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乡风劲吹 农家生活和美
——秦川园区新时代文明实践见闻
秦川园区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乡风文明呈现新气象。 资料图
村庄院落里的一面面文化墙,引导群众崇尚文明;一个个先进典型评比活动,激励村民崇德向善;一场场精彩的文艺演出,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走进秦川园区,浓浓的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近年来,秦川园区通过制定村规民约、传承弘扬家风家训、倡导移风易俗、组织志愿活动等,引导群众向善、向美、向好,一幕幕乡风文明、乡村和美的优美画卷正徐徐展开,为助力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注入了强大动力。
榜样引领
人人践行新时代文明
“在三尺讲台上,我用心教书育人,丹心向党育桃李;在生活中,我用爱心托起教育梦想,倾情守护山里娃……”近日,在小横路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榜样道德讲堂上,“兰州市新时代最美乡贤”——秦川镇教师徐谋花分享了她36年的工作经历和暖心故事。
“今年以来,小横路社区充分发挥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榜样引领作用,开展了‘学习身边榜样 感悟奋进力量’系列宣讲活动,用身边人讲身边事,以身边人教身边人的方式,激发干部群众学习榜样、争当先进的热情。”小横路社区党支部书记李全芳说。
一言一行见文明,点滴善举见精神。秦川园区统筹推进各类文明风尚行动,促进群众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
评树典型
形成崇德向善好风尚
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在秦川园区,有带动村民发展蔬菜种植产业致富增收的“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李永峰,有致富不忘回报家乡的“新时代最美乡贤”海秉良,有为照顾瘫痪在床的哥哥任劳任怨的“十佳孝老模范”朱存秀……一批批能人乡贤在秦川园区向上向善向美的沃土中生根发芽。
“评先进树典型是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一个很好抓手,有助于转变乡风民风、促进社会和谐、倡导移风易俗、摒弃陈规陋习,形成人人崇德向善的良好风尚。”秦川园区党群工作部副部长杨婧说。
今年,秦川园区积极开展新时代最美乡贤、最美家庭、美丽庭院等评选活动,获评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1人、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先进个人1人、省级最美家庭1户、新区最美家庭5户、兰州市新时代最美乡贤3人、新区好人1人。
村规民约
约出乡村治理新机制
村巷干净清爽,庭院错落有致,邻里和善可亲……秦川镇推行村规民约带来的可喜变化让人耳目一新。
“志愿服务、移风易俗、崇尚科学、婚丧嫁娶、文明节俭……”秦川镇炮台村结合本村实际,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精心编撰了群众认可、广泛遵守、具有本村特色的村规民约。“这些内容是征集了各社村民意见后,经过总结提炼,纳入村规民约里的。”秦川镇炮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于福文介绍道。
为更好地发挥村规民约的作用,工作人员走进农家院落,深入浅出地为村民讲解村规民约相关内容,让村民广泛知晓、了解其内涵与意义。
“村规民约是一个村子立足的根本,集思广益制定出来的村规民约,大家都愿意共同遵守。”炮台村村民张雄说。
乡村要美,美在文明;民风要正,正在村规。近年来,秦川园区以党建为引领,不断创新乡村治理模式,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红白事务理事会等农村群众自治组织建设,制订完善了村规民约,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进行了专项治理。一条条村规民约不仅约出了乡村治理新机制,更约出了和美乡村新风尚。
志愿服务
推动文明素养大提升
“小区西门口,有建筑垃圾放在人行道上了。”“小学旁边有垃圾堆放。”上午9时,跳完广场舞的朵连春带着“乐帮找茬”志愿服务队的成员开始忙活起来。他们不时拿出手机记录下社区环境卫生问题与不文明现象。
“乐帮找茬”志愿服务队由小横路社区红太阳开心舞蹈队成员组成,他们积极发挥团队力量,参与到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中来,通过拍照在微信群“派单”、物业管理人员“接单”的方式助力社区治理。如今,小横路社区的面貌有了明显改善。
“能为大家作贡献,我也很开心。”朵连春掩不住嘴角的笑意,“像‘乐帮找茬’这样的志愿服务队,小横路社区还有5个,共65人,负责维护社区秩序、照顾社区老人等。”
微光成炬,沐光而行。秦川园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各类阵地,积极引导广大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常态化开展“义诊义剪”“普法宣传”等文明实践活动,形成人人争做文明市民,个个争当文明使者的良好氛围。
文化惠民
“绘”出幸福好生活
农家书屋学知识、广场舞台展风采……今年以来,各类惠民活动在秦王川文化广场、小横路民族团结文化广场、各村乡村大舞台上持续进行。
为丰富群众文化活动,秦川园区整合资源,不断丰富文明实践载体,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老年人日料中心、乡韵记忆馆等场所,突出文明实践功能,实行1+N模式,利用一个场地开展多项活动。同时,围绕“强国复兴有我”等主题宣传,组织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先后举办“秦川年货节”“社火展演暨鼓王争霸赛”、义写春联、送字画、“广场舞大赛”“闹元宵 猜灯谜 送文化”、农民丰收节、“重阳节”敬老等活动40场次,受惠群众4万余人,弘扬社会正能量,提振群众“精气神”。(记者 李佳丽)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3年12月19日兰州新区:保供暖 战寒潮
- 2023年12月15日兰州新区失业保险待遇明年起提标
- 2023年12月12日“微治理”托起“大民生”——兰州新区积极推行乡村治理新模式
- 2023年12月05日众管微治有力度 亲善服务有温度——兰州新区中川园区探索社区治理新格局