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新闻发布厅  >  发布实录

兰州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闻发布会实录(文+图)

 2023/12/01/ 09:36 来源:每日甘肃网
新闻发布会现场

  12月1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兰州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闻发布会。兰州市政府副市长魏永辉介绍兰州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出席发布会的还有兰州市文旅局局长王柠、兰州市公安局副局长张宝成、兰州市交通运输委党组书记潘进军、兰州市商务局党组书记苏勇。

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二级调研员、新闻发言人卢莹主持新闻发布会

  主持人: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兰州市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加快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深入挖掘文化资源,以项目建设为牵引,以融合发展为方向,以提质升级为突破,以促消费为抓手,更好地发挥文化旅游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以及重大文旅产业项目的带动作用,促进文化旅游消费与投资,努力走出一条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子,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天我们很高兴邀请到兰州市政府副市长魏永辉先生,请他介绍兰州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兰州市文旅局局长王柠先生、兰州市公安局副局长张宝成先生、兰州市交通运输委党组书记潘进军先生、兰州市商务局党组书记苏勇先生。

  首先,请魏永辉先生介绍有关情况。

兰州市政府副市长魏永辉

  魏永辉: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

  欢迎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长期以来,各级媒体和记者朋友们关心关注兰州市文化旅游工作,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宣传报道,在扩大兰州文旅影响力、提高兰州文旅美誉度、助力兰州文旅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此向大家致以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下面,我就兰州市文化旅游工作作一简要介绍。

  兰州,地处中国陆域版图几何中心和大西北的“十字路口”,是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两山对峙、大河中流,造就了得山独厚、得水独秀的独特城市形象。全市现有A级景区41家,注册旅行社384家,导游7786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1个,国家级夜间文旅集聚区2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省级旅游休闲街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省级及以下文物保护单位151处,博物馆29家、图书馆8家、文化馆9家、美术馆1家、剧院2家;国家级非遗项目5个,省、市级非遗项目112个;营业性演出场所12家。

  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兰州时称赞“黄河之滨也很美”,提出“兰州要在保持黄河水体健康方面先发力、带好头”,为我们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注入了强大动力,也让黄河之滨的兰州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近年来,我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推动全域旅游发展为目标,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先后建成运营黄河楼、兰州老街、水墨丹霞等一批体现黄河文化符号的景区景点,组织举办“首届兰州自行车骑游大会”等系列活动,“黄河之滨也很美”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今年8月召开的兰州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提出“1139”工作部署,要求深入推进“强省会”行动,着力构建“3+2”现代产业体系,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兴业,以文塑城”,加快建设新时代美丽兰州。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同题共答,实干当先、奋勇争先,牢牢抓住兰州文旅火爆出圈宝贵契机,用足用好特色文旅资源,统筹落实一系列有力有效工作举措,打好文旅“组合拳”,实现文旅行业强势复苏和强劲增长,广大游客和市民群众对兰州的认可度、向心力显著增强。今年1—10月,全市接待国内游客8155万人次、同比增长181.5%,实现旅游总收入600.5亿元、同比增长313.8%,旅游接待人数突破历史新高,兰州成为全国火爆的旅游城市之一,“黄河之滨也很美”叫响全国。

  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第一,多措并举,持续催火文旅市场。一是丰富供给,做强特色文旅产品。年初谋划108项“文化进万家 旅游迎新春”活动,推出非遗、冰雪、美食、灯展等文旅产品;“五一”后开展系列文旅活动100项,推广10条精品线路和8+N(35条)全域旅游线路,助推旺季热度提前到来;三季度谋划开展“金秋之约”88项、“双节”89项文旅活动,助推兰州旅游火爆出圈。二是精准出击,增强客源的吸引力。今年我们先后赴济南、青岛、南京、扬州等客源地精准宣传营销,与西宁、银川及临夏、天水、陇南等城市携手营销推介兰州。赴浙江、上海、广东等客源大省,开展“浙里出发·去兰州”等一系列推介展销活动,坚持“引客入兰”。三是趁势而进,激发兰州文旅热度。与新华社等主流媒体及抖音等新媒体合作,积极传播兰州文旅声音。通过东方甄选兰州行直播、全国百家党媒社长总编看兰州等宣传活动,助推兰州登上全国“热搜榜”,水墨丹霞等10余个景区及兰州文旅活动多次登上央视《新闻联播》等热门栏目。

