不相同。这意味着现在的海河和淮河,在历史时期都曾经是黄河的一部分。因而通观整个历史时期,北起海河、南到淮河这一广阔地域,就构成了一个很大的黄河下游流域。
在这一流域范围内,黄河的下游河道,哪一边低洼往哪一边流淌。
任何一条河流,在淌过地面时必然要把泥沙裹挟到水中。一般来说,在上中游河段,由于河道坡降较大而导致水流湍急,这些泥沙只是顺流而下,不会在河床里沉淀下来。可是到了下游河段后,河道变得相当平坦,流速随之转缓,水中的泥沙就逐渐沉降下来,淤积到了河床上面——这是所谓“沙淤地高”的第一重涵义。
随着河床不断淤高,河面与两岸大堤之间的高差就会愈来愈小。这样,在洪水来临的时候,河水就很容易溢出河堤,漫流到两岸地面之上。在辽阔地面上漫流开来的水流,流速自然很快降低,泥沙就在水到之处大量沉积下来,造成广泛区域的地面普遍增高——这便是所谓“沙淤地高”的第二重涵义。
在整个黄淮海平原这个黄河下游区域内,黄河的河道,正是依着“水往低处流”和“沙淤地高”这两项规律,不断地发生着河道的迁改。
大禹治水之前,黄河很规矩吗
黄河河道变迁的特殊性,是由于它所流经的区域相当特别,它的中游地段是在黄土高原核心地带流过的,这里的黄土层不仅非常深厚,还普遍发育着垂直节理,极易被水流冲刷下去;再加上这一区域在夏秋间高度集中的降雨,会对地表造成强烈的冲刷。这样就使得黄河中游区域带给下游河段的泥沙极为丰富,大大增强了下游河道决徙迁改的强烈程度。
人类在具有一定改造自然的能力之后,就出现了利用黄河和改造黄河的问题。大禹治水的传说,就是这方面最早的记载。
从黄河河道演变的历史过程及其原理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人类文明社会的早期,人口还没有太多,能力也还很弱,所以只能被动地躲避黄河的洪水。在这种情况下,黄河下游河道在洪水季节的泛滥,必定是经常的、反复不断的,从来就没有太平过。
除了这种经常性的泛滥以外,还必然会出现下游多股河道长期并存且这些多股并存的河道又都处于游荡不定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洪水时期四下漫溢的河水还会在低洼之处聚而成湖,形成无数大大小小的水泊。
这就是古昔先民在黄河下游区域所处的原始环境,可以说每一天都是这样。这意味着他们所面临的环境,每一天都像刚刚遭遇一场特大洪水一样。
大禹治水传说的地理背景,理应为黄河下游平原
在我看来,这就是大禹治水传说产生的真实地理背景。后来人越繁衍越多,就开始逐渐改造这样的环境。传说在大禹治水之前,先是由他的父亲鲧负责此事。鲧采取的办法是堵,在遍地水流的情况下,他能堵什么呢?只能修筑简易的防水设施保护人类居住的聚落。在当时,这些设施,只能是低矮的土围子,考古学上有所谓“环壕聚落”,那个围绕在聚落周围的“环壕”,就能起到这样的作用。
人们躲避水流侵害的另一种选择,是把居住的聚落安置在地势较高的地方。直到春秋战国时期,黄河下游平原上还有很多以“丘”为通称的地名,这就是人们在上述环境下选择地势较高的土丘居住的结果。
其实,在古时以“丘”为名的地名中,更耐人寻味的是“帝丘”。这个“帝丘”位于现在的河南濮阳。这里的西水坡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以蚌壳堆塑的青龙、朱雀、白虎和黄鹿(黄鹿后演化成为玄武)构成的“四灵”造型,距今约6500年-6300年,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完整的“四灵”形象。“四灵”,是早期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
随着人类活动区域的扩大,人们需要逐渐疏导水流,稳定随意游荡的河道,以便安全地开发利用更多的土地。大禹治水的传说,体现的就是这一阶段的情况。不过当时人们实际疏导的,只能是水量较小的一些支流,显然还不具备疏导黄河干流的能力。
谈到大禹治水问题,还涉及禹都及其之前的尧都问题。不管怎样理解当时所谓都城的性质,这个都城终归应当位于其治理范围内的中心地带,至少是其中的重要地区。
早期文献记载的尧都,在今鲁西南的定陶附近,今天人们所说的五岳最初只有四岳。当时并不存在中岳,而今天河南嵩山乃是当时的西岳;南岳,则在今天安徽的霍山,而这四岳环抱的中心点就是早期文献所记载的尧都。早期文献记载的禹都为平阳,这个平阳所在的具体地点,是在战国“大梁之南”,也就是今河南开封以南。
由这些情况可以看出,大禹治水传说的地理背景,理应为黄河下游平原,也只有漫及这片辽阔大平原的“洪水”,才会形成“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的场面。
(《简明黄河史》,辛德勇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3年09月12日【重推】甘肃经典民歌,你了解吗
- 2023年08月29日【重推】《敦煌通史》:重现敦煌历史面貌
- 2023年08月22日【重推】天马来:早期丝路交通
- 2023年07月25日【重推】全面理解中国传统手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