  第二,守正创新,不断提升文旅能级。一是高站位顶层设计。出台《兰州市黄河文化保护办法》,开创了全国城市黄河文化保护立法先河;制定《兰州市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实施方案》《兰州市旅游接待和服务保障硬件软件“双提升”实施方案》《关于统筹高品质打造“烟火兰州”的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不断提升文旅保障能力和深度融合水平。二是高质量提质扩容。整合特色资源,加快石佛沟生态旅游示范区、兰州黄河文化博览园等项目建设,新创建国家3A级景区3家,河口古镇获评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金城关·黄河古渡、水墨丹霞景区积极创建国家4A级景区,“夜游黄河”接待约43万人次,创历史新高。三是高效率先行先试。率先打破惯例,推动全市文博场馆“周一不闭馆”,受到人民网、央视、中国旅游报等高度关注,获得市民游客点赞。探索以“零预算”“不封闭”方式举办兰州市首届自行车骑游大会,成为西北地区报名人数最多、骑游规模最大的骑游活动。

  第三,交融贯通,坚持深化文旅融合。一是坚持以文塑旅,让旅游“热”起来。依托中山桥、白塔山、黄河母亲、黄河楼等景点资源,开展2023年第五季黄河之滨百日音乐展演活动,打造游客打卡首选地;推出“黄河颂·大有兰州”光影秀,打造水墨丹霞景区大型马文化实景演出《舞马丹霞》,助推《丝路花雨》常态化商演,尝试《大梦敦煌》惠民+商演模式;实施“个十百千万”文化惠民工程,共举办1926场次、观看约3000万人次。二是坚持以旅彰文,让文化“活”起来。拓展文化消费空间、丰富文化传播载体,将兰州文化引入高档民宿、将兰州民俗融入乡村旅游、将兰州故事植入景区景点,以栖云山居等为代表的高端民宿发展向好,以“官谷”为代表的露营业态全面铺开,以南北部山区为代表的乡村旅游成效初显,以兰州战役沈家岭战斗遗址为代表的红色旅游逐步兴起。三是推动文旅融合,让文旅“火”起来。借助网络媒体力量,集中宣传黄河食渡、新光夜市、兰州老街等新兴美食街区,吸引带娃游客参观游览非遗、桥梁、自行车等特色文博场馆,多渠道赋能加力,助力兰州旅游实现快速复苏、突破高位、持续火爆。

  第四,多方联动,着力强化文旅保障。一是抓整治提升。未雨绸缪、提前研判,年初以“赏花踏春”游为切入点,开展全市文旅行业提信心扩消费稳增长行动,深入一线全面摸排、专项督导、整治提升,防堵安全隐患和管理漏洞,有效缓解什川、仁寿山等热点景区交通拥堵、停车难等“老大难”问题,为全年文旅“开门红”夯实基础。二是抓权益维护。健全旅游市场综合协调、旅游案件联合查办、旅游投诉统一受理的监管机制,维护兰州旅游良好形象,保障市民游客合法权益。持续开展“不合理低价游”等典型问题专项整治,严厉打击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加强星级宾馆、民宿客栈监管,督促指导发布预订温馨提示,严守价格承诺,现场约谈并责令整改8家。三是抓服务保障。紧盯暑期等旅游旺季,统筹全市资源做好服务保障,免费开放31家市级机关事业单位停车位985个,协调热点景区周边停车场、增设路边临时停车位,增加车位供给;旅游旺季在中川机场、西客站增调出租网约车运力,延长地铁和热门公交线路运营时间,便捷游客出行;在热门景区周边新增移动和应急公厕,动员330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市场主体免费开放厕所,沿黄河增加公厕10座;引导景区延长开放时间、优化预约排队,提升游客接待能力和游览体验。

  “洮云陇草都行尽,路到兰州是极边”。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落实省、市工作部署,聚焦“强省会”行动要求,围绕“西部旅游大环线重要枢纽”“中国黄河之都文旅产业集聚区”目标定位,鼓足“二次创业”精气神,以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为目标,统筹做好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兴业、以文塑城四篇文章,深入实施文旅服务保障硬件软件“双提升”行动,持续加大招强引优力度,全面提升旅游接待和服务保障能力,在“引客入兰、留客驻兰”上谋实事、出实招、见实效,努力推动兰州文旅持续火热,不断提升兰州文旅发展综合竞争力,全力擦亮“黄河之滨也很美”金字招牌,在加快建设新时代美丽兰州中走在前、创一流、建新功。

  谢谢大家!

  主持人:

  感谢魏市长的介绍。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请记者朋友提问前举手示意,并通报所在新闻机构。

省广电总台广播新闻中心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兰州在文旅融合、全域旅游打造方面的考虑有哪些?

兰州市文旅局局长王柠

  王柠:

  谢谢记者朋友对兰州文化旅游工作的关注、关心和支持。

  防疫“新十条”出台后,从快速推出108项文旅活动、推进文旅行业“大检查、大整改、大提升”开始,兰州文旅与各方同心、同力、同向推进文旅发展,从4月第一波“赏花游”开始,来兰游客迅速增长,“五一”假期游客接待量突破同期历史新高,6月初全市提前1个月进入旅游旺季,“兰州流量”成为今年最顶流的“流量”,各类网络大咖、自媒体网红云集兰州,线上线下媒体及市民游客持续点赞兰州旅游,兰州成为全国最火爆的旅游城市之一,预计全年前11月份全市旅游人次将全面超越历史最高值。

  正如网友说“中山桥有一亿人!”“羊皮筏子、快艇拉不完!”“网上有一亿帖子在赞兰州,还在三亿在路上”……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提早布局、提前行动抢得先机,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兰州人民性格中的热情、好客,以及主人翁意识,更是各方通力协作、同心同力做好文旅保障和服务工作的结果。

  当然,兰州在产生网络“大流量”和游客“大留量”的同时,全市旅游接待和服务保障能力也承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面对考验,我们一边持续优化更好做好服务保障、一边探索如何保持兰州旅游发展的大好形势、一边实践以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的具体措施,一边思考如何纵深推进文旅融合向“全域全季全业态”发展,持续做热淡季、拉长旺季、火热全季、在“引客入兰、留客驻兰”上见实效的具体办法。这些思考、探索、实践具体落实在我们近期陆续推出的4个实施方案上。

  一是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让旅游“热”起来,让文化“活”起来,用旅游引人,用文化留人,为此,我们制定了《兰州文旅融合实施方案》,立足引导“诗与远方”从“物理融合”走向“化学反应”,调度各方从“文旅”+转向“+”文旅,以文化丰富旅游内涵,以旅游彰显文化价值,着力在擦亮“黄河之滨也很美”金字招牌上下功夫,打造兰州黄河IP,将文旅融合契合处立足于文化、联结点切入于旅游、融合点落脚于场景,推动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竞争优势。

  二是推动硬件软件双提升。“大流量”的关注度和“大留量”的游客,让兰州享受旅游带来的“红利”同时,开展硬件软件双提升工作势在必行,既是顺势而为、也是主动出击。为此,我们制定了《硬件软件双提升实施方案》,与市直各部门和各县区联动,清单式定时、定责快速推动实施景区周边畅通、旅游枢纽提升等10大“硬件”提升行动,同步实施文旅融合提升、文旅业态丰富等10大“软件”提升行动,着力解决发展短板、弱项,应对新问题、培育新业态,让兰州旅游口碑与颜值齐名、让兰州“大流量”与游客“大留量”双赢。

  三是差异化打造兰州特色。我们不与北上广比高大上,不与旅游资源大市比资源,我们需要突出兰州特色,突出兰州的烟火气,坚持把城市作为最大的景区来规划经营,让黄河成为兰州最响亮的代言。为此,我们制定了《烟火兰州实施方案》,构建兼具兰州特色烟火气的文旅“吃、住、行、游、购、娱+安全+智慧”八要素服务体系,打造差异化、特色化文化旅游集聚区,让兰州文旅发展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在“引客入兰、留客驻兰”上见实效。

  四是全盘布局“文化强市”建设。文化是兰州的灵魂、底色和硬核实力。站在推进“强省会”行动、建设新时代美丽兰州的新起点,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先发力、带好头”的殷殷嘱托,深刻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落实市委“1139”工作部署,推进文化强市建设。为此,我们制定了《文化兰州实施方案》,系统性规划、战略性布局“文化强市”建设,统筹做好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兴业、以文塑城四篇文章,打造“读者之城、书香兰州”,将兰州山水之美、历史之美、人文之美融入文旅发展,全要素、全方位、全季节推进文旅发展,让“黄河之滨也很美”的金字招牌叫响全国、走向世界。

中国日报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据了解,2023年以来市商务局以“畅享兰州·乐购金城”为品牌,在重点消费领域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系列促消费活动,请问我市商贸与文化旅游促消费将如何紧密结合和相互融合?

兰州市商务局党组书记苏勇

  苏勇:

  感谢记者同志对我市商贸、文化旅游工作的关注和支持。今年以来为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促消费稳增长的各项部署要求,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促进作用,提振消费信心、激发消费活力,促进消费市场复苏回暖。市商务局深挖传统消费潜力,释放新型消费活力,优化消费升级平台,采取线上线下结合、城乡区域联动、部门联手协同等方式,聚焦实体零售、住宿餐饮、汽车家电等重点消费领域,打出促消费活动“组合拳”,全年以“畅享兰州•乐购金城”为品牌,以“春之约”“夏之风”“秋之韵”“冬之美”为主题,开展常态化促消费活动,营造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周周有场景的促消费浓厚氛围,推动吃、喝、玩、逛、购等方面消费供给提质增量,加速升腾城市“烟火气”。截至目前组织实施了线上线下年货节、汽车展、家电家装节、陇上美食博览会、特色餐饮小吃展、双十一网络购物节等重点促消费活动50多场,指导重点商贸企业开展促消费活动600多场次。同时,紧抓年中兰州“旅游热”这一有利契机,坚持文商旅融合,做好吃住游文章,持续开展“赏美食·品甘味·逛金城”系列主题活动,精致打造兰州老街、大众巷星光夜市、南关民族风味一条街、与中山桥相临的黄河食渡文化夜市等消费集聚区和网红打卡地,延伸消费场景、丰富消费业态。通过促消费活动的持续开展,今年1至10月份,全市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7.3%,增速位居全省第3位,占全省限上社零额比重38%,省会城市贡献突出。特别是与旅游紧密相关的住宿和餐饮营业额分别增长71%和43.6%,均创年内新高,10月旅游旺季期间,住宿和餐饮营业额当月分别增长111%和101%,“促消费”拉动效应明显。

  促消费是一项长期的常态化工作,我们将一如既往地聚力消费抓潜能释放,坚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以区域(特色)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为牵引,协同文旅、体育、黄河风情线大景区管委会等职能部门,推进特色餐饮街区、便民消费服务中心建设,充分利用节假日消费节点,系统谋划实施好吸引游客、让利市民的促消费活动,更好地激活夜间经济、网红经济、平台经济等消费新场景,发展消费新业态,强化消费新供给。

兰州晚报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在服务保障我市文旅行业发展中发挥了哪些至关重要的作用?

兰州市公安局副局长张宝成

  张宝成:

  今年以来,兰州公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保景区平安,护游客安宁”工作目标,创新服务保障机制,打造“旅游警务”兰州样板,在主动创稳、服务发展上全面发力,积极开展“护游”服务工作,当好“平安管家”,真正实现“人在景中游,警在身边守”,让广大游客切身感受到安全就在身边。

  一是强化信息研判,当好风险“过滤器”。全市公安机关密切关注、及时排查景区周边易肇事肇祸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长期上访人员等各类治安重点人,常态化组织开展隐患排查工作,做到防范不留死角、检查不留盲区,不断化解风险隐患,特别是重点加强对景区周边出租房屋排查、“黄赌毒”等问题整治,累计下发隐患整改通知书45份,排查整治景区及周边治安复杂的村居、街巷以及高发案地区200余次,清查景区周边宾馆酒店、民宿、酒吧等重点场所800余家、整治各类风险隐患5起,以平安稳定的“软环境”,助力灯火通明的城市“夜经济”。

  二是强化巡逻防控,当好平安“守护者”。今年以来,针对全市旅游业持续升温的良好势头,全市公安机关按照“平峰巡线、高峰守点、日常控面”的要求,采取“五巡”(车巡、步巡、视频巡、快警巡、警航巡)方式,健全“警格+网格”模式,在全市34家2A以上景区和8个网红打卡点,严格落实“见警察、见警灯、见警车”三见警制度,出动警力30000余人次,车辆10000余台次,排查整改涉水、涉崖等风险隐患78处,增设安全警示牌90余个,充分发动群防群治力量,高效处置涉旅矛盾纠纷,服务保障400万人次游客安全有序游览,切实保障社会面和景区秩序安全平稳。

  三是强化旅游服务,当好发展“护航员”。全面落实宾馆酒店“首违不罚”“两免一清” 等措施,增加接待国外旅客酒店数量并加强住宿登记培训。对未携带身份证或身份证遗失的旅客,开通“无证住宿”APP,方便游客出行。采取“实地+网络”相结合的巡查方式,督导宾馆、酒店、网约房(民宿)严格落实 “四实登记”和未成年人入住“五必须”制度。另外,全市各级公安机关牢固树立“大安保”理念,聚焦“四安”目标,坚持“四全”要求,依法依规、分级分类做好重大文旅活动的风险评估、申报审批、现场安保等工作,重点加强5000人以上大型文艺演出、公益性展演以及各类人员密集性活动的全过程安全监管,牢牢守住重大文旅活动的安全底线,圆满完成了兰洽会、兰马赛、WTT,以及一系列大型文艺演出共170余项800余场次活动的安全保卫工作,实现了“大事小事都未出”安全目标。不断以执法服务的温度提升旅游发展的热度,持续擦亮“旅游警务”名片。

香港商报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水上巴士是我们兰州市独特的交通出行方式,请问我们怎样将水上巴士与兰州旅游高效结合?

兰州市交通运输委党组书记潘进军

  潘进军:

  交通运输与旅游业发展密切相关,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支撑条件,推进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对深化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旅游交通服务品质具有重要意义。黄河穿城而过是兰州市的地理优势,我市积极利用地理优势,拓新旅游思路,打造旅游品牌,将水上运输与兰州旅游深度融合,一方面提高游客出行便捷性,展现城市服务水平,另一方面打造新颖水上旅游项目,呈现兰州旅游特色。

  下一步,为更好地发展我市旅游事业,一是将水上巴士与陆地运输有效接驳,在距离码头最近城市道路处设置公交站点,在地铁口最近黄河两岸处设置水上巴士停靠点,在码头出口处设置出租车临时停靠点,将水上巴士与公交车、地铁、出租车有效接驳,最大限度为游客出行提供方便。二是继续推进“夜游黄河”水上旅游项目,打造城市观光“精品航线”,将水上“夜游黄河”打造成兰州旅游必打卡项目,提升游客旅游体验感。三是加强水上运输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实施黄河兰州城区段航运提升工程,将城区段(深安大桥至宝兰铁路桥)38.4公里单向五级航道提升改造为双向五级航道,新建7座码头,提升改造12座现有码头,为水上运输做好基础设施保障工作。

  主持人:

  感谢潘书记的解答,记者提问环节就到这里。需要单独采访或进行深入报道的记者请会后联系省政府新闻办。

  文与旅相伴,旅因文而兴。希望新闻媒体持续关注并做好深入报道,将“黄河之滨也很美”的兰州文化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构建全域旅游体系。

  请各位媒体朋友稍作休息后,继续参加兰州市综合交通大会战开展情况新闻发布会。

  本场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再次感谢今天的发布嘉宾。感谢各位媒体朋友,谢谢大家!